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中物质的运输方式 专项练习题

细胞中物质的运输方式 专项练习题

物质运输1、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2、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A. 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B. 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C. 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D. 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 侧高度3、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和漏斗外溶液()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渗透平衡时和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液面不再上升时相同时间内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与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的量相同C.前期漏斗内液面能不断上升是因为水分子只能从烧杯进入漏斗,而不能从漏斗内进入烧杯D.若将和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则不变4、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B.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C. 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 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可得到类似蔗糖溶液的结果5、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B. 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C. “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ATP水解D. “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6、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转运速率()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 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转运速率7、图甲和乙反映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类型有影响B. 依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C. 依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D. 依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8、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鲜的萝卜条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片刻后有水分渗出说明细胞已经死亡B. 必需消耗能量才能进入细胞不一定都是主动运输C. 由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需要借助于载体才能进入靶细胞D. 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都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9、下图表示物质P和物质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P可能是氧气B: 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 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 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10、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

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11、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B: 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D: 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1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均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膜上的载体蛋白能运输小分子物质、离子和胰岛素等大分子物质C.主动运输保证了细胞主动选抒吸收所需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D.白细胞吞噬人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13、丽藻细胞液中K十浓度高于生活池水1000倍,基于此事实的推理不合理的是A.丽藻细胞膜上K十载体数量较多B.K十是丽藻生命活动必需的离子D.K十的选择性吸收是由遗传物质决的 C.K十的吸收方式可能为被动运输14、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人胃腔和1个K +从胃腔进人胃壁细胞,K +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人胃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B.H+从胃壁细胞进人胃腔与葡萄糖进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C.胃壁细胞上质子泵驱动的K+进人细胞与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D.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15、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16、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间的关系。

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B.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C.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2中b点开始,离子吸收速率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17、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1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钾离子没有影响B .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19、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在细胞中的_____合成,经过______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

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

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

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_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_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

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_____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___储存起来。

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_____增多。

(3)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

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______,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____浓度的稳定。

(4)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______。

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预后指标。

20、回答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的相关实验:(1)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__ _,实验中选取的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__ _ (填“外”或“内”)表皮细胞,理由是__ _;(2)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完成之后,如何操作才能将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__ _;(3)有时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有些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有些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不明显,原因是__ _;(4)实验过程中是否要使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_ __(填“是”或“否”).21、如图1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糖通过),在a侧加质量份数为10%的葡萄糖水溶液,b侧加入质量份数为10%的蔗糖水溶液,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侧液面高度变化为__ _,达到动态平衡时,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此时a侧溶液浓度_ __b侧溶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当a、b两液面高度不变时,在b侧加入一定量蔗糖酶,则a侧液面高度变化为__ _,达到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溶液浓度__ _b侧溶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此过程中a溶液吸水力___ .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2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g/mL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请分析:(3)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_ __.(4)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__ _.(5)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__ _,若将正常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会发生__ (外膜后破裂,内膜后破裂,内外膜同时破裂,内外膜随机破裂).答案CDBBC CDBDC ABDCB BCD19 (1)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协助扩散较高低摄入葡萄糖的速率(肝)糖原胰岛素(3)转运血糖(4)高20 (1)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外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易于观察(2)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然后重复几次(3)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完全相同(4)否21答案为:(1)升高大于(2)降低小于增强(3)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4)下沉(5)壳膜内膜后破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