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目录史晓燕:从小护士到亿万女富豪 (2)李锂晋升新首富:426亿财富如何炼成? (3)比亚迪王传福:从第103到第1仅用一年 (6)阿迪.达斯勒:从面包房学徒到鞋业巨子 (9)探路者盛发强夫妻创业发家史的故事 (10)李彦宏的百度法宝:等待对手犯错误 (12)叶国富:10元店做出12亿零售额 (13)陶华碧:只识三个字的亿万富翁 (16)张朝阳:“创业+VC”中国样本 (18)PPlive核心技术创业者姚欣的成功之路 (19)阿玛尼三十年创业四大绝招 (21)史晓燕:从小护士到亿万女富豪从协和医院的白衣天使到大洋彼岸的海外学子,从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到资产过亿的“伊利诺依”老板,从只有几张沙发的一间小店到规模宏大的汽车公园,从女护士到董事长,史晓燕仅用七年时间完成跳跃人生,终究打造了自己的诺亚方舟。
小护士跳槽同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她成功的背后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插曲”:“我5岁去体校,游泳、排球,一直玩到了高中毕业,开始说免试,后来又变了,我属于小聪明型的,差了25分,最后协和医院护校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毕业后史晓燕被分配到了又脏又累的骨科病房。
打针送药、端屎端尿,周而复始,工作的艰辛和压力她倒能应付自如,但是每月70块钱的薪水、六毛钱的夜班的补助却让她忍受不了。
1984年,史晓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从协和医院停薪留职,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作了前台接待。
在这个外企这样的位置上,令人不解的是:她居然没有学会打字和电脑,但却还是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史晓燕坦言:“到今天我也不会用电脑,我就是愿意和人打交道,我行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舍弃我不行的,干我行的。
”一位叶先生曾经一度是史晓燕的上司,后来成了她的先生。
叶先生先后从几家大公司跳槽,最终作了IBM中国区的总裁。
可是,自己老公这份年薪几十万美金的职位却丝毫没有给史晓燕带来安全感。
那时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叶明钦是外企公司的“宠儿”。
1989年,史晓燕的丈夫叶明钦到新加坡工作,她再也不甘心做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先是做起了导游,后来就开始自作主张,在新加坡买房子、卖房子。
她说:“当时没有和先生商量,第一次买房子买到了红灯区,第二次卖了房子,我赚了8万新币我找着北了,我觉得我适合做贸易。
”找着“感觉”的史晓燕了解了发达国家对家的概念,看过了有品位的、精心设计的家,她迫不及待地要在一个高起点上开始自己的事业。
于是,她支付了每年7万美金的学费,到美国芝加哥惠灵顿学习室内设计。
史晓燕已经看重了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具业。
史晓燕是个急性子,她的第一单家具生意是为一个别墅区200多套房子提供所有家具。
为了这单300万美元的生意,她放弃了学业,不计成本地直接从美国进口家具。
也就是这单生意,使史晓燕第一年全军覆没。
一次的失败不但没有让史晓燕的胆子变小,她反而更“不知深浅”。
当时,她认为自己不仅能从国外进口家具,又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便义无反顾地在有家具“鼎级”品牌荟萃美誉的中粮广场租下了百余平米的卖场。
史晓燕在这里连连创下了每月零售100万元的销售额,但是却好景不长,遭遇了她第二次“滑铁卢”之役。
打造自己的诺亚方舟进入2000年以来,看遍世界家具市场“繁华”的史晓燕确立了伊利诺依新的家具风格——新古典、后现代。
这说土不土、说洋不洋的式样,不仅许多国人喜欢,就连不少老外也舍近求远,从她这买家具。
声名鹊起的伊利诺依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同时代理世界十大品牌的家具。
据史晓燕讲,而今每天都有她的竞争对手到店里像他当年那样扮做顾客,量家具、仿家具。
史晓燕对待竞争对手从来都是硬碰硬,从小打排球出身的她喜欢力量的对抗。
但是,有时候,她的这种强势力量也让员工感到了压力。
员工们也委屈在抱怨:“她大部分骂人都在工作当中,我们哪做错了她就骂人。
”对这个问题,史晓燕的解释是这样的:“我经常对员工说不要受我情绪的影响,不要介意今天我是哭着来的,还是笑着来的。
企业发展太快,感觉控制不了的话,我就特别情绪化。
现在发疯的机会少了,但是我的嗓子也喊哑了。
我觉得他们比较怕我,这一点我不是很成功。
作为上层,确实不能让员工感觉什么都不敢说,都说爱听的,有什么用。
”学历、经历都强于史晓燕的叶先生而今已经辞去了外企的工作,专心致志地帮太太打工。
他的心里能平衡吗?叶先生说:“我们俩的结合是狼狈为奸,她是狼,我是狈。
我是修铁路的,她是火车头,她带着企业向前走”。
史晓燕现在是伊利诺伊集团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旗下有七八个子公司,而今的伊利诺伊已经不仅仅包括家具,汽车、酒店甚至服装都将被涵盖进来。
当年的全职太太以及和她当年的高薪老公完全换位了。
对这种戏剧性的变动,史晓燕和她的先生调侃说:“我喜欢别人叫我史小姐,这样特别职业”。
来源:经理日报作者:罗君李锂晋升新首富:426亿财富如何炼成?核心提示:4月26日,海普瑞以每股148元的价格招股,其创始人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28803.7万股,以发行价计算,其身家为426.29亿元,荣登内地首富。
海普瑞(002399.SZ)天价发行,新首富李锂横空而降。
从4月26日,海普瑞以每股148元的价格招股,这家鲜有人知的生物医药公司几乎闯进了所有投资者的眼球。
其创始人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28803.7万股,以发行价计算,其身家为426.29亿元,荣登内地首富。
这是一家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李锂、李坦夫妇,二人分别任海普瑞董事长及董事、副总经理,而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宇是李坦的哥哥。
1998年,李锂联合其家人创立海普瑞,而艰辛的创业并不始于此,更早的10年,漂泊在四川、重庆的李锂一次次为寻找产品和解决生产而碰壁或委曲求全,终于,机会来自一次与西南药业的合作,李锂挖出了第一桶金。
