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型和输血原则

血型和输血原则

血型和输血原则C
一各类血细胞表面抗原
1红细胞凝集反应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2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称为:凝集原
3能与红细胞膜上凝集原反应的是:凝集素,凝集素是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4白细胞与红细胞有相同的血型抗原,还有自特有的抗原,白细胞最强的同种抗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 5HLA 是引起器官行色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最重要抗原
6血小板也有一定的抗原,与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有关
二,红细胞血型
1临床上关系最密切的是ABO 和Rh 血型
2ABO 血型系统:
1ABO 血型分型:据红细胞膜上有无A ,B 抗原分
2ABO 血型亚型:
1 最重要的是:A 型中的A1和A2
2AB 血型亚型:
3亚型血说明:1A2型血占少数,A1红细胞与A2血清抗A1抗体凝集
2A2血型比A1型抗原性弱,作A 抗原鉴定时,易致A2或A2B 型为O 型
4真正的万能受血者是:A1B 万能献血者是:O 型
3ABO 血型系统抗原:
1抗原合成:
(A 基因)-A 酶-乙酰半乳糖胺基+H 抗原-A 抗原 前驱物质-((H 基因)-(岩藻糖基转移酶))-H 抗原 ―― O 型血
(B 基因)-B 酶-半乳糖基+H 抗原-B 抗原
2若缺H 基因,不能合成H 抗原,更不用说A ,B 抗原,只有前驱物质,称为孟买型
3胎儿5-6周开始有A ,B 抗原,在2-4岁发育完全,正常人A ,B 抗原终生不变
4A ,B ,H 抗原也存在淋巴细胞,血小板,大多数内皮细胞,上皮细胞膜上
5组织可分泌可溶性A ,B ,H 抗原入唾液,泪液,尿,胃液,胆汁,血浆和羊水,唾液中含量最多
4ABO 血型系统抗体:
1血型抗体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
2新生儿无ABO 抗体,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为高峰,天然抗体多为IgM ,不能过胎盘
故母亲血型和胎儿型不同的血不会凝血
3注意:母体天然抗体不能过胎盘,但若有输血溶血史,有免疫性抗体,则可过胎盘,致新生儿溶血
5ABO 血型鉴定:
1有正向鉴定和反向鉴定之,正向用清查胞,反向有胞查清,相互印证时:同时进行正向和反向的检查
三,Rh 血型系统:
1Rh 血型:汉族多为阳性,塔塔尔族,苗族,布依族,乌孜别克族阴性者多
2 Rh 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最复杂的一种
3五种抗原与临床密切,强度关系:AB>D>E>C>c>e,Rh系统中D抗原最强
4临床:红细胞表面有D抗原为Rh 阳性,无D抗原为Rh阴性
5Rh系统与ABO不同,无天然抗体,只有Rh阴性接受Rh阳性血后产生免疫抗体,输血后2-4个月高峰,故Rh阴性第一次受阳性血不会有明显反应,多次后可有溶血
6Rh血型系统的抗体是IgG,,能过胎盘,母体与胎儿Rh血型不同时可致新生儿溶血,但只有在妊娠末期才有多的胎儿红细胞入母体,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慢,故Rh阴性母体第一胎为Rh阳性时溶血少,但在第二胎时可发生,可在生第一胎后注射特异性抗体D,中和D抗原,避免致敏,可预防第二胎的溶血
四,输血原则:
1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交叉配血原则,ABO和Rh系统,注意Rh阴性受血者产生抗Rh抗体的情况
2首选同型血,输血要慢
3成分输血更安全有效
4交叉配血主侧(-)次侧(自已命名)(-)同型血主侧(-)二次,次侧(+)可浆O给,或AB受主侧(+)不能输
主侧:供血红细胞与受体血清配合次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