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实验教案

植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构造及使用方法
植物学实验规则
1.每次实验带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纸、HB和2H铅笔、橡皮擦、直尺等绘图工具。

2.实验开始前5min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3.按小组入坐,取用。

4.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交谈实验方面问题时,说话要小声,在室内走动,脚步要轻。

爱护仪器设备,爱惜标本材料(玻片、盖片用完实验结束后要用清水浸泡,单面刀片用完要擦拭干净,显微镜的物镜、目镜要保持干燥)。

6.爱护仪器设备,爱惜标本材料。

未经老师许可不得擅自将标本等带出实验室。

实验废弃物不能随意乱扔,应按要求放入指定地方。

7.实验过程中,应节约使用一切消耗品,保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检查,损坏物品要及时报告。

填写仪器损坏清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该报损的报损,该赔偿的赔偿。

8.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用完了要放归原处。

(实验完毕,罩上显微镜,将看过的玻片、盖片放入培养皿中,用清水浸泡,其他材料归位,保持桌面清洁)。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机械部分:
镜筒:一个金属长筒,筒口上端安装目镜镜头,下端装有镜头转换器和物镜镜头。

镜座: 位于镜臂下方,用于稳固和支持镜身。

镜臂:上接镜筒,下连载物台,呈弓曲形。

为显微镜上的手握之处。

镜头转换器:安装在镜筒下面的一个旋转圆盘。

镜头转换器上有4个孔,分别装有低倍或高倍物镜镜头。

载物台:放置玻片的平台,其中央具有通光孔,载物台上有金属夹片,是用来卡住载玻片的夹子,转动左、右移动尺螺旋,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

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可以转动,以便使载物台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位于粗准焦螺旋外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

光学部分:
目镜:插在镜筒顶部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它可以使物镜成倍的分辨、放大物象。

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的孔上,也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

物镜上刻有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聚光器调节螺旋:可以使聚光器升降,用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下降时明亮度降低,上升时明亮度加强。

底光源:位于底座上,开关位于底座侧方。

光线的强度可以调节。

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光线先由集光镜反射到聚光镜汇集成一束较强的光束,然后通过载物台的通光孔射到载玻片的标本上。

标本通过物镜第一次放大,再通过目镜第二次放大。

从物体成像位置来看,物体位于物镜一倍焦距及两倍焦距间,在镜后两倍焦距外会产生一放大的倒立实像。

所产生的倒立实像会透过透镜再产生一个放大的正立虚像。

这就是我们透过显微镜所看见的成像。

是不是比真实的物象放大了许多?而且位置也有所变化?
显微镜的使用规程:
1.取用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底座。

显微镜不能倾斜。

取送显微镜要轻拿轻放。

2.将显微镜放在身体正前方,插电,打开光源开关。

3.转动转换器(不要搬动物镜镜头),使低倍物镜镜头正对载物台的通光孔。

4.将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载物台上(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使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玻片(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

观察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至视野中出现放大的物象。

6.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物象偏离视野,可以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象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7.如需高倍物镜观察,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象中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用细准焦螺旋微调焦距,调节底座光源的光线。

8.观察完毕,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将显微镜复原,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物镜是否沾水,如果沾水要用镜头纸擦净)最后,用显微镜罩套好,放回镜柜中。

实验八:果实的结构和类型
真果:一般花凋谢时花萼、花冠和雄蕊同时枯萎,雌蕊的柱头与花拄也萎谢,仅子房迅速膨大形成果实。

桃的果实,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十分清晰(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多汁,内果皮为坚硬的骨质),是比较典型的真果,属核果类。

假果:作为子房下位,花上位即子房与花筒合生的代表取苹果作实验材料,。

图中花的形态可以看到,子房完全陷入花筒之中,并与花筒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花萼、花冠和雄蕊均为上位。

将苹果纵剖,与花的结构对照分析,注意花的各部分在果实形成时,仅保留了下位子房与花筒部分,其他部分全部枯萎和凋落,有时花萼有残余宿存。

再用刀片通过花筒与下位子房形成的果实做一横切面观察:可见它是5个心皮连合构成的,中轴胎座,并与花筒紧密结合为一体,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来源与花筒,真正的果皮在心皮外限以内的部分,外果皮及中果皮较薄但也肉质化,内果皮最薄,纸质或革质。

这种由花中的子房和花中其他部分参与形成的果实是假果。

单果:如上述桃和苹果只有一个雌蕊,后来只形成一个果实,就叫单果。

这种单果可以由一个心皮形成,也可以由2至多数心皮合生而成。

聚合果:在一朵花中,有许多分离的雌蕊(心皮),以后每个心皮形成一个小果,并相聚在同一个花托之上,称聚合果。

如图草莓花和草莓果纵剖观察。

可以看见一朵草莓花中有许多分离的雌蕊,然后每个雌蕊的子房长成一个小瘦果。

这是真正的果实,我们食用的肉质部分则为花托膨大而成。

所以,从本质上看,草莓也是假果;从结构上看,草莓是聚合瘦果。

聚花果:聚花果是由多数花朵形成的果实。

凤梨、无花果属于聚花果。

所不同的是:凤梨可食部分除肉质化的花被和子房外,还有花序轴。

而无花果则主要以肉质化的凹陷的花序轴为可食部分。

肉果:果皮肉质化,肥厚多汁。

浆果(葡萄):观察葡萄果实,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多汁,为食用部分。

瓠果(黄瓜):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

黄瓜食用部分包括花托、子房壁、胎座等。

(葫芦科植物特有)
桔果(柑橘):柑橘类果实。

由合生心皮具中轴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革质,具油腺;中果皮疏松白色,有许多分枝状维管束;内果皮膜质,向里包围成若干室(橘瓣),并向内部伸入许多内生腺毛,内含汁液,成为主要可实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特有)
核果(桃):果皮可明显地分为三层,外果皮较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细胞壁木质化,形成坚硬的核。

核内含一枚种子。

梨果(苹果):由下位子房和花筒共同发育形成假果,子房五心皮、五心室,中轴胎座。

肉质食用部分,主要由花筒发育形成。

干果: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

干果包括很多类,根据果皮是否开裂分成裂果和闭果两大类。

裂果:
骨突果(八角):由多个离生单雌蕊发育而成,实际为聚合果,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开裂,内含数枚种子。

闭果:
荚果(花生):单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发育而成。

一般荚果成熟后沿背缝、腹缝线同时开裂,位裂果,花生特殊不开裂。

(豆科植物特有)
瘦果(向日葵):单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不开裂,但果皮和种皮易分离。

坚果(板栗):单粒种子,果皮坚硬木质化。

颖果(玉米):单粒种子,果皮薄,革质,只含一粒种子。

果皮和种子愈合在一起,不易区分和剥离。

果实小,一般易误认为种子。

(禾本科植物特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