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要以更高的认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管理,才能更好
地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题。
强化“四种认识”,大力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识“偏差”难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强化“四种认识”,切实破解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识偏
差上的难题。
一是要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性的认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
中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行动指南。
二是要强化扶贫资金精准
使用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和管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
保证,在新常态下,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扶贫资金效益,精准扶贫的成效,还关系到扶贫干部“安全”。
三是要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考
核重要性的认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否能落实的关键一招,就是在于工作成效
考核是否到位。
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紧紧抓住工作成效考核这个“牛鼻子”。
四
是要强化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重要性的认识。
其一,要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的目标,做到一个都不能忘记。
其二,要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退出的标准,做到
一条都不能偏差。
其三,要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职责,做到一刻都不能松懈。
抓实“五项工作”,大力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脱贫”难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是否能让帮扶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脱贫产业,
是否能让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来源,是否能让贫困户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有保障,是
否能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自愿摘掉“贫困帽”。
这要求我们要抓好五个方面
的工作。
一是要抓实优势企业带动贫困户如期脱贫。
优势企业带动贫困户如期脱贫,
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二是要抓实当年增收脱贫项目。
当年增收脱贫项目,是贫困户当年能否脱贫的最重要依据和标志之一。
要把短、平、快的当年增收脱贫项目
放在最优先、最紧急的位置来抓。
三是要抓实巩固脱贫成效的中长期扶贫项目。
要实现
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一定要兼顾抓好中长期扶贫项目。
一方面,要抓好中期
的扶贫产业和精准帮扶,要培养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和接受中职、高职教育,要扶持贫
困户种植葡萄、猕猴桃、茶叶、柑橘水果、药材、椿树、楠竹、杉树、油茶等,并加大
工业园区创新创业扶贫项目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抓好长期的扶贫产业和精准帮扶,
要尽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坚持城镇化带动、园
区带动,大力扶持贫困户在陡坡地种植红豆杉、楠木等珍贵树木。
同时,要大力推进资
产收益扶贫试点。
要依法依规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扶贫资金投入到设施农
业、种养业、水电、乡村旅游、光伏太阳能发电等扶贫项目形式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
困村和贫困户,建立健全好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村、贫困户。
要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建光伏发电站,在成本低的景区交通要道建游客接待中心和各类园
区,实现既能建设贫困村集体经济、又能带动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双赢目标。
四
是要抓实小额信贷金融扶贫。
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主的金融扶贫,是当前破解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题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以小额信贷为主的金
融扶贫,做大“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小额贷款、龙头企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扶贫
平台,直接为贫困对象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要大力探索和创新金融机构对
能够带动和促进贫困户脱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办经济实体等新型经济组织,进行贷款
贴息扶持机制。
五是要抓实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由于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在扶
贫工作中,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 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全州现行标准下的
50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要有具体到村、到户、到人、到年限的帮扶措施。
要聚焦“两有户”。
对有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无门路的贫困户 , 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 加快形成产加销、贸工农相结合的扶贫产业体系。
严格“五个管理”,大力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绩效”难题
管理出成效。
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实行严格精准的管理,才能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
作产生最大的绩效。
一是要严格抓好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贫困户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部分贫困村还存在贫困人口识别不够准、动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按照“村核、乡报、县统、州汇总,层层把关,级级签字”的要求,严格标
准、规范程序、完善资料、精准建档、动态管理,抓好重新识别审核,确保扶贫对象识
别公平、公正、公开、公认,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进入准确率和脱贫退出准
确率达 100%。
二是要严格抓好扶贫项目精准管理。
要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 , 资金跟着项目走 , 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 , 强化扶贫项目监督管理 ,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标准、程序等实施项目 , 绝不能擅自更改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用途。
要全程全网监管项目,
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 , 实现项目从申报、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到实施、验收的全程
监管。
要完善县以下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让项目实施区域的广大干部群
众充分知情,保证扶贫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严格抓好扶贫资金精准管理。
扶贫资金
是“高压线” , 更是老百姓的“救命钱”。
要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 , 确保一分一厘扶贫资金都用于扶贫开发。
要严把扶贫资金分配关。
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
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足额安排投入到贫困村、到贫困户。
四是要抓好扶贫工作队伍管理。
在加强配齐扶贫工作队伍的同时,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
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加强扶贫工作队伍和“第一支书”的管理。
要严格落实
各级扶贫工作队和县市、乡镇、村支党政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双重主体责任。
五是要
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考核管理。
要实行平时随机抽查、季度预安销号、半年综合
督查与年度检查验收、明察暗访、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督查考核工作制度,把重点督查、明察暗访和第三方评估作为工作常态。
深刻认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德阳交通运输事业创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