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南瑞can通信协议

浙江南瑞can通信协议

CAN内部通讯协议xxxxx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1 概述

一、应用范围

该通讯规约适用于南瑞设计生产的各种智能模块.

二、分类:

按物理层结构来定义为一种:

CANBUS的数据长度为8个字节,CANBUS用标识符来表示.CANBUS用于保护模块与通讯机的通讯.

三、特点

1).29位标识符、最多8个字节数据长度帧格式.

2).三层规约结构:物理层、链路层和用户层.

(一)物理层

CAN: 1)波特率为100KBPS

2).CAN总线方式:双绞线

3).采用查询方式

(二)链路层

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将发送队列邮箱的数据正确地传给对方,并将对方的数据正确接收放入接收队列邮箱;向发送方返回确认也由该层完成.

(三)用户层

从接收队列邮箱中取出数据并加以处理,将要发送的数据装入发送队列邮箱.

3).采用主机召唤模式,由主机轮询每台从机设备.当从机有变位信息时,从机将主

动上传变位数据。

§2 规约内容

采用主/从的连接方式,从机一般情况不主动上传数据,只等待主机召唤;仅当有变位信息时主动上传变位信息。

采用CAN2.0B的扩展帧格式,29位标识符,1位RTR,4位L的数据长度标志和数据区(最多8个字节)组成。

10。地址节点(除广播报文外,广播报文为主站地址)均为从机的标志号(0~63),每个从机对

应唯一的标志号。

服务类型标志如下:

101:主站广播

001:主站请求标志

010:从站响应标志(响应主站的请求)

100:从站主动上传报文标志

命令码如下(上下行命令码一样):

00H:遥信变位信息(从站主动上传)

01H:对时(广播,从机无需回答)

02H:读定值(读操作)

03H:传定值(写操作)

04H:写定值(写操作)

05H:遥控撤消(下行)

06H:遥控遥调选择命令(下行)

07H.遥控遥调执行命令及复归(下行)

08H:召唤soe信息(召唤)

09H:召唤单点遥信(召唤)

0BH:召唤二级用户数据(召唤)

0CH:总召唤启动(召唤)

0DH:录波数据准备好(召唤)

0EH:召唤录波数据(召唤)

flag:为有无后续帧标志,0为无后续报文,1为有后续报文

非分段报文即flag=0,分段报文即flag=1

后续帧标志如下:

0:首帧

1:中间帧

2:尾帧

帧计数:占10位,用于标记每一个单独的分段报文,分段报文的首段计数为0,以后依次累加,帧计数的最大值为1023。

RTR:0数据帧标志,1远程帧标志

数据长度为0~8之间的数值。

§3报文头格式

§3数据内容

1)、遥测量

主机平时向从机召唤二级数据,从机以数据帧响应,上送遥测量。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01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第1帧:

10 ****** 010 01011 1 00 0000000000 0 1000

每个遥测量占2个字节,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依次类推,中间帧的帧类型为01,尾帧的帧类型为10,帧计数依次增加。

每段传送1~4个遥测量,所需帧数为遥测数N/4+1或N/4。

2)、遥信量

主机在总召唤中获得从机的遥信量,总召唤定时启动。总召唤从启动到结束正常情况下需要3次问答完成,总召唤的5次问答按照顺序分别是:

①总召唤启动——确认帧应答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100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1100 0 00 0000000000 1 0000

②请求单点信息数据——响应单点信息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0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第1帧:

10 ****** 010 01001 0 00 0000000000 0 ****

数据区第一个字节为双点遥信量预留空间,若有n个双点遥信量,则单点遥信量从第一个字节的第2*n位开始存储,每个单点遥信量占1位。

③请求单点信息数据——无所响应的单点信息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0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10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3)、soe数据

当从机有保护动作变位信息主动上传时,则马上召唤soe信息。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000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SOE帧格式如下(上行) :

4)、读定值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0010 0 00 0000000000 0 0010

数据区用2个字节表明读的是第几套定值,如第一套为1000,第二套为2000,第三套为3000 从机向主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0010 1 00 0000000000 0 1000

先传送第几套定值与控制字,

套号低位

套号高位

控制字1

控制字2

控制字3

控制字4

接着传送个定值,格式如下:

