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1.目的
1.1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科学发展,制定本规范。

1.2工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生产经营管理要服从安全需要的原则,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2.适用范围及职责范围
2.1适用范围包括整个制造车间区域以及车间所有人员。

2.2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员工对自己负责,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安全生产,车间主任对本车间负责,经理对制造车间负责,以及其他。

3. 安全管理规范内容
3.1对新员工、临时工、实习人员,必须先进行所在部门、班组、岗位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才能准其进入操作岗位。

对改变工种的工人,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

3.2对从事压力设备、电气、车辆驾驶、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本部门考核取得合格操作证后,才能准其独立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3.3对入职后员工的安全生产要求:
3.3.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员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进行生产工作,严禁违规操作,工作期间不得马虎大意,不得故意违规操作,车间班组长及安全巡视组做好监督。

3.3.3凡在生产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的人员,都必须分工种按规定穿
戴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眼镜、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赤脚、赤膊、敞衣,穿拖鞋,车间必须穿长裤,机械操作时不准围围巾披长发;
3.3.4员工不得在非吸烟区吸烟。

3.3.5员工在使用物流中转器具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防止压伤撞伤等
现象的发生。

3.3.6员工进出车间必须走规定的人行道。

仓库区域不允许非仓库人员进出。

3.3.7作业中,特别是设备运转时,严禁嬉笑打闹、读书阅报、下棋玩牌、闲聊睡
觉、戴耳机听歌和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严禁酒后上岗操作;员工在使用设备、工具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准违章作业。

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移动改装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
3.3.8 严禁一切人员擅自动用他人操作的机器设备、车辆、阀门、开关等
3.4车间做好5S宣传引导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5雇请外单位人员在工厂的场地进行施工作业时,安全办应加强管理,对违反作业规定并造成工厂财产损失的,需向其索赔并对其严加处理。

3.6各种生产设备和仪器要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3.7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

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3.8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和贮存地点严禁烟火,并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灾的一切隐患。

3.9禁止安排女员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影响胎儿、婴儿健康的有毒、有害工作。

3.10安全办组织全厂的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每季度保证一次;各车间每月不少于四次,每周保证一次;各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应进行每天检查。

检查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和总结。

3.11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并跟踪存在安全隐患单位的整改情况,直至符合整改要求为止。

4. 奖励与惩罚
4.1对认真执行工厂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防止事故发生和职业病危害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适当奖励。

4.1.1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且有明显效果的。

4.1.2 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且避免事故发生的。

4.1.3 及时发现或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

4.1.4 对抢险救灾有功的。

4.1.5 积极参加工厂、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被评为先进集体或个人。

4.1.6 对消防、安全工作和其他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

4.2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惩罚。

4.2.1 事故责任者。

4.2.2 违章指挥或强令员工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的。

4.2.3 违章违纪,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4.2.4 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或谎报事故的。

4.2.5 事故发生后,不采取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或重复事故发生的。

4.2.6 对坚持原则,认真维护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4.2.7 其他各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

4.2.8 对提出的整改意见有条件整改而拖延整改的责任人。

4.2.9 擅自挪用消防器材、损坏消防器材的。

减震五部
2017年12月6日编制人:审核人:
批准人:发布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