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
1进猪前产房准备
1.1 进猪前的准备
母猪进入产房前要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高压清洗和消毒,然后干燥5—7天后才能进猪。
检查产床是否平整,是否会对母猪造成伤害,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清除和修理;检查所有电源、插座、开关等是否安全;供水管道、水阀以及水嘴是否漏水、通畅,如果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检查通风是否顺畅,保证良好的通风,避免贼风进入。
2. 母猪上床和饲喂
2.1母猪上床
母猪进入产房前对猪体彻底清洗和消毒,按预产期提前4天左右将母猪转入产房。
上床时要慢慢驱赶,轻轻拍打让其前进,不应拿棍棒打、生拉硬拽。
初产母猪由于环境不熟等原因而不愿前进时,可以让经产母猪带领前进或用饲料等诱导其进入产房,防止由于惊慌而相互拥挤压造成机械刺激或流产。
2.2产房母猪的饲喂
母猪进入产房后继续按妊娠后期标准进行饲喂,每日两次。
预产期前不减料,每天饲喂3.0公斤哺乳料一直到分娩。
但是对于体况不良或乳房肿胀不明显的猪例外,每天可喂3.5-4公斤。
母猪分娩当天和过程中不必饲喂,但是要保证有新鲜充足的饮水。
分娩后第二天开始加少量饲料,对产后虚弱、不愿站起的猪,可以将它轻轻拍打起来或者把饲料和水撒到其嘴上,诱导它起来喝水、吃料,以保证其正常泌乳。
产后第三天起逐渐加料,六天以后自由采食,每日饲喂三次,条件允许的话,夏季夜间在补喂一次,防止膘情损失,保证泌乳及断奶后正常发情。
3. 分娩
3.1 分娩前准备
保持分娩室室温在28℃左右,仔猪保温灯下的温度为31-34℃;保持相对湿度65-75%;整间全部产完后,室温可保持在25℃。
产床、保温灯、窗户地板等干净干燥,撒生石灰等消毒,减少出生仔猪疾病;保持产房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减少噪音;保证良好通风,无贼风,每天清理粪便,防止有害气体产生和蚊蝇滋生。
对母猪腹部、乳房、阴户附近的污物清除,并用消毒液清洗;准备好产仔记录用具。
3.2 分娩前的症状
母猪分娩前表现为阴户肿胀、尾根塌陷、乳房肿胀发亮,有时可以挤出少量乳汁;行动不安,起卧不安,食欲减退;频频排尿或排零碎粪。
当最后一对乳头
能挤出多量乳汁时,几小时内将产仔;当阴户流出粘液或胎粪时,既是产仔。
3.3 接产
仔猪产下后,立即将其口腔、鼻腔和身体上的粘液清理干净;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腹部挤压,然后将脐带距离仔猪腹部5cm处用手指甲掐断,放在碘酒里面浸泡消毒,出血严重的还要用消毒过的细线进行结扎。
将小猪放在保温灯下,待其毛干后在吃奶。
如果仔猪出生重太低,则需要灌服高浓度的葡萄糖液预防仔猪出现低血糖死亡,后帮助其吃足初乳。
对出现假死症状的仔猪要及时进行抢救。
母猪超过预产期3天还没有产仔症状,这时就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引产。
一般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注射后24小时左右能顺利产仔。
母猪的正常产仔间隔为5—20分钟,产程大约需要2—5小时,根据母猪的体况、胎次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别。
如果间隔20分钟或更久没有仔猪出生,则需要注射催产素或实施人工助产。
出现难产的母猪一般表现为不断怒责,频频阵缩,但是没有仔猪出生。
助产时首先剪短指甲、磨关,手和手臂要清洗并消毒,对母猪的阴户和臂部清洗干净并消毒,然后涂上润滑剂再实施助产。
3.4 产仔结束
一般产仔结束后半小时内胎衣开始产出。
母猪排胎衣时不要用手去拉悬挂在母猪阴户上的胎衣,防止拉坏母猪子宫内膜,引起感染。
若胎衣长时间没有排净,可以注射催产素加快胎衣外排。
胎衣排完后,将其和死胎、木乃伊等及时清理。
4 母猪的观察和护理
4.1 产后母猪的观察
主要观察母猪的行为、测量母猪体温、检查母猪的排出物等。
母猪产仔结束后一般会安静的躺下睡觉或哺乳,偶尔会颤抖几下,体温在38.5—40℃之间,诱导母猪阴户流出乳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即恶露。
若母猪出现强烈怒责或阵缩、起卧不安、体温升高、阴户流出浓稠深的脓性分泌物等现象,就有可能是产仔未完全、胎衣未排完或产后感染。
这时我们就需要对母猪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4.2 产后母猪的护理
母猪分娩是一个体耗很大的过程,所以应激很大,消化机能差,如没有护理好,产程长,极易导致产后不吃后采食量低,而在产后随着仔猪的不断长大,食奶量会增加,而母猪因产后采食量低奶水却不能相应的增加导致奶水不足,仔猪易出现腹泻,所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母猪的产程很重要,重视产仔母猪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助过产的母猪,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 产前产后喂料的控制:分娩当天最好不要喂料(因为消化机能差,喂料