数据n低位

数据n高位

数据1+n低位

数据1+n高位

5)、传定值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0011 0 00 0000000000 0 1000

定值套号低

定值套号高

控制字1

控制字2

控制字3

控制字4

定值数据低位

定值数据高位

从机向主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0011 0 00 0000000000 0 1000

定值套号低

定值套号高

控制字1

控制字2

控制字3

控制字4

定值数据低位

定值数据高位

6)、写定值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0100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向主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0100 0 00 0000000000 1 0000

7)、遥控撤消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01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向主机回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01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8)、遥控选择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0110 0 00 0000000000 0 0001

数据区占一个字节依据具体情况分别写入0x08(分闸),0x02(合闸),

其中综合测控装置:0x08(升压),0x02(降压),0x10(急停),(C14-C15)0x20,(C16-C17)0x40,(C18-C19)0x80.

从机向主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0110 0 00 0000000000 0 0001

同上依据具体情况分别写入0x08,0x02,0x80,0x40,0x10,0x20

9)、遥控执行及复归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0111 0 00 0000000000 0 0100

数据区占一个字节依据具体情况分别写入0x08(分),0x02(合),0x00(复归)

从机向主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011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10)、录波数据准备好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1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从机向主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1101 0 00 0000000000 0 0010 若准备就绪,则上数准备好标志(0x55)及周波数。

若数据未准备好,从机向主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10 01101 0 00 0000000000 1 0000 发回确认帧。

11)、分步召唤录波数据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 001 01110 0 00 0000000000 0 0001 step

从机向主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第1帧:

10 ****** 010 01110 1 00 0000000000 0 1000 第1个字节为step,剩余的7个字节为录波数据。

第2帧

10 ****** 010 01110 1 01 0000000000 0 1000 为录波数据。

以下依次类推,尾段的段类型为10,段计数依次增加。

11、广播对时

主机向从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10 111111 101 00001 0 00 0000000000 0 0111 YearL

YearH

Month

Day

Hour

Min

Sec

12)、从机主动上传遥信变位信息

从机向主机发送的数据格式如下:

00 ****** 100 00000 0 00 0000000000 0 0110 帧格式如下(上行):

远程监控系统通讯协议

(本通讯协议仅供参考)(绝密,一旦泄漏负相关经济和法律责任) 海尔商用空调远程监控系统 通讯协议 编制:. 审核:. 会签:. 审定:. 批准:.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2001年6月

