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家庭成员问卷问卷涉及加载变量家庭层面加载变量#1 fid:由IM 系统自动加载家庭ID 号。
#2 fid_bas:基线家庭归属,始终保持不变。
#3 hhtype:受访家庭类型(0=当轮新分裂离家单元)(1=发放家庭)。
#4 fmiwt(完访年月日):1)若hhtype=1,最近一次家庭成员问卷完访日期;2)若hhtype=0,从原家庭中加载fmiwt 的信息。
#5 Origaddress:1)若hhtype=1,则留空;2)若hhtype=0,加载原家庭地址。
#6 sampleid:3)若hhtype=1,每个家庭自带十条6 位sampleid;4)若hhtype=0,根据项目组家庭编码末尾加位,数值依次为1,2,3(详见项目组提交的“编码规则”)。
#7 CATI:是否采用电访调查(1=是0=否)由IM 系统自动加载。
#8 最近一次调查六级家庭地址:province_name、province_code、city_name、city_code、county_name 、county_code 、township_name 、township_code 、community_name 、community_code、ADS(家庭详细地址)。
#9 ADSC:地址是否完整(1=是;0=否)。
个人层面加载变量#1 pid:个人编码。
#2 code:个人三位码。
#3 fid18:fid18 年所属家庭。
#4 fid_rec:最近一次调查个人家庭归属。
离家人员为上一级家庭代码。
#6 gene:个人是否属于CFPS 基因成员(1=是;0=否)。
#7 core:个人是否属于CFPS 核心成员。
#8 name:个人姓名。
#9 gender:个人性别。
#10 birthy:个人出生年份。
#11 birthm:个人出生月份。
#12 birthd:个人出生日。
#13 marriage:婚姻状态。
#14 edu:最高学历。
#15 hukou:户口类型。
#16 father:受访者父亲(姓名、pid)。
#17 mother:受访者母亲(姓名、pid)。
#18 spouse:配偶(姓名、pid)。
#19 children:所有子女(姓名、pid)。
#20 relation:识别关系(文本)。
ADS 部分 家庭地址数据采集RESP SRESP”成员问卷的回答人”接下来,我们将完成一份有关您家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基本 信息的问卷,请问由谁来回答这份问卷最合适?访员注意:(1)优先选择列表中的成员作为回答人,尽量不选择其他人; (2)问卷必须由访问地址上居住的人员回答。
【CAPI】加载 fid=fid18 中,所有年龄大于等于 18 的成员作为选项+77.其他(请注明)。
【CAPI 】Soft Check :RESP!=77。
“访员注意:请优先选择列表中的成员作为回答人。
”【CAPI 】hhytpe=0,跳至 ADS3;否则,继续提问 ADS1。
ADS1 ADS1"是否搬家"从“【CAPI 】加载 fmiwt ”调查至今,您家是否搬过家?1.是 5.否 【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CAPI 】ADS1=1 或 ADSC=0,跳至 ADS3;否则,继续提问 ADS2。
ADS2 ADS2"地址确认"我们这里记录您家的地址是“【CAPI 】加载家庭地址 ADS1..6 六级合并 文本”,请问是否完全正确?访员注意:只要有一项内容错误,则选择“5.错误”。
1.正确 5.错误【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CAPI 】ADS2=1,跳至 Tape ;否则,继续提问 A DS3。
【data 】#1 生成当前家庭住址 fresidence 变量,存储六级地址,前五级同时存储 code 及文本。
#2 若 ADS2=1, fresidence 存储为加载家庭地址。
ADS3 ADS3"当前地址"请您提供一下您当前所在家庭的详细地址? 县/【CAPI 】#1 采用五级联动或地址模块的方式记录。
#2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3 后两级列表中增加“不知道”及“列表中不存在”两个选项,选择“列表中不存在”则提供新变 量记录受访者提供的名称。
【data 】#1 将 fresidence 变量更新为 ADS3。
#2 家庭成员问卷访问结束后,数据传输给 IM 中家庭成员地址模块。
#3 将 fresidence 变量信息分配给每名在家成员。
ADS4 ADS4"电话联系人"如果未来我们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联系您家,您觉得联系谁最合 适? 【CAPI 】加载 fid=fid18 中,所有年龄大于等于 18 的成员作为选项+77.其他(请注明)+79. 联系家庭电话。
【CAPI 】#1 ADS4=“不知道”或拒绝回答,跳至 Tape 。
#2 ADS4=79,继续提问 ADS401;否则,跳至 ADS402。
ADS401 ADS401"当前家庭电话"请问,您家的座机号是多少?访员注意:如果没有座机填写“-8.不适用”。
【CAPI 】区号,限定为 3-4 位数字;固定电话,限定为 7-8 位数字 【CAPI 】ADS401A=-8,继续回答 ADS402;否则,跳至 Tape 。
