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对智能手机依赖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主持人:侯宝石研究成员:陈贵成孙立宏徐芳侠李义学杨慧敏靳峰王海娟王白玲乔洁王凌云【摘要】智能手机已经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高中生携带智能手机现象已屡见不鲜。
高中生有着独特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对智能手机上的一些娱乐功能有着诸多迷恋。
同时,他们又处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本课题旨在调查一些现象、分析其中原因,寻求解决的策略。
智能手机在高中生中具有极高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智能手机的网络的访问与使用已成为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有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对智能手机有一种特殊的依赖。
【关键词】智能手机高中生手机依赖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让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不再是语言沟通的障碍,第一部移动电话让人们的联系可以发生在有信号覆盖的任何角落。
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让生活多姿多彩,方便快捷。
也让一些学生把生活重心的转移到了手掌上的娱乐平台,在这里他们有点忽略了健康,有点荒废学业。
在当今高中生中,智能手机的拥有和使用非常普遍。
为了具体了解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及其影响,我们面向2013级学生,渭南高级中学高一新生、合阳中学高一新生及安康中学高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不分男女,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1088份,有效率90.67%,其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
一、智能手机的特点及研究现状1.智能手机特点智能手机(Smart 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一类手机的总称。
它是掌上电脑和传统手机功能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功能丰富且具有强大的扩展性,与传统手机相比,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以其便携、智能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的体验,促成了移动互联的跨越式发展,它是人们传播思想、获取信息、网络社交的重要工具。
2.智能手机已被高中生群体广泛应用2012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智能手机成为青少年网民上网最重要的终端,青少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台式电脑,占73.0%,规模达9441万,相比2010年,青少年手机网民对手机网络应用使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上社交网站、更新微博博客。
其中,使用手机即时通信(在线聊天)服务的占比最高,达86.2%( 2010年该比例为70.1%);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占比分别为67.7%和52.8%(2010年该比例为54.3% 46.4%);使用手机社交网站、手机网络新闻、手机微博和手机网络文学的占比达45%以上,玩手机网络游戏的占比为 36.6%。
随着智能手机价位逐步降低和功能上的快速发展,高中生智能手机持有比例仍将继续快速上升,该群体智能手机互联网应用还将继续深化。
3.国内外研究现状智能手机广泛应用所延伸出来的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双重意义大大影响了现代人的思想行为方式,我国学界近两年也开始研究智能手机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研究成果较少。
国外虽然在3G、4G、智能手机等通信技术方面的发展领先于我国,但对于此类研究多基于专业技术或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研究范围也比较宽泛,缺乏针对高中生群体的专门研究。
二、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根据手机的存在情况,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携带手机的状况,使用手机和学校规定的关系和手机对自己、同学的影响。
1.高中生的智能机的普及率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总人口的33%,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高中生智能机的普及率比其它群体要高得多,这是特殊原因决定的,如下图为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以及对其影响数据如下:(1)学生目前使用的手机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从收回来的1088份调查表来分析,在现代高中生中,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达到84.7%,而使用非智能手机的人数仅为8.1%,可见智能手机在高中生中已经比较普遍。
没有手机的高中生只占到很少一部分。
(2)拥有手机的时间(如2所示)分析:由上图可见,绝大部分高一新生拥有手机的时间在三个月左右,再从图4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的原因是作为一种奖赏(多数是考上重点高中)或是生日、节假日得到的礼品。
从中不难看出拥有智能手机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亲人们自身的认同学生应该拥有一部智能手机。
而调查中很多学生都有攀比的心理,其拥有的智能手机不具有时尚型、引领手机主流文化的趋势。
(3)学生人为手机的作用(该题可多选)及使用手机时间 A.亲人送给我的节日礼物B.作为一种奖励性的礼物C.自己提出要求后,亲人为D.自己通过控制零花钱,购E.家里有好几部手机,我随拥有手机原因9.38% 47.06% 自己购买9.74% 买的3.86%便拿了一个手机,家人并没有反对17.37%F.其他原因12.59%图3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手机具有促进学习和方便联系他人的作用,再次是手机可以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有时尚作用。
