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区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工作报告根据《平顶山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细化分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的通知》(平攻坚办〔2018〕78号)内容,新华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发《新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华区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平新政办〔2018〕13号),制定月讲评制度,对各相关单位每月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进行汇总讲评,现将新华区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加快发展“双替代”供暖。
2018年11月15日前,完成600户的“双替代”(煤改电、煤改气)市定目标任务。
新华区双替代户数为659户。
2、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严格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7〕82号),今年下达我区的原煤消费总量消减127.5万吨,截止12月21日全区煤炭消费量是114.16万吨。
3、巩固锅炉取缔成果。
在2017年取缔燃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的基础上,加强巡查检查,确保全年未出现取缔的高污染燃料锅炉反弹和新增燃煤锅炉。
二、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1、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
该项工作我区已于2017年对排放大的煤矸石砖厂企业实施外迁,已完成。
2、严控“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切实防止“散乱污”企业反弹,新华区严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在2016年、2017年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部署、全面排查、建立台账、逐一整治,2018年共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32家。
下一步,新华区将进一步实施常态化督查巡查,发现一起取缔整治一起,同时纳入动态化台账管理一起,并对取缔整治后的地点作为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防治死灰复燃。
三、逐步改善交通运输结构1、全面完成车用油品质量提升。
2018年7月1日起,我区已全部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2、开展车辆油品质量抽检。
强化油品质量监管,定期对加油站供应汽柴油进行抽检。
2018年共抽检加油站10家,抽检样品24个批次,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26台次。
3、强化油品质量监管,持续打击劣质售油行为。
深入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专项行动,实行商务、公安部门联合执法;以城乡结合部、荒弃厂院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销售车用油品行为;截止2018年12月21日,共发现取缔黑加油站点20个,严厉打击了成品油违法经营行为。
4、加快推进遥感监测设备建设。
新华区投资260万在西环路铁路桥南安装了一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目前已与市平台联网。
5、优化重型车辆绕城行驶。
按照“五包五定”措施,大队领导分包路段,带头上岗,组织警力加大辖区车辆乱停乱放及三轮车闯禁行的治理力度;强化对货运车辆、黄标车、老旧车入市管理,发现一辆、查纠一辆,该处罚的一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上限处罚。
同时我区在香山矿岳庄村设置1各重型货车监察站点,由区交通局牵头,每天组织市交通局稽查大队、青石山派出所、区政法委联防队20人的执法队伍,禁止无通行证的重型车辆由西向东行驶。
6、减少机动车怠速尾气排放。
加强学校及其周边道路交通疏导,每天早、中、晚在辖区各个路口值高峰岗疏导交通,保持畅通。
同时根据交通管理实际,增派民警到拥堵路段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2018年,对体育路、文园路、朝阳路实施单行道管制,有效减轻了车辆拥堵。
7、全面推广车用尿素。
目前辖区共有加油站10座,车用尿素各加油站全部有销售;“加注式”尿素供应设施建设进度,中石化新庄站管道已铺设,但“加注式”尿素供应设施未到位,中石化张庄站、光明路站12月底“加注式”尿素供应设施完成到位。
中石油六座加油站已经报省公司正在等待批复(中石油报至省公司时间节点2019年底完成)。
8.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
制定了《新华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引导,认真梳理排查,建立了台账。
组织召集了区住建局、区环保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林水利局、区农机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共排查出225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其中工地机械35台、190台农用机械)。
同时按照要求13家施工单位填写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表》,20家施工单位签订了承诺书。
规定禁止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区内使用达不到国三标准,不合格油品,冒黑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通过让企业如实填写《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表》,也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了工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监管台账。
全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26台次。
9、加快推广应用电动汽车。
目前4辆黄标(老旧)环卫车招标工作已完成,新车已投入使用。
12月20日区环卫局新接收电动洒水车一台,燃气垃圾清运车一台。
四、加快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1、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
全面排查辖区涉及VOCs的行业企业,对涉及喷涂、电焊的工业企业和汽修行业以及干洗店的VOCs排放进行专项整治。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涉及VOCs排放的企业,已从源头上要求使用低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对涉及喷涂等产生VOCs排放的企业,建有封闭的喷涂作业房,加强废气的收集治理,并达标排放。
在夏季高温时段对汽车维修、包装印刷等涉及VOCs 排放的企业实施错时生产(早8点至晚18点禁止作业)。
新华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要求辖区内所有涉及喷漆、印刷的行业上环保设施,并通过第三方进行达标监测,无露天喷漆现象。
