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一)第一节白酒的发酵机理白酒酿造大多是固态发酵,其主要产物是乙醇。
分析检测,白酒中大部分是乙醇和水,还含有占总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质。
由于这些香味物质在酒中种类的多少和相互比例的不同才是酒有别于酒精,具有独特的风格。
白酒中的香味物质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
白酒物质的产生过程:淀粉→糖→乙醇蛋白质→氨基酸→醇、醛、酮等物质第二节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1、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的特点我国白酒采用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的传统操作。
主要特点为:(1)双边发酵白酒发酵过程中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
酿酒生产中采用“低温入窖、缓慢发酵”的操作工艺。
(2)续糟发酵采用续糟发酵的优点:第一、调整入窖淀粉和酸度,利于发酵;第二、酒糟经过长期反复发酵,积累了大量可供微生物营养和产生香味物质的前提物质,利于白酒品质的改善。
第三、反复发酵过程中淀粉被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出酒率。
(3)甑桶蒸馏固态发酵的蒸馏是将发酵后的酒糟装入传统的甑桶中,蒸出的白酒品质较好,这种蒸馏方式,不仅是浓缩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是香味的提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4)多菌种发酵固态发酵白酒的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开放式操作,除原料蒸煮过程中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水、窖池和场地等各种渠道多能把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带入到料醅中,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用,产生出丰富的香味物质。
因此,固态发酵是多菌种混合发酵。
(5)界面复杂白酒发酵时,窖内的气相、也想、固相三种状态同时存在(气相比例极少),界面关系复杂且不稳定,这个条件有利支配着微生物的繁殖与新陈代谢,形成白酒特有的芳香。
2、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酒工艺浓香型曲酒各名酒厂的生产原理相同,采用泥窖、固体发酵、续糟混蒸等工艺。
但在粮糟配比、续糟方法上有不同之处,大致可分为:跑窖工艺法、本窖工艺和老五甑工艺法。
&61559; 1、酱香型酒&61559; &8226; 以高粱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石窖堆料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
主体香为4-乙基愈创木酚。
&61559; &8226; 代表酒----茅台酒,产于贵州省茅台镇。
以高粱为原料,加曲发酵,发酵后经数次蒸馏提取的酒液无色透明。
再放人缸中陈化,时间为3年至数十年不等。
酒味香浓醇厚,酒度53。
誉称为中国第一名酒。
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与法国干邑白兰地相比。
2、浓香型酒&61559; &8226; 以谷物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
主体香为己酸乙酯。
&61559; &8226; 代表酒1----泸洲老窖特曲,以高粱为原料,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续糟发酵,经多次蒸馏,制得的酒液清亮透明,酒味浓郁香醇,酒度60。
蝉联五届全国名酒。
&61559; &8226; 代表酒2---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产。
以高粱。
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加曲发酵,采用老窖发酵的方法,发酵后也经数次蒸馏。
获取的酒液清澈透明。
味道醇厚清夷,酒度为60度。
全国名酒,多次获金奖。
&61559; &8226; 代表酒3---剑南春酒,四川省绵竹产。
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加入麦曲发酵,经多次蒸馏。
酒液无色透明,味道芳香浓郁,酒度60,全国名酒。
3、清香型酒&61559; &8226; 采用清蒸二次清的工艺,以谷物为原料、以中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用陶缸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
主体香是醋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61559; &8226; 代表酒---汾酒,山西省汾阳产。
以高粱为原料,用麦曲加入发酵,采用数次蒸馏。
所得的酒液清香郁雅,酒度60。
为古今名酒。
全国名酒4、其它香型酒&61559; 兼型代表酒----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
以糯米、高粱为原料,加入大曲和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长期发酵法,几次蒸馏。
酒液晶莹透亮,酒味浓香甘美,酒度60。
全国名酒。
&61559; 江西大曲白酒原属此类型,后分出为特殊香型,简称特型。
特型酒代表---四特酒,全国优质酒。
5、米香型酒&61559; 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酒药、酒饼)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态、固态发酵,经蒸馏而成的白酒。
&61559; 代表酒1---桂林三花酒,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酒药)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态先培菌糖化、后发酵生产工艺发酵,经蒸馏而成,于山洞陈酿生产而成的白酒。
全国优质酒。
&61559; 代表酒2---广东豉香肉冰烧酒,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酒饼)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态边糖化边发酵工艺于埕中发酵,经蒸(2)按生产工艺分&61559; &61548; 液态发酵白酒:豉香玉冰烧酒&61559; &61548; 固态发酵白酒;如:大曲酒&61559; &61548; 半固态发酵白酒:桂林三花酒&61559; &61548; 固液勾兑白酒:串香白酒(3)按使用的原料分&61559;&61559; &61548; 高粱白酒&61559; &61548; 玉米白酒&61559; &61548; 大米白酒&61559; &61548; 薯干白酒&61559; &61548; 代粮白酒景芝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2008/8/27/09:16 来源:《华夏酒报》作者:李佳利一、原料与配料1.原料芝麻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麸皮为原料。