脱胎重庆华星1997年12月26日,西南药业将所属的渝西制药厂转让给重庆海棠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转让金2320万元,用于组建生物技术制品有限公司。
当年,1997年,西南药业还通过配股募集资金3479万元。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西南药业投资组建的生物技术制品公司为重庆华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其中西南药业公司出资3400万元,占股68%;重庆华银租赁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占30%的股权,而另一家合作方为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只占2%的比例。
根据西南药业当年的公告称,重庆华星生物主营生物制品、制药技术的产品开发、自销和技术服务、化工产品及原料、医疗器械及设备等。
重庆通达生物制品即为李锂最早的创业平台。
据重庆市工商资料显示,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于1990年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锂,所在地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创路6号,注册经营范围正是目前海普瑞药业的主营业务:生产、销售肝素钠原料药。
李锂出生于1964年,1987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随后被分配到成都肉联厂工作。
1992年10月,李锂离开这家国营单位,与重庆通达承包合作肝素钠项目。
重庆通达是重庆海华贸易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联合深圳市中贸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香港合顺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凯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由李锂直接负责经营管理,先后担任总工程师、董事长兼总经理。
而据国金证券医药分析师郝培愚的研究分析,上世纪末兴起的现代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科学的核心。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给当时医药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全新的领域。
从1995年开始,国内医药上市公司大多数被吸引进入该领域。
据西南药业公开信息显示,重庆华星生物在1998年当年即盈利328万元。
2000年10月,西南药业加大对生物制药的投资力度,出资368.76万元收购中外合资企业重庆创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占合资公司总股份的65%,新加坡籍华人崔太安出资等同于150万元的专有技术及设备组成作为出资,占剩余的35%股权。
重庆华星生物与重庆创新生物在一起办公,由同班人员领导管理,2000年后逐步卷入西南药业的一起诉讼中,没有倾力经营。
“重庆华星生物当时主要是做一些生物医药的科研,早已经没有实际经营了。
”西南药业证券部周霞说。
2008年,尽管重庆华星生物系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所得税优惠,西南药业从该公司仅分红172889元。
二次出走转机由于重庆华星生物后续投入不足和经营乏力,没有话语权的李锂决定退出西南药业的合作,自己单干。
“十多年前,李锂和他的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曾经找上门来,要求与我合作。
遗憾的是,这事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
”重庆陪都药业公司董事长唐良平向当地记者透露。
据唐良平介绍,李锂在重庆入主的通达的生物制品刚刚起步,主要从事从猪小肠中提取肝素钠的业务。
当时陪都药业有厂房和设备,重庆通达生物期望与唐良平合作。
由通达生物提供技术和原料,陪都药业提供厂房和设备,双方共同生产肝素钠原料药。
后被唐良平拒绝。
唐良平认为,肝素钠本是用来制作抗凝血药物的,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时发现对肝炎有很好的疗效。
虽然号称可以达到70%以上的疗效,但后来经临床大批试验后,发现疗效还不到30%。
因此,唐不太看好该项目。
此后,李锂再次退出重庆通达生物,于1998年4月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海普瑞,1998年,重庆华星盈利328万元,只占有2%的重庆通达生物按比例只能获得不到7万元的分红。
而海普瑞的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由李锂、李坦和单宇三人投入。
1998年9月,李锂遇到了其人生的伯乐,即深圳源政投资的杨向阳。
1997年,杨向阳因为自己投资做生物治疗癌症的新药研发而失败,此后,踏上了投资生物医药之路,成为深圳早期的PE投资人之一,且专注生物医药。
近10年来,杨向阳先后投资上亿元于该领域,投资项目近10个,包括赛百诺、清华源兴、清华基因城、海普瑞和北科生物。
当年11月,源政投资向海普瑞投入600万元,与原股东一起增资扩股,使该公司增资到2000万元,源政投资占30%的股权。
据海普瑞招股说明显示,海普瑞于2000年开始盈利,并获得深圳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
2000年,重庆通达不再从事与西南药业合作的主要研发产品“肝素钠”的生产经营,2003年8月,SFDA批准药品批准文号变更至深圳海普瑞,之后至2008年2月注销期间,重庆通达未从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西南药业对重庆华星的投资也就不了了之。
2003年,获得原属于重庆通达生物的药品批文后,海普瑞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李锂完全退出重庆通达生物。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李锂的重庆通达生物制品于2008年2月27日注销。
2007年,海普瑞迎来了高盛全资子公司GS Pharma。
2007年9月3日,海普瑞药业股东会审议接受GS Pharma对公司增资491.76万美元;完成增资后,GS Pharma共持有海普瑞药业1125万股,占有12.5%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