一、本协议参考海尔集团技术中心的《海尔网络家电通讯规范》;在原有 《海尔空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协议编号为:32-TX-YCZK001-04》的基础上对地址码和控制检测命令扩展而成。 二、本协议规定了:PC机和集中控制器、PC机和检测器、集中控制器和 检测器之间的通讯格式; 监测器与空调之间采用专门的通讯协议和通讯格式。 三、具体的通讯介质、通讯方式 (1. PC机和集中控制器:PC机和集中控制器可以通过MODEM连接,采用拨号方式建立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RS-232C接口规范直接连接。标准异步通讯,波特率可选择1200bps/9600bps。) 2. PC机和检测器:PC机和检测器可以通过MODEM连接,采用拨号方式建立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RS-232C接口规范直接连接。标准异步通讯,波特率可选择1200bps/9600bps。 3. 集中控制器和检测器:采用RS-485总线标准,通过屏蔽双绞线缆直接连接,需特别注意:其两根连接线是有极性的。标准异步通讯,波特率可选择1200bps/9600bps。 四、通讯协议: (一)由于在(PC机和集中控制器、)PC机和检测器、集中控制器和检测器之间的通讯过程采用相同的通讯协议,所以作如下约定: (1. PC机和集中控制器:将PC机称为发送方,将集中控制器称为接收方。) 2. PC机和检测器:将PC机称为发送方,将检测器称为接收方。 3.集中控制器和检测器:将集中控制器称为发送方,将检测器称为接收方。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讯—通信协议 所谓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它属于ISO'S 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目前,采用的通信协议有两类: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同步协议又有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以及面向字节计数三种。其中,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主要用于DEC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中。 一、物理接口标准 1.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任务 (1)实现数据格式化:因为来自CPU的是普通的并行数据,所以,接口电路应具有实现不同串行通信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化的任务。在异步通信方式下,接口自动生成起止式的帧数据格式。在面向字符的同步方式下,接口要在待传送的数据块前加上同步字符。 (2)进行串-并转换:串行传送,数据是一位一位串行传送的,而计算机处理数据是并行数据。所以当数据由计算机送至数据发送器时,首先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才能送入计算机处理。因此串并转换是串行接口电路的重要任务。 (3)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应具有对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进行选择和控制的能力。 (4)进行错误检测:在发送时接口电路对传送的字符数据自动生成奇偶校验位或其他校验码。在接收时,接口电路检查字符的奇偶校验或其他校验码,确定是否发生传送错误。 (5)进行TTL与EIA电平转换:CPU和终端均采用TTL电平及正逻辑,它们与EIA采用的电平及负逻辑不兼容,需在接口电路中进行转换。 (6)提供EIA-RS-232C接口标准所要求的信号线:远距离通信采用MODEM时,需要9根信号线;近距离零MODEM方式,只需要3根信号线。这些信号线由接口电路提供,以便与MODEM或终端进行联络与控制。 2、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组成 为了完成上述串行接口的任务,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一般由可编程的串行接口芯片、波特率发生器、EIA 与TTL电平转换器以及地址译码电路组成。其中,串行接口芯片,随着大规模继承电路技术的发展,通用的同步(USRT)和异步(UART)接口芯片种类越来越多,如下表所示。它们的基本功能是类似的,都能实现上面提出的串行通信接口基本任务的大部分工作,且都是可编程的。才用这些芯片作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核心芯片,会使电路结构比较简单。 3.有关串行通信的物理标准 为使计算机、电话以及其他通信设备互相沟通,现在,已经对串行通信建立了几个一致的概念和标准,这些概念和标准属于三个方面:传输率,电特性,信号名称和接口标准。 1、传输率:所谓传输率就是指每秒传输多少位,传输率也常叫波特率。国际上规定了一个标准波特率系列,标准波特率也是最常用的波特率,标准波特率系列为110、300、600、1200、4800、9600和19200。大多数CRT终端都能够按110到9600范围中的任何一种波特率工作。打印机由于机械速度比较慢而使传输波特率受到限制,所以,一般的串行打印机工作在110波特率,点针式打印机由于其内部有较大的行缓冲

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管理办法

动环FSU(监控设备)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 信接口 协议及版本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降低基站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工作难度,总部特建立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 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负责对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进行管理。 第二条目前形成的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内容清单见附表;后续,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还会收集整理形成三家电信企业存量基站所属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 第三条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的使用: (一)通信技术研究院对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使用需求进行管理,各使用单位向通信技术研究院提出需求,由通信技术研究院审核无误后,将申请方所需协议内容提供给需求单位; (二)相关智能设备协议的解析以及与北向B接口功能

字典的匹配,均由动环FSU厂家完成; (三)FSU厂家与智能设备厂家间由于接口协议沟通协调遇到技术困难时,可联系通信技术研究院进行协调。 第四条本办法发布后,凡各省级分公司再自行采购的新厂商被监控智能设备,均应要求厂家将相关互联互通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先行提供给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以免出现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 第五条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后续会对购买的被监控智能设备接口协议分类逐步进行统一,实现铁塔公司FSU设备协议的标准化。 附表:新建基站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总目录(V1.00)

附表:新建基站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总目录(V1.00) 专业资料

(1)新建基站开关电源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专业资料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物理层: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窄宽接入: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有6种信道: A信道 4khz模拟信道 B信道 64kbps用于语音数据、调整数据、数字传真 C信道 8kbps/16kbps的数字信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 D信道 16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接入信令 E信道 64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内部信令 H信道 384kbps高速数据传输数字信道,用于图像、视频会议、快速传真等. B代表承载, D代表Delta. ISDN有3种标准化接入速率: 基本速率接口(BRI)由2个B信道,每个带宽64kbps和一个带宽16kbps的D信道组成。三个信道设计成2B+D。 主速率接口(PRI) - 由很多的B信道和一个带宽64Kbps的D信道组成,B信道的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国家: 北美和日本: 23B+1D, 总位速率1.544 Mbit/s (T1) 欧洲,澳大利亚:30B+2D,总位速率2.048 Mbit/s (E1) FR(Frame Relay)帧中继

