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语言交际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
参与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巩固技能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方式。
在以课堂问答为主要互动形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应该成为英语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和组织师生交际活动的重要手段。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是让学生对原有信息或知识进行“回忆”,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循序渐进的问题。
上课时充分发挥问答法的优越性,把英语课堂变成活泼、有问有答的场所,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案头设计,发挥教学机智
教师备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出发,对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设计
的问题能够标志出课堂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
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
及时设计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来进行提问,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更高的水平。
二、设计提问类型
1 课堂程序性提问课堂程序性提问与课堂进展程序和课堂管
理的指令有关,目的在于落实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活动,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保障教学步骤的自然衔接和实施。
2 课文理解性提问课文理解性提问有三种类型:展示型、参阅
型和评估型。
3 现实情境性提问现实情境性提问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现有知识或课堂上的情景状态等一些实际情况进行事实性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三、问题设计的要求
1 计划性强,思想性强英语教师要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
计问题并对学生的可能性答案做到心中有数,对怎样引导和分析学生的问答活动要有预先估计和安排。
2 难度适当。
坡度适中英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难易适度问题序列。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问题语言的难易度,问题表述要符合学生的认
知水平。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易懂的简单语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问题答案的思考上,不应因问题本身难以理解而增加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
3 层次清楚,针对性强英语课堂提问要做到难点突破、重点突出,必须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4 角度新颖,量度适宜角度新颖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兴趣所在处切入问题,在广泛联系的所在处设置问题。
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面,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使学生有思维动力,思维空间和思维成果,即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思”有所得。
四、课堂提问要遵循的原则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被动的,很少积极主动与老师在课堂
上积极交流,教师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
由教师设定会话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教师提问的内容、节奏、情绪会影响着会话的导向、效果。
所以课堂提问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内容、情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提问。
1 课堂问题要有目的性教师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即课堂提问要能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
思考。
2 问题要有趣味性所提的问题要有情趣、有吸引力,使学生愿意积极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思考、在愉快中接受教学。
教师要根据课文恰当、巧妙地设计问题,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3 问题要有层次性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一些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提问,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
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基础较差的学生;而面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
如果只对基础好的学生提问而忽视差生,课堂气氛就不会活跃,小组讨论形式可能会进行不下去。
课堂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是多层次的,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中去,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活跃起来。
4 问题要有启发性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创设的情境中,启发学生去想出问题的答案。
我们也可以提出一
些揭示矛盾,引起思索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同时强化
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问题要具有鼓励性
即使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要先肯定其勇气。
然后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其回答。
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评价,这种评价应以肯定、鼓励为主。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课堂提问要有等待性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
时间。
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大部分老师都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这一点,问题提出后匆匆忙忙地找学生回答,往往是只有基础好的几个同学才能回答出来。
所以我们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只有思考的时间充足了,思考的内容才会丰富,创造思维的成分也会增多。
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不要总是重述和追问,应多鼓励。
另外,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回答不全面、不正确时,教师要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回答。
7 教师对于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新课教学,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提出问题前应考虑到学生会怎么想,会思考到什么程度,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还要考虑到对不同程度学生的提问,学生的
反应会有什么样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这几种技巧和原则是极其重要的。
教学实践也表明,它们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
堂提问设计时应关注这些技巧,对不同的提问技能加以练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
这必定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