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经济增长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其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外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文参照1991年至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就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做出实证分析,证实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同时,本文还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建议
一、相关研究回顾
16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肯定了国际贸易是一种双赢的交易。
随后,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使贸易双方均获利。
(盛洪昌,200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D.H罗伯特逊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说方法,指出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有的学者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论证,如缪德刚(2010)对我国1978
200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入世之后尤为明显的观点。
从区域角度,杨振宁(2007)对上海进行分析,利用1985- 2004 年上海市进出口和GDP 的年度经济数据,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发现进出口对上海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1991-2012年度中国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本文以进出口总额为自变量(X),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Y),利用SPSS软件建立模型,对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1 1991-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货物进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与货物进出口总额间的散点图:
图1
由表二可以初步判定货物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为线性相关关系。
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a+bX,
SPSS软件分析结果:
(1)国内生产总值与货物进出口总额的相关系数是R=0.980,判决系数R2=0.960,可见,模型的拟合效度很理想;
(2)F统计量的值为475.846,单边检验概率值为P=0.000<a=0.01,说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3)未标准化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为14953.582,回归系数为1.842,由此得出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4953.582+1.842X. 回归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值为21.814,显著性概率P=0.000<a=0.01,说明回归系数是特别显著的。
也就是说,货物进出口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特别显著的。
货物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亿元,就会为国内生产总值带来1.842亿元的收入。
由此可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占比过大,发展中国家占比太少。
根据《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3》,美国、欧盟、日本、巴西、俄罗斯等我国13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约占我国外贸总额的57%。
这说明中国的贸易市场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欧盟、美国以及东盟等发达国家。
从国内角度来看,尽管我国实施了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措施,但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对外贸易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对外贸易所占比重非常低。
(二)进出口贸易不平衡,贸易顺差依然过大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中国货物出口与进口贸易差额分别为14220.3、20263.5、20868.4、13411.3、12323.5、10079.2、14558.3亿元。
中国进口常年跟不上出口的发展,这对国内的货币政策以及货币的宏观调控能力都有消极的影响。
同时,进口的滞后还会影响先进技术的引入,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此外,长期的贸易顺差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
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该积极解决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对外贸易区域平衡发展、缩小进出口差距。
提高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中国不应将目光局限于发达国家,应尽力减少对少数国家的贸易依赖,否则很容易受到国外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国应针对国内,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利用中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促进中西部对外贸易的发展,最终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
对于贸易顺差较大的问题,我国应适当加强进口力度,促进进出口的均衡发展。
我国要积极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认同的那样,减少贸易顺差的最佳途径是鼓励内需。
此外,还要采取积极稳定的货币政策,并以法治来促进外贸的良性发展。
面对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解决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明武.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4,(03).
[2]缪德刚.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增长分析:1978-2007[J].学子论坛,2010,(01).
[3]盛洪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杨振宁.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