X.25 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 #宽带接入: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HFC(Hybrid Fiber,Coaxial)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 PLC:电力线通信技术 #传输网: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DWDM: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能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光纤进行传送。这是一项用来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更确切地说,该技术是在一根指定的光纤中,多路复用单个光纤载波的紧密光谱间距,以便利用可以达到的传输性能(例如,达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减)。 #无线/卫星: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作区域多点传输服务。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业务,工作在28GHz附近频段,在较近的距离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3G:(3rd-generation,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BS:(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rvice)直播卫星业务 VAST: 协议:RS-232、RS-449、X.21、V.35、ISDN、FDDI、IEEE802.3、IEEE802.4、IEEE802.5等。 RS-232: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线路巡检制度(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线路巡检制度(通用版)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线路巡检制 度(通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安全监测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对地面、井下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持各类设备完好运行; 二、安全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定期对中心机房各类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设备完好运行; 三、安全监测系统各类设备必须挂牌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挂牌内容与实际相符; 四、对各类设备要定期进行擦拭,保证各类设备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安全监电缆,要保证电缆悬挂整齐,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五、及时移串各类设备,保证各类设备的位置符合要求; 六、定期对各类设备的密封性进行检查,保证各类设备完好无损,检查设备的防爆性能,确保各类设备符合防爆要求; 七、巡检完毕,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填制巡检记录;如一切正常,也要必须填制巡检记录;

通过自动化SCADA系统采集通信电源数据接入南瑞系统-最新文档资料

通过自动化SCADA系统采集通信电源数据接入南瑞系统 一、背景 目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数据基本上都是通过南瑞采集器单元再通过公司专有的传输网络进入前置器,从而在南瑞电源监控系统EMC3000中可以观察到所有通信电源的实时数据,但是要达到所有变电站(110千伏)的通信电源都监控,投资压力大,没有项目实施,但是所有110千伏变电站通信电源的监控室硬性指标。在分析南瑞监控的的原理后,结合调度自动化专业SCADA系统能够采集一体化电源的数据的功能,如果能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在南瑞客服端界面呈现出来,将大大提高110千伏变电站通信电源的监控率。 二、南瑞?O控采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最小系统配置为:串口复用功能板一块,DQUK数据采集板一块,电源板一块。根据需要监测的信号的多少和种类,可以扩展数据采集板。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视。 在网管中心,也要有相对应的设备才能接收串口复用器送来的数据。目前,前置机(WIN32)前置机(FEP系列),以及串口复用器都放在网管中心,和远端通信站的串口复用器进行数据通信。 三、南瑞监控系统布置图

网管中心和变电站(通信站)之间设置双通道,其中一条是主通道,另外一条是备通道。平时用主通道传送多路监测数据,主通道中断以后,自动用备通道传送监测数据,主通道恢复正常以后,又自动用主通道传送数据。INMS前置器的作用就是进行协议处理,把复用器传过来的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转换成FEP前置器能识别的数据。 四、通过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转发过来的数据思路 五、具体操作步骤 5.1 服务器系统的操作 与调度自动化专业的人员对接,我们所需要的110变电站通信电源有关的数据,负责人将根据我们所要求的数据和他们能够采集到的电源数据进行整理,并把点位表发给我们通信。调度自动化专业SCADA系统采集的一体化电源数据,通过2610-16-2AC MOXA装置一个串口通道进入在安装在通信网管中心的MOXA装置5110,MOXA装置5110通过网口进入交换机,最后进入前置器,前置器中进行数据的解析(包括规约的选择、通信方式的选择、波特率的设置、fep的设置、IP地址的设定)。规约选择自动化和我们共同已有的,其中自动化专业SCADA规约为CDT,同时在我们原有的规约库里面,选择CDT;通信方式选择TCP客服方式;波特率选择9600;Feb选择A、B、C都可以;ip地址设定一个未被其他南瑞采集器占用的。 5.2 客服端的操作