但是,根据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如图5)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是30分钟至2小时,我们认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本身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际生活中有多少学生和家长联系每天在30分钟以上,我们随机采访家长发现学生手机话费的生成主要是流量的问题,这就说明手机本身对学生的作用并不是查阅资料而是观看视频和网络游戏和音乐等,真正需要通过手机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很少。
2.学生携带手机与学校的相关规定的关系我们设计本模块力图调查出因为手机学生和学校管理者或班主任代课教师等之间的一些不愉快(如图6-9所示)。
(1)你是否将手机带入教学区(2)手机是否被没收过(3)如果你的手机被没收后你的反应是(4)你认为手机对你的视力是否有影响(5)你是否在考试过程中使用过手机分析:我们通过以上5个问题的调查并分析数据发现手机经常进入教学区的约占到1/2,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被教育者们发现,或是没有被强行禁止。
手机从来没有进入教学区的比例仅为6.34%。
在手机是否被没收过的问卷调查中手机从来没有被教育者没收(或禁止)的大约占到1/5,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高中生普遍将手机携带到教学区,并且绝大多数受到了教育者们的制止或没收,但收效并不大。
再从手机对视力的影响中发现70%以上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自己的视力有影响,但当手机被管理者没收后的反应(此问题设计的为多选)时,选择“没有关系还会拥有手机”这一项的有633次,选择埋怨老师或同学的共占到1316次,而真正后悔自己不该带入教学区的约占到432次,这也进一步反映出高中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同时,也说明手机已经成为教师和某些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一个关于手机在考试中作弊的调查发现只有6份问卷中有承认作弊的实事,但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调查取证发现高中生在平常的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的概率要高于调查问卷,笔者认为在正常的心理学规律下,某些学生在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存在不好意思提起手机作弊的事实。
3.如何看待手机相关问题(1)你对高中生携带手机怎么看(2)你同学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怎么看(3)你是否想过不携带手机(4)你是否在考试过程中使用过手机(5)请用一句话形容你和你手机的关系分析:以上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10-13所示,绝大部分学生对手机的使用还是认识比较合理的,43.75%学生认为可携带的学校但反对进入教学区,49.26%学生认为手机没有错,关键在于人自己的使用。
仅有3.68%的学生认为学生携带手机是自己的私事,而反对别人干扰。
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认可手机的娱乐功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但关于同学在教学区使用手机的问卷中,52.02%认为上课使用手机不好但却不好意思制止他(她)。
有关不携带手机问卷中,想放下手机,但每次下定决心又无法控制自己离开手机,最终还是携带手机到学校占到31.80%,离不开手机,也很愿意携带占到20.31%。
说明高中生对手机的依赖是占到一定的比例的。
最后,关于考试中使用手机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承认偶尔使用手机作弊仅占到2.86%,经常作弊的仅为0.18%。
根据笔者调查渭南高级中学学生在某次月考中共查获因手机作弊人数为43人次(全年级1433人),笔者以为调查数据偏低,因为很多可能携带手机的学生根本没有查出来。
后来,我校给每个考场配备了金属探测仪和信号屏蔽仪器后,手机作弊明显下降,仅为3人次(全年级1058人)。
这充分说明:制度的漏洞给很多人以可乘之机,我们应该教育与完善制度共同教育、管理、约束人。
最后,有关手机和自己的关系答案比较多但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手机只是工具,自己能放弃。
二是,用非智能手机或其他措施强项限制自己(或同意他人用类似方法限制自己)不使用智能手机。
三是的确是想说放下不容易。
三、高中生依赖智能手机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如图3)可以看出约47.06%的学生携带手机是因为一种奖赏,而根据问卷发现很多学生在中考前是希望获得一部智能手机而家长(或亲戚朋友)曾许诺如果中考成绩达到某一预约值将帮助学生本身实现这一愿望。
从中不难发现学生携带手机的原因不外乎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的认同以及学生本人的愿望,也社会发展的原因家庭原因学生自身因素。
高中生依赖手机和携带手机有关系,但笔者以为学生依赖手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手机的功能齐全,娱乐设备和工具性诱惑力较强智能手机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购物、娱乐、订餐、购票、交友等等,功能,已经潜移默化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现在的手机给人们提供的生活、娱乐工具应由具有,成年人尚且迷恋、依赖手机,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手机的娱乐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我们坐公交、长途汽车或者火车等交通工具上,用手机消磨时间的人比比皆是。
从一定程度上说,手机的娱乐性对高中生的诱惑是相当大的。
2.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高中生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平衡性,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对一次挫折、或考试的失利认识有着片面性,意志比较薄弱很有可能产生放弃学习或其他,而让兴趣转移到手机娱乐游戏上。
同时,高中生还有攀比等心理特点,看着别人拥有手机是一件比较时尚的事,自己所携带的手机多为名牌系列。
很多高中生都认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是一种时尚,尤其是拥有一部高档的智能手机更是一种值得骄傲的炫耀。
3.周围亲戚朋友将手机作为一种激励的措施调查研究发现,约18%学生拥有手机的原因是家长或亲人将手机作为一种奖赏(多数是考上重点高中)或是生日、节假日得到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