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最新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最新最新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燃烧三要素
• 3、点火源:能提供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 源
常见点火源:明火、电火花、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星、高热物质 和高温表面、雷击、自燃起火
火灾的种类(按燃烧的特性分)
按燃烧的特性分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 火灾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 和可溶化固 体物质火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灾
D类火灾
火灾发展阶段
• (二) 发展阶段 • 火灾发展阶段是由于燃烧强度增大,载热500℃以上的烟气流加
上火焰的辐射热的作用,使用周围可燃物品和结构受热并开始分 解,气体对流加强,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在这个阶段 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
火灾发展阶段
• (三)猛烈阶段
• 火灾猛烈阶段是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 度急剧上升,使周围可燃物品几乎全部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 的程度。这个阶段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 达到最大限度,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 变形或倒塌,大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并向周围扩大蔓延,是火灾 最难扑救的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救火灾,而且要 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和物质,以防止火势蔓延。
电气火灾
指金属火灾 ,如钠、镁 、钾等
火灾,雷电、 电气线路和 设备使用不 当。
火灾的发展阶段
• 火势发展大体上经历五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 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
• (一) 初期阶段 火灾初期阶段是物质在起火后的十几分钟里, 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还不多, 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在这 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灭火器材,就能将或控制住火扑灭。
火灾发展阶段
• (三) 下降和熄灭阶段 • 下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熄灭巨额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
或因燃烧材料已烧至殆尽,火势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 综观火势发展的过程来看,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 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如果错过初期阶段再 去扑救,就必然动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付出很大的代价,造成 严重的损失和危害。
燃烧三要素
• 2、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 生氧化反 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 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 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以游离 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此外,某此物质也可作 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 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后, 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要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
火灾致命因素
• 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是窒息。
• 当发生火灾时,人员会本能的逃到火很难烧到的地方,比如卫生 间,有水,有很少易燃物的地方,但如果是大火还是免不了。主 要原因是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无处不在,且燃烧各种物品多少也有 点毒性的,如逃离不及时很容易发生“烟死”。
• 当然直接高温烧的也会有,这种一般在爆燃,来不及逃走的情况 下,比如煤气爆炸等
• 再有少量致死因素为燃烧后建筑坍塌和不正确逃生所致。
燃烧的产物及危害
1.散发于空气中且能看到的燃烧产物叫做烟雾
2.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合物
烟气的危害
二氧化碳 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时,人会感到缺氧,达到6%以上时, 感到呼吸急促困难头痛、浑身乏力,严重窒息以致死亡
2016最新消防安全培训课 件
目录
•1、单位消防“四个能力”建设 •2、消防培训目的 •3、火灾的产生、发展以及灭火的基本方法 •4、灭火器具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5、火灾致命因素 •6、发生火灾时如何报警 •7、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哈尔滨市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火灾事故
哈尔滨市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火灾事故
•2015年1月2日13时17分,位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头 道街的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的三 层仓库起火。
•发生火灾的仓库位于一栋总层 高11层的居民楼,其中1—3层 为仓库,4—11层为居民楼。
•火灾最初只是近千平方米的过 火范围,但是由于库房内存放的 多是纸张和塑料等易燃物品
• 2015年1月2日21时37分,持 续了9个多小时的大火导致仓 所在的居民楼塌方,将多名消 防战士压在里面。火灾共造成 了5名消防战士牺牲,14人受 伤。
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 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实际运用时,如将可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和 助燃的物品搬走;把着火的物体移到安全的地方;关闭可燃气体、液体 管道的阀门,减少和终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等。
24
灭火的基本方法
•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实际应用是时,如用石棉毯、 湿麻袋、黄沙、灭火器等不燃烧或难燃烧物质覆盖在物体上;封 闭起火的船舱、建筑的门窗、孔洞等和设备容器的顶盖,窒息燃 烧源。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时,人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 经1~2分钟可中毒死亡 ,等同于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
烟气的危害
二氧化硫 对人的呼吸道的粘膜和眼睛的角膜有刺激,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 0.05%时,人在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
氮氧化合物 遇水可形成硝酸,对呼吸器官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轻则胸 闷、咳嗽,重则昏迷、肺水肿
灭火的基本方法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以下,燃烧就停止了。或者将 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防止辐射热影响而起火。
• 火势之所以持续时间比较长, 主要是周边消防通道不畅,难 以到达灭火救灾的有效位置
火灾的基本概念
火灾 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
制的燃烧所造成的危害。
基本概念
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
剂作用发生的,伴随有火 焰、发光和烟雾的放热反 应。
火警事件 成灾和未成灾的失火事件
燃烧三要素
•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 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 为可燃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