变电站监控后台系统

第二章系统安装 (4) 2.1安装操作系统W INDOWS 2000 (4) 2.2安装OFFICE2003 (8) 2.3安装0FFICE2003SP1补丁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安装SQL S ERVER2000简体中文开发版 (8) 2.5安装SQL SERVER2000SP3补丁 (11) 2.6安装ISA300+后台监控系统 (12) 2.7G HOST C:盘 (12) 第三章系统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在系统设置程序中设置密码和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在系统设置程序中设置系统路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利用数据库维护工具还原数据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在数据库配置程序中配置网络节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在数据库配置程序中配置系统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启动服务器和HMI人机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在HMI中修改客户端任务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如果不能正常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数据库配置工具配置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连接数据库与登陆用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模板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系统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网络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一次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画面索引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后台系统发送给五防系统的实遥信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五防系统发送给后台系统的虚遥信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事故追忆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ISA300GT图形组态使用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登陆数据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图形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信号的关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图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图形画面的组织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图形画面的正确性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HMI人机界面使用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网络报文监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控制闭锁条件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报表工具使用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使用前的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报表插件的注册 (46) 7.3E XCEL插件的启用 (46) 7.4新建常规报表的说明 (47) 7.5常规报表整点值设置的简便方法 (48)

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介绍

目录 一、RS232的串口通讯 (2) 应用 (2) 工作方式 (2) 接口标准 (2) 电路组成 (3) 概述 (3) 简介 (3) 二、RS485串行通讯 (3) 简介 (3) 接口 (4) 电缆 (4) 布网 (5) 区别 (5) 三、串行通信 (6) 概念 (6) 分类 (7) 同步通信 (7) 异步通信 (7) 特点 (7) 形式和标准 (7) 调幅方式 (7) 调频方式 (8) 数字编码方式 (8) 数据传输率 (8) 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 (9) 异步通信协议 (9) 通信协议 (10) 普遍协议 (10) USB (11) IEEE 1394 (11) 相关应用 (12) 四、通讯协议 (12) 简介 (12) 详细介绍 (13) TCP/IP (13) IPX/SPX (13) NetBEUI (14) 通信协议 (14) RS-232-C (14) RS-449 (14) V.35 (15) X.21 (15) HDLC (15) 管理协议 (15) SNMP (15) PPP (16)

一、RS232的串口通讯 应用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微机网络的发展,通信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这里所说的通信是指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因此,通信既包括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也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由于串行通信是在一根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传送信息,所用的传输线少,并且可以借助现成的电话网进行信息传送,因此,特别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对于那些与计算机相距不远的人-机交换设备和串行存储的外部设备如终端、打印机、逻辑分析仪、磁盘等,采用串行方式交换数据也很普遍.在实时控制和管理方面,采用多台微机处理机组成分级分布控制系统中,各CPU 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串行方式.所以串行接口是微机应用系统常用的接口。许多外设和计算机按串行方式进行通信,这里所说的串行方式,是指外设与接口电路之间的信息传送方式,实际上,CPU 与接口之间仍按并行方式工作. 工作方式 由于CPU 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 接收移位寄存器" (串→并)和" 发送移位寄存器" (并→串). 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数据1 位1 位地从外设进入接口的" 接收移位寄存器",当" 接收移位寄存器" 中已接收完1 个字符的各位后,数据就从" 接收移位寄存器" 进入" 数据输入寄存器" . CPU 从" 数据输入寄存器" 中读取接收到的字符.(并行读取,即D7~D0 同时被读至累加器中). " 接收移位寄存器" 的移位速度由" 接收时钟" 确定. 在数据输出过程中,CPU 把要输出的字符(并行地)送入" 数据输出寄存器"," 数据输出寄存器" 的内容传输到" 发送移位寄存器",然后由" 发送移位寄存器" 移位,把数据1 位 1 位地送到外设. " 发送移位寄存器" 的移位速度由" 发送时钟" 确定. 接口中的" 控制寄存器" 用来容纳CPU 送给此接口的各种控制信息,这些控制信息决定接口的工作方式. " 状态寄存器" 的各位称为" 状态位",每一个状态位都可以用来指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状态或某种错误.例如,用状态寄存器的D5 位为"1" 表示" 数据输出寄存器" 空,用D0 位表示" 数据输入寄存器满",用D2 位表示" 奇偶检验错" 等. 能够完成上述" 串<- -> 并" 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 通用异步收发器"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典型的芯片有:Intel 8250/8251,16550 接口标准 ⑴实现数据格式化:因为来自CPU的是普通的并行数据,所以,接口电路应具有实现不同串行通信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化的任务。在异步通信方式下,接口自动生成起止式的帧数据格式。在面向字符的同步方式下,接口要在待传送的数据块前加上同步字符。