通过日常巡查管理,辖区内喷涂、印刷、加油站、干洗店等涉及VOCs的行业全部纳入管理,下一步将加大检查频次,防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2、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
辖区内的商砼站、加砌块砖厂等企业已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基本实现“空中防扬撒、地面防流失、地下防渗漏”。
辖区企业建有密闭料棚,料棚内安装有抑尘设施。
厂区全部实行地面硬化,安装有自动喷淋设施,厂区全覆盖。
厂区出入口配备有车辆冲洗装置。
物料传送采用密闭皮带运输。
3、加快“绿色企业”创建。
2018年,我区有4家企业申报“绿色企业”创建验收材料。
五、强化扬尘污染综合整治1、建立扬尘污染防控长效机制。
已设立我区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
按照《河南省2018年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方案》的要求,统筹负责我区建筑、市政、拆除、道路、水利、国土等各类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调度通报、督导考核、奖惩问责等工作。
2、强化各类工地扬尘污染防治。
按照《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的意见》(豫环攻坚办〔2017〕191号)要求,严格落实我区35家在建建筑、市政等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制砂浆“两个禁止”,严格执行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扬尘防治预算管理、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等制度。
自10月份开始,对各施工工地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实行一周一评比,评出红黑棋,提高各施工单位环境污染防治意识。
3、深入开展城市清洁行动。
新华区每周五下午持续开展城市大清洗行动,按照属地原则,辖区11个镇办组织辖区各单位深入开展大清洗活动,冲洗地面和墙体,清理卫生死角和小广告,同事区爱卫办对当日城市大清洗活动开展成效进行跟踪评比通报。
11个镇(街道、管委会)对辖区企、事业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打分评比,评出红黑旗单位。
六、强化重点时段污染管控1、细化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2018年6月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级别,在大气污染源清单的基础上,按行业、按地域进一步细化应急减排清单中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排放水平的工业企业、施工工地等。
清单具体到单位名称、所在地、具体地址、经纬度坐标、所属行业、停工工序、用电户号、主要产品、产能规模、主要产品产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急减排清单中共有在建施工工地36个,道路25条,工业企业36家,进一步夯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减排清单。
2、严格落实污染管控措施。
截至目前共启动9次重污染天气预警,按照市攻坚办文件精神,启动相应级别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采取相应级别响应措施,区各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加强巡查,区攻坚办和督查办增加重污染天气预警管控期间督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3、开展应急成效后评估工作。
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结束后,要求区各相关单位对此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情况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寻找改进措施。
4、持续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新华区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划分为常态化监管阶段、重点禁烧阶段。
常态化监管阶段:主要组织各镇、办(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做好了宣传发动工作;针对各阶段秸秆禁烧工作,提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同时加强了“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维护,确保发挥即时预警功能。
在夏秋两季重点禁烧阶段及时组织召开全区防汛抗旱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三夏”时节组织人员对路边、地边、村边、渠边、坑边等“五边”积存秸秆进行了及时的清运、填埋,彻底消除了焚烧隐患;结合“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各村、组设立了禁烧应急分队,对出现的火情做到30分钟内有效处理,避免火情蔓廷;建立区、镇、办(管委会)三级督查机制,实行24小时不间断督导巡查,重点检查各项禁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同时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拓宽综合利用渠道,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式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确保了全年禁烧期间实现“零焚烧”。
5、坚持烟花爆竹禁限放管控。
印发了《新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春节前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督查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春节期间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宣传工作的通知》等。
进行了层层部署、广泛宣传。
在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时段,重点点位。
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职责,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严格分片包干,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任务分解到部门、包到社区、落实到人头,细化到具体路段、片区,着力构建区各部门、街道、社区联防联控网络,做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
加大对辖区内宾馆酒店、重点场所、重点小区的整治力度,督促从业者与顾客、物业公司与业主签订协议,确保每家每户、公共场所不燃放烟花爆竹。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大会,签订承诺书,做到不购买、不燃放烟花爆竹,并在在各单位纪检部门存档。
在春节期间的重点时段组织零点夜查、晨查行动,严查燃放、销售行为。
在区政府大屏幕播放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宣传片,要求全区党员干部自觉带头不燃放烟花爆竹,同时管好家人、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