极易导致消化不良);产后慢慢增加采食量,因为产后1—2天母猪消化
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如喂的多也会出现消化不良,所以在很多猪场因
为母猪分娩消耗大,产后饥饿感较强能吃很多的料,但1—2天后采食量
就下降了,也是这个原因,所以产后要慢慢的加料,到5天后可以尽量
喂料了;
B. 输液保健:在母猪产出1头仔猪后开始给母猪挂吊瓶(和输液一样),分
3瓶500毫升的10﹪的糖盐水:
第一瓶:加入鱼腥草50毫升,维生素C20毫升;
第二瓶:加长效抗生素(长效的比速效的好)
第三瓶:复合维生素B20毫升,当输的还剩200毫升时,加入20个单位
的缩宫素,把输液的速度调慢一点,否则母猪易呕吐;母猪产
完胎衣后往子宫里塞一粒达尼朗或宫炎丸,在气温不高的气候
不用打小针,如果炎热天气可以考虑在产后做一次小针就可以
了,助过产的第二天再打一次小针(塞头孢瓶+母仔过奶康15
—20毫升+缩宫素一支):
这样做的好处:补充能量,缩短产程,母猪在一种很舒服的情形下分娩,同时有效的
避免了细菌在分娩的过程中繁殖而导致的炎症,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母猪产后要及时恢复它的采食状况,保证泌乳,对长时间没有食欲的母猪,需要适当的调整和治疗。
若出现一些疾病如乳房炎、产后无乳和少乳等,也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另外产房母猪的疫苗注射要及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 初生仔猪护理措施
5.1 初生仔猪低于一公斤体重立即灌服10ml高含量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会引起仔猪昏迷、不会吃乳、衰弱死亡);
5.2 初生后3—5天灌服白球清1ml,防止哺乳中期的仔猪由于球虫引起的腹泻脱水死亡;
5.3 做好各项关于仔猪的记录(死亡原因、体温、外观症状、死亡比例),定期进行原因分析。
6. 仔猪的寄养工作
6.1 反向寄养
初生仔猪寄养:先对当天产仔母猪的泌乳能力评估,在按照仔猪的大小进行调整,把弱小仔猪集中寄养给乳头小、奶水充足的母猪。
注意弱猪尽量应吃到自己母猪的奶水。
对于仔猪刚刚出生后一部分会很弱,我们对此类仔猪现暂时寄养到刚刚产仔的母猪2—3天,做好此类仔猪的标记,到第5天后有寄养。
瘦弱仔猪的寄养:做好仔猪寄养预留栏,即每10头母猪预留以后一个栏用来寄养(不进母猪),将产后平均5天的弱猪(吃不到奶水和吃不饱的仔猪,表现为仔猪肚子瘪、骨头冒出来。
)挑出集中放入预留栏内,再将产后10—12天的母猪(泌乳能力好的)赶入到五日龄的弱猪预留栏内哺乳其仔猪,再把产后20—22天的母猪(泌乳能力好的)赶入到10—12天的空栏内哺乳仔猪;如果在仔猪日龄平均为10日龄时瘦弱仔猪又出现,那么又在寄养一次,寄养方法按以上方法即可。
分阶段断奶法:把体重大的仔猪先转入保育舍,剩下的弱小仔猪延长断奶日龄或转入下一间产房让奶水好的母猪继续哺乳。
但日龄达到28天的仔猪不管体重再小需强制断奶,此法不能长期应用以免造成恶性循环。
寄养注意事项:
a、哺乳超过28天的母猪奶水含蛋白质、能量少,不能满足仔猪生长需要。
也就是说28天的母猪不应在寄养仔猪。
28天的仔猪不能再实施寄养,因为28天的仔猪应该靠饲料来提供抗体(饲料提供的抗体强),不应再从奶水中获得抗体(奶水中的抗体较弱)。
b、哺乳23天的母猪最好不要寄养仔猪,因寄养不了几天又要更换母猪。
c、选寄养母猪时应该考虑有效乳头数。
d、寄养母猪寄养后要比原来母猪带仔少一头。
因为有些仔猪会占有2个乳头。
e、寄养的母猪哺乳日龄尽可能一样。
f、应该时时刻刻对产房母猪泌乳能力评估,对泌乳能力不好的坚决断奶再次进行寄养仔猪。
g、仔猪出现拉稀时,母猪奶水差的应该更换母猪。
h、对寄养的母猪应该做好标记,以免寄养母猪带仔日龄超过28天。
6.2 仔猪的护理:
仔猪的护理:剪牙、断尾、补铁、打耳刺在仔猪日龄3—5日龄完成。
小的断尾可以推迟,但是应该在10日龄前全部断完。
仔猪去势应在7—10日龄。
6.3 仔猪补饲:
仔猪7日龄开始补饲。
7—14日龄的仔猪一天诱食2次(代乳料加入葡萄糖用水泡湿),应该确保每次诱食料的新鲜。
14日龄以上的仔猪一天补料4次。
6.4 仔猪断奶:
断奶日龄:21天—25天
断奶时辰:早上7点—8点
断奶顺序:现将母猪安静的赶到配种车间待配种,再把仔猪用车辆轻柔的拉到保育舍,按公母体重分栏均匀饲养管理。
7. 产房的卫生环境工作
7.1 清洗消毒:母猪转出后清洗消毒空圈;产仔后带猪定期消毒(母猪、仔猪一起),但必须是天气晴朗中午的时候。
7.2 通风干燥:保持通风干燥是产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细菌适应在闷热潮湿的环境里生存,有的时候干燥的环境杀死细菌的效果远比药物消毒还要好,如果我们把产房的通风工作做好了,细菌的生长自然被抑制或完全杀死,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杀死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