南瑞综合自动化的系统集成new

综合自动化的系统集成 1 系统结构和配置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采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满足电网运行对变电站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体系由“数据采集和控制”、“继电保护”、“直流电源系统”三大块构成变电站自动化基础。“通信控制管理’’是桥梁,联系变电站内部各部分之间、变电站与调度控制中心之间使其相互交换数据。“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对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并向运行人员提供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数据、接线图、表格等画面,使运行人员可远方控制断路器分、合操作,还提供运行和维护人员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和干预的手段。“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代替了很多过去由运行人员完成的简单、重复和繁琐的工作,如收集、处理、记录、统计变电站运行数据和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保护动作、断路器分、合闸等重要事件,还可按运行人员的操作命令或预先设定执行各种复杂的工作。“通信控制管理’’连接系统各部分,负责数据和命令的传递,并对这一过程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 与变电站传统电磁式二次系统相比,在体系结构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增添了“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控制管理”两部分;在二次系统具体装置和功能实现上,计算机化的二次设备代替和简化了非计算机设备,数字化的处理和逻辑运算代替了模拟运算和继电器逻辑;在信号传递上,数字化信号传递代替了电压、电流模拟信号传递。数字化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相比,数据采集更精确、传递更方便、处理更灵活、运行维护更可靠、扩展更容易。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体系较为典型的是: (1)在低压无人值班变电站里,取消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或者简化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 (2)在实际的系统中,更为常见的是将部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如微机保护、RTU与变电站二次系统中电磁式设备(如模拟式指针仪表、中央信号系统)揉和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运行。这样,即提高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改进了常规系统的性能,又需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财力。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主要有集中式、集中分布式和分散分布 (一)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只由一台计算机完成保护、监控等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型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型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例如监控机要担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断路器操作、人机联系等多项任务;担负微机保护的计算,可能一台微机要负责多回低压线路的保护等。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能实时采集变电站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制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 (2)完成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进、出线的保护任务。 (3)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大大减少站地面积。 (4)造价低,尤其是对35kV或规模较小的变电站更为有利。 (5)实用性好。 集中式的主要缺点有: (1)每台计算机的功能较集中,若一台计算机出故障,影响面大,因此,必须采用双机并联运

MEC048-H42C0-A0XY MEC048-H42C0监控模块上行口通信协议 A2

1.范围 本文定义了MEC048-H42C0监控模块与上级监控系统(如PC)之间的通信协议,适用于壁挂式电源,嵌入式电源,组合式电源等系统的开发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无 4.硬件接口 本协议运行于RS485方式,传输速率可选择。 4.1物理接口及通信方式 4.1.1物理接口 串行通信口采用标准的RS485方式。信息传输方式为异步方式,起始位1位,数据位8

位,停止位1位,无校验位。 数据传输速率为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可选。 4.1.2通信方式 监控单元(SU)与监控模块(SM)的通信为主从方式,SU呼叫SM并下发命令,SM收到命令后返回相应信息。若SU在500ms内收不到SM的响应信息或接收响应信息错误,则认为本次通信过程失败。 5.帧格式 5.1协议的基本格式 5.1.1帧结构的基本格式见表A1 表A1 帧结构 6.数据表示 6.1基本格式的解释见表A2 表A2 基本格式

