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目录浅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学 (2)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中学:陈祥杰 (3)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现状学习兴趣激发 (3)一、教育环境面临着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4)二、教育制度不健全,人文关怀不够 (4)1.教育目标定位和内容编排不合理 (4)2.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评价方法片面性 (5)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5)1.学校的重视不够 (5)2.教师认识上的误差和学生的逆反心理 (5)四、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 (5)1、落实好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兴趣 (5)2、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 (6)3、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4、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6)五、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六、结束语 (7)七、致谢词 (7)参考文献: (7)1.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出版 2004年第8-11期 (7)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第3期 (7)浅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学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中学:陈祥杰摘要:本文就我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现状做具体的阐述,根据问题和现状进行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现状学习兴趣激发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育人才在教育。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和国家提出并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在不断培育一批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
我校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但缺乏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
国家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科书的版本在不断的更换、教育过程偏误、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它太枯燥,不喜欢死记硬背的概念条条,也不喜欢生硬呆板的说教,尤其不知道学习思想政治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激发学生兴趣是当今教学中的一大挑战,结合问题和现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教育环境面临着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同时,也因为社会变革涉及范围和程度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尚具有不成熟性、不定型性。
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
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
所有这些都在侵蚀着尚未成熟的青年中学生的思想,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也是困扰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教育制度不健全,人文关怀不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本、疏导思想、转变观念、塑造灵魂为目的,以尊重、关心、激励、完善、发展人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但由于教育制度的不健全,长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社会和集体本位,忽视了对中学生个人思想动机的尊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而忽略人文关怀。
1.教育目标定位和内容编排不合理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往往忽视个性差异,企图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说来,一些政治术语和德育要求过于高深和抽象,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更别说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了;为应付检查和考试,他们甚至养成了说空话、假话的习惯。
对于教育者来说,由于自身认识不够和思想上并不认同,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中学教育的首要地位,但实际上却将其置于首而不要的境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们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取得思想政治课的高分,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这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本来存在的意义,而沦为可有可无的陪衬。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
首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这些内容往往理论深刻、高度抽象、缺乏具体化和灵活性的实例,这使得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理解和接受,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也难见实效;其次,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这就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其理论内容难以解释日趋多变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与实际脱节。
2.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评价方法片面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过程,其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者,也包括被教育者。
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由教育者进行单向的“满堂灌”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大降低。
长期以来,分数至上的价值观始终位于主导地位,对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也是如此。
只要学生考的分数高,就会认为学生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德育发展目标;学生考的分数低,就会认为学生不符合要求,这种评价方法忽视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极具片面性。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1.学校的重视不够因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故学校更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表现在:总量上看,思想政治课的总课时量严重不够;在师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2.教师认识上的误差和学生的逆反心理由于学校的重视不够,教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将影响到思想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当今社会,普遍的实用主义论和社会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使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讲得不理直气壮,这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对思想教育认识的不足有很大关系。
由于中学生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以及易受家庭、同龄人、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逆反心理。
主要变现在:反感思想政治课,认为大多是理论空谈;,犯错受教育时,不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盲目崇拜西方思想,从而导致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四、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1、落实好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的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教学结合进行”,要求就是“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收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
并在教材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但有的老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不落实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而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传统式的满堂灌和说教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了,多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育资源正迎合了学生需要和教学方式不断改进的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
从现行初三思想政治课为例,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拍摄照片等活动,反映出本地区好的方面,让不好的方面曝光,还可结合采访写调查报告、办摄影展等,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的高度统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人大代表人民选》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让其他同学断定这些角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
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通过情景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效果会比较明显。
4、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一线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创立了许多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幽默教学法。
幽默那时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
思想政治课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一个幽默老师经常运用幽默语言进行教学,一定会深受学生欢迎。
如: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对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选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好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扬,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
教师要以激励为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教育实践经验和心理学证实的正确的教育行为准则。
为了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艺术,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