ADS402 ADS402"联系电话"请问,他/她的手机号码是多少?【CAPI 】手机号码限定为 11 位数字;对手机号码有效性进行判断,123 开头的为非法号段。
【CAPI 】CATI=1,跳至 A1 部分;否则,继续提问 Tape 。
TapeTape “是否录音”您是否同意录音? 1.是 5.否【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A1 部分家庭成员确认【CAPI】#1 fid=fid18 生成一张表格,每人一行;#2 BC2-6(性别-户口类型)有加载内容则直接显示,锁定不可编辑;需要补充的内容留空,可编辑。
【CAPI】#1 hhtype=1,题干中加载“在fmiwt 调查时,”;否则,不加载。
#2 hhtype=1,题干中加载“,无论当时是否居住在家中”;否则,不加载。
A1A1”成员确认”“【CAPI】加载在fmiwt 调查时,”“【CAPI】加载姓名”是否是您家的家庭成员“【CAPI】加载,无论当时是否居住在家中”:访员注意:请准确读出成员的姓名,如果受访者有疑问请提供其他背景信息。
1. 是 5. 否【CAPI】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CAPI】A1=1,跳至BC2-6 的空格,若本行无空则跳至下一人;否则,继续提问A101。
【CAPI】hhtype=1,题干中加载“在fmiwt 调查时,”;否则,不加载。
A101A101”背景信息确认”麻烦您确认一下,“【CAPI】加载在fmiwt 调查时,”您家是否有一名“【CAPI】加载受访者年龄、性别”?我们这里记录上次调查时,他/她是“【CAPI】加载识别关系”。
访员注意:如果受访者提及列表以外的成员则无需记录。
1. 有 5. 没有【CAPI】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CAPI】A101=1,继续回答BC1;否则,跳至A103。
BC1 BC1"正确姓名" 请问他/她的正确姓名是?【CAPI】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BC2 BC2"性别"“【CAPI】加载姓名”的性别?1. 男 5. 女【CAPI】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BC3“【CAPI】加载姓名”的阳历(公历)出生日期?1890.. 调查当前年份BC3Y" 出生日期(年)"年 1..12BC3M"出生日期(月)"月 1..31 BC3D"出生日期(日)"日;;年龄 1..120BC3B"年龄"。
访员注意:(1)输入格式:四位年份—两位月份—两位日期。
(2)如不清楚月份,或不清楚日期,请输入“CTRL+D”。
【data】根据调查当前年份-BC3Y 数值给BC3B 赋值。
【CAPI】BC3A 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CAPI】#1 若BC3B<=6,跳至BC6;#2 若6<BC3B<=10,跳至BC5;#3 若BC3B>10 或缺失,继续提问BC4。
BC4 BC4"婚姻状况"“【CAPI】加载姓名”的婚姻状况是:1.未婚2.有配偶(在婚)3.同居4.离婚5.丧偶F1:(1)“未婚”指从来没有结过婚,目前也没有同居。
(2)“在婚”指目前有配偶,包括有结婚证的配偶,也包括没有结婚证但事实上以配偶方式生活在一起的配偶,即事实婚姻的配偶。
(3)“同居”指男女双方居住在一起,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也没有事实婚姻;这里既指没有初婚的同居,也指有过初婚的同居。
(4)“离婚”指曾经结过婚,离婚后没有再婚,目前处于没有配偶状态。
(5)“丧偶”指配偶一方已经去世,另一方没有再婚。
【CAPI】Soft Check:BC4=2-5 时,EC3B>=16。
“访员注意:该人未满16 岁,请核实婚姻状态!”BC5 BC5"最高学历"“【CAPI】加载姓名”已经完成的最高学历?【受教育程度选项简表】访员注意:如果还未读完小学,请选择“0. 盲/半文盲”。
0.文盲/半文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中专/技校/职高6.大专7.大学本科8.硕士9.博士10.从未上过学BC6 BC6"户口类型"“【CAPI】加载姓名”现在的户口类型:访员注意:如果受访者不是中国国籍,属于不适用,请录入“79.不适用”。
1.农业户口 3.非农户口 5.没有户口79.不适用【data】根据BC1-BC6 信息更新name、gender、birthy、birthm、birthd、marriage、edu、hukou。
【CAPI】跳至下一名人员。
A103 A103”是否居住过”“【CAPI】加载成员姓名”是否曾经在您家住过一段时间?1. 是 5. 否【data】生成成员类型变量Rtype:#1 若A103=1,判定为离家人员,Rtype=15;#2 若A103=5 或“不知道”或拒绝回答,判定为存疑家庭成员,Rtype=12。
【CAPI】A103=1 继续回答A104;否则,跳至下一名人员。
A104 A104”与家庭的关系”“【CAPI】加载成员姓名”与您是什么关系?访员注意:直接记录受访者的原话。
A105A105”不在家原因”“【CAPI】加载成员姓名”为什么不在当前家庭居住?访员注意:直接记录受访者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