关于INFO:包括COMMAND_INFO和 DATA_INFO。 6.1.1CID2中返回码RTN定义见表A6 表A6 RTN的定义 6.2数据格式 6.2.1基本数据格式 除SOI和EOI是以16进制传输外,其余各项都是以16进制数分拆成两字节加30传输,如当CID2=4BH时,传输时传送34,3B两个字节。如当CID2=FFH时,传输时传送3F,3F两个字节。 6.2.2LENGTH数据格式 INFO传送时的字节数,如果INFO为空,则LENTH=0X00。 6.2.3CHKSUM的数据格式 CHKSUM的计算是除SOI、EOI和CHKSUM外,其他字符以传输格式累加求和,所得结果模256余数。余数再分拆分成两个字节。 6.2.4DATA_INFO数据格式 每个模拟量用2个字节表示,模拟量乘以100作为信息域传送数据(交流电除外),高位字节在前,低位字节在后。例如:系统当前电压53.55V,则传送数据为141BH,实际传送字节为0X31,0X34,0X31,0X3B,监控模块接收后除以100即可得到实际模拟数据。 交流电的模拟量乘以10作为信息域传送数据。如:交流电压220.3V,则传送数据为89B,实际传送字节为0X30,0X38,0X39,0X3B。

通信协议

常用通信协议汇总 一、有线连接 1.1RS-232 优点: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kΩ~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缺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最高速率为20K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而发送电平与接收 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 1.2RS-485 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传输距离一般在1~2km以下为最佳,如果超过距离加"中继"可以保证信号不丢失,而且结点数有限制,结点越多调试起来稍复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抄表方式,后期维护比较简单。常见用于串行方式,经济实用。 1.3CAN 最高速度可达1Mbps,在传输速率50Kbps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公里。在10Kbps速率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公里。一般常用在汽车总线上,可靠性高。 1.4TCP/IP 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1.5ADSL 基于TCP/IP 或UDP协议,将抄表数据发送到固定ip,利用电信/网通现有的布线方式,速度快,性能比较可以,缺点是不适合在野外,设备费用投入较大,对仪表通讯要求高。 1.6FSK 可靠通信速率为1200波特,可以连接树状总线;对线路性能要求低,通信距离远,一般可达30公里,线路绝缘电阻大于30欧姆,串联电阻高达数百欧姆都可以工作,适合用于大型矿井监控系统。主要缺点是:系统造价略高,通信线路要求使用屏蔽电缆;抗干扰性能一般,误码率略高于基带。 1.7光纤方式 传输速率高,可达百兆以上;通信可靠无干扰;抗雷击性能好,缺点:系统造价高;光纤断线后熔接受井下防爆环境制约,不宜直达分站,一般只用于通信干线。 1.8电力载波 1.9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 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但是开发费用高,调试难度大,易受用电环境影响,通讯状况用户的用电质量关系紧密。 二、无线连接 2.1Bluetooth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

南瑞五防插件使用说明

RCS9000与南瑞五防通讯插件使用说明安装 RCS9000 与南瑞城乡事业部的五防系统的通讯模块是RCS9000系统的数据库插件模块,将文件Nari_wf.dll 拷贝到RCS9000 系统的目录下的DBPlugins 子目录中,并重新运行RCS9000 系统即可。 注意:五防插件模块不包括在标准的安装程序中,需要五防的工程只需按上述方法将五防插件文件拷贝到指定的目录,且只能拷贝一个五防插件。 组态 当插件拷贝到指定的目录后,运行数据库定义工具,在组态界面上左边的树列表中有“南瑞五防”一项,用鼠标双点他,可弹出五防通讯的组态界面,如下图所示: 1、五防闭锁标志: 五防闭锁标志:指定用于反映五防闭锁的遥信点。当五防系统要求“闭锁全部遥控”时,该遥信将被置1,当五防系统要求“全部解锁遥控”时,该遥信将被置0。 注意: 当画面上需要显示五防闭锁标志,或其他模块需要该标志时,可以指定该标志,否