其中,高粱是生产芝麻香酒的首选原料。
由于高粱中除淀粉外,还含有较多的粗蛋白、纤维素、单宁等物质,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能生成芝麻香的前体物质。
焦香是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香气,是氨基化合物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的。
同时,芝麻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有充足的氨基酸参与反应。
若仅以高粱为原料,则其氮源不足。
若在原料中加入小麦和麸皮,可适当增加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氨基酸的含量,为杂环化合物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小麦、麸皮中含有的蛋白质,经高温大曲中酶的作用,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为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还原糖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呋喃、吡喃、醛类等风味物质,进而生成具有芝麻香特征的复杂成分。
焦香和酱香是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香气。
焦香是小分子的氨基化合物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而酱香则是由麦曲中带来的芳香族化合物产生的。
麸皮中高含量的氨态氮,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
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香草醛、香草酸、4-乙基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4-乙烯基愈创木酚等酚类化合物,有助于焦香的形成。
此外,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麸皮,也有助于焦香的形成。
若发酵过程中麦曲用量过大,则酱香突出。
2.配料芝麻香型白酒的一般配料为:高粱80%、小麦10%、麸皮10%。
由于培养麸曲、细菌和生香酵母菌,均采用以麸皮为主的培养基,因此,以小麦制作大曲时,麸皮总量约占原料的30%。
选用的高粱要求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无霉烂、无虫蛀,使用前粉碎成4至8瓣;麸皮要求外观黄褐色、新鲜干燥、无霉烂、无杂质。
辅料选用的稻壳要求外观金黄色、新鲜干燥、无霉烂、无杂质,以粗糠为佳,使用前用蒸汽清蒸,去除糠杂味。
二、发酵容器芝麻香型白酒的发酵容器以砖壁泥底窖为好,且每个窖池以10m3左右为佳。
窖底铺15cm左右的浓香型人工老窖泥,窖壁为砖砌。
在发酵的过程中,砖窖中栖息的部分微生物对形成幽雅细腻的芝麻香型白酒风格非常有益。
因为砖窖既不像泥窖那样栖息有大量的窖泥微生物,又不像水泥窖、石头窖那样微生物难以栖息。
用泥窖,浓香味明显,芝麻香不突出;用石头窖,香味成分偏少,不够丰满,芝麻香亦不突出。
砖壁泥底窖是清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发酵容器的结合,生产出的酒己酸乙酯含量平均值为60mg/L,低于浓香,高于清香;乙酸乙酯含量为120mg/L,略高于酱香。
生产出的酒兼具清、浓、酱风味,相互协调,芝麻香味突出。
三、糖化发酵剂芝麻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既能将淀粉转化为还原糖,还能使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的蛋白酶。
芝麻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是集大曲、麸曲、生香酵母、细菌于一体的多菌种发酵。
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一般采用高温大曲和中温曲配合使用,主要是用于淀粉转化,产生酒精和为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提供酸性蛋白酶,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中含有较多的酸性蛋白酶。
高温大曲糖化发酵力较低,要加入适量的中温曲。
一般高温大曲添加15%左右,中温曲10%左右。
适当增加高温大曲的使用量,有助于增加酒的丰满程度和芝麻香的典型性,因为高温大曲中含有很多复杂的香味物质和香味前体物传统的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多采用小麦制作,也有的用大麦、豌豆制曲。
豌豆中蛋白质含量高,热解产生呋喃、硫醇等化合物,赋予酒体幽雅、浓郁。
豌豆中的蛋白质和降解产生的香味成分是芝麻香型白酒需要的,小麦中可以加入适量的豌豆制曲。
芝麻香型白酒加曲量比酱香型白酒低,但远高于浓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一般用曲量为1∶0.4—0.5。
由于经过高温堆积、高温发酵,出酒率较浓香偏低,出酒率在30%左右,生产成本也较高。
酿制芝麻香型白酒一般选用河内白曲、耐高温细菌曲、复合酵母曲及部分大曲。
河内白曲有一定的糖化力,酸性蛋白酶含量也高,能有效降解原料中的淀粉及蛋白质;耐高温细菌曲具有一定的液化力、糖化力、蛋白质分解力和脂肪分解力,是提高芝麻香型白酒质量的有效菌株;复合酵母曲兼顾生香及产酒;适量的高温大曲,可赋予酒体一定的酱香及复杂成分,使酒体谐调、自然。
不同的曲配合得当,是酿造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条件。
四、生产工艺1.工艺特点以高粱、小麦、麸皮为原料,合理配料,泥底砖窖,混蒸混烧,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和麸曲混合使用,外加白曲、酵母、细菌强化发酵,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长期贮存,分型勾调。
原料→粉碎→润料→配料→蒸料→摊凉→加水、曲、生香酵母→高温堆积→翻堆→入池发酵→出池→蒸馏→酒2.润料粮糟补水,即流酒后出甑的糟子加入适量清水,拌和均匀,配料,用清蒸后的稻壳覆盖在料堆上,上甑前10分钟—15分钟掺和均匀,润料时间不少于60分钟。
3.高温堆积高温堆积是酱香型和兼香型白酒采用的重要工序。
目的是使糟醅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酶作用,转化为还原糖和氨基酸,再进一步反应生成各种香味物质。
高温堆积过程是富集空气中酵母大量增殖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单细胞蛋白,使糟醅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是嗜热芽孢杆菌的增殖过程,以及料醅中微生物的消长过程。
因为高温堆积能够网罗空气中的有益微生物,为产生芝麻香的前体物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