则不需要指定,不影响系统功能; 该遥信的值有五防通讯模块设置,而不是有总控上送的,因此在遥信必须是在总控组态的范围之外的遥信。 2、五防通讯标志: 五防通讯标志:指定用于反映五防通讯标志的遥信点。当五防系统与RCS9000系统通讯正常时,该遥信将被置1,否则,该遥信将被置0。 注意:(同上) 3、五防串口设置: 设置与五防系统通讯所用的串口、波特率、通讯监视超时等 4、五防遥信设置: 设置传送给五防系统的遥信量,其数目与顺序应与五防系统的组态相适应。 注意:南瑞五防系统系统规定:第0个五防遥信不能闭锁,因此不要使用该遥信,应该设置为空点 5、虚遥信设置: 设置五防系统传送给RCS9000后台的虚遥信,其数目与顺序应与五防系统的组态相适应。若后台不虚要五防系统反送的虚遥信,该项可以清空。 注意:南瑞五防系统系统规定:第0个五防虚遥信由系统保留,因此不要使用该遥信,应该设置为空点 遥信列表的编辑: 在列表内点鼠标右键弹出操作菜单,有三项内容:插入、插入多行、删除 插入: 在当前行的下方插入一空行 插入多行: 弹出对话框(如图),询问行数,若按“确定”则在当前行的下方插入多空行 删除: 删除用户选定的一行或多行 多行选择的方法:

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管理办法

. 动环FSU(监控设备)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 协议及版本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降低基站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工作难度,总部特建立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 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负责对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进行管理。 第二条目前形成的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内容清单见附表;后续,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还会收集整理形成三家电信企业存量基站所属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 第三条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的使用: (一)通信技术研究院对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使用需求进行管理,各使用单位向通信技术研究院提出需求,由通信技术研究院审核无误后,将申请方所需协议内容提供给需求单位;

(二)相关智能设备协议的解析以及与北向B接口功能专业资料. . 字典的匹配,均由动环FSU厂家完成; (三)FSU厂家与智能设备厂家间由于接口协议沟通协调遇到技术困难时,可联系通信技术研究院进行协调。 第四条本办法发布后,凡各省级分公司再自行采购的新厂商被监控智能设备,均应要求厂家将相关互联互通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先行提供给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以免出现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 第五条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后续会对购买的被监控智能设备接口协议分类逐步进行统一,实现铁塔公司FSU设备协议的标准化。 附表:新建基站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总目录(V1.00) 专业资料. . 附表:新建基站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总目录(V1.00) 设备名协议及版本 (1)开关电新建基站开关电源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2)空新建基站空调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3)蓄电池监控新建基站蓄电池监控仪(铁锂)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4)低压配电(交流配电箱新建基站低压配电(交流配电箱)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5)智能电表(交流独立电表新建基站智能电表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6)ATS新建基AT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7)发电机新建基站发电机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8)直流远供系新建基站直流远供系统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9)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Modbus Modbus技术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它是由Modicon公司制定并开发的。其通讯主要采用RS232,RS485等其他通讯媒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开放、灵活和标准的通讯技术,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Modbus通讯协议由主设备先建立消息格式,格式包括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地址和出错校验。从设备必需用Modbus协议建立答复消息,其格式包含确认的功能代码,返回数据和出错校验。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出错,或者从设备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命令,从设备将返回出错信息。 Modbus通讯协议拥有自己的消息结构。不管采用何种网络进行通讯,该消息结构均可以被系统采用和识别。利用此通信协议,既可以询问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也能答复其他设备的询问,又可以检测并报告出错信息。 在Modbus网络上通讯期间,通讯协议能识别出设备地址,消息,命令,以及包含在消息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如果协议要求从设备予以答复,那么从设备将组建一个消息,并利用Modbus发送出去。 BACnet BACnet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协议包括:(1)所选通讯介质使用的电子信号特性,如何识别计算机网址,判断计算机何时使用网络及如何使用。(2)误码检验,数据压缩和编码以及各计算机专门的信息格式。显然,由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两种不同的通讯模式选择同一种协议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就需要一种标准。即由ISO(国际标准化协会〉于80年代着手解决,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基本参考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简称OSI/RM)IS0- 7498》。 OSI/RM是ISO/OSI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为其它0SI标准的相容性提供了共同的参考,为研究、设计、实现和改造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功能上和概念上的框架。它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理解其它0SI标准的基础和前提。 0SI/RM按分层原则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ACnet既然是一种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就必须参考OSIAM。但BACnet没有从网络的最低层重新定义自己的层次,而是选用已成熟的局域网技术,简化0SI/RM,形成包容许多局 域网的简单而实用的四级体系结构。 四级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