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苑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任务来由尚苑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下简称“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新城北区1-01号地块,由佛山市顺德区凯御房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本项目总投资38000万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668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9206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小区内配套有地下停车场、商铺等。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预计开工时间为2011年1月,全部竣工时间为2014年6月。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以及顺德区相关的规定,本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大气区域,所以本项目评价区域应当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及2000年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汽车尾气、配电房配套的备用发电机燃烧柴油时产生的废气、住宅区居民厨房的油烟等。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x)。
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18352.3-2005)的有关标准规定。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SO2、NO2、烟尘,其排放标准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二级标准(第二时段)。
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标准。
3、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本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新城北区1-01号地块。
项目所在地属于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首期集水范围,项目建设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营运期的外排废水主要为住宅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商铺员工和顾客等的生活废水。
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生活废水经小区污水泵站提升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项目南面百安路的污水提升泵站,通过百安路的均安镇生活污水厂管网进入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尾水排至海州水道。
项目所在地块北面80米为凫洲河,西面100米为均安镇的内河涌。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1999]553号)和《顺德市环境保护规划(1995-2010)》,海州水道和凫洲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之III类水体功能,项目西面的内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之IV类水体功能。
项目废水排放将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三级标准(第二时段;废水经均安镇生活污水厂处理后,尾水排放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的B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厂界标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以及顺德区有关的规划,北边界35米内执行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
其余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噪声限值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
建筑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6)标准。
5、周围敏感点和保护目标表1 项目所在地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6、评价等级、范围本次水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等级定为三级。
本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评价范围:1、水体:营运期生活污水排至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之后排至海州水道。
本项目引用《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城市污水处理厂2万m3/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的水环境评价范围:以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上游2.5km,下游2.5km。
2、大气:以本项目中心(东经113°08'34.22",北纬为22°43'18.83")为中心,边长均为5km的圆形范围。
3、噪声:项目及周边200m范围内,并重点考察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7、地理位置见图1。
8、经济技术指标表2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表9、污染排放情况项目外排污水主要有居民、日常管理人员和商铺员工、顾客的生活污水。
产生量为35.332万m3/a。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①备用发电机尾气②居民燃用城市管道天然气产生的烟气、厨房油烟③停车场机动车尾气等。
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居民、日常管理办公人员、商铺营业员、顾客的生活垃圾等。
本项目每年产生固体废物合计1978t。
10、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市政管道送至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经处理后尾水排入海州水道。
本报告书采用佛山市广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27日在海洲水道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从监测数据分析,海洲水道的溶解氧和石油类稍有超标,这是由于地区人口及其生产生活消费量的增加,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洲水道所致。
随着均安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的扩大,海洲水道水质将有所改善。
为评价凫洲河的水质现状,委托谱尼测试机构在2010年06月03日对凫洲河进行了采样监测,凫洲河监测结果中,除总磷符合GB3838-2002之III类水质标准外,其他均有轻微的超标,说明凫洲河水质现状一般。
项目附近的内河涌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之IV类标准。
参考顺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2009年对均安镇内河涌的常规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结果看,内河水体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之IV类标准要求。
大气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各监测点大气中各污染物均有检出,但是均能够达到相关均值标准要求。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尚好。
11、水环境影响预测结合本项目的建设进度,项目最早交付使用的时间为2014年5月,均安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已投入使用,因此可接纳处理本项目居民的生活废水。
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柴油发电机已配套喷淋雾化装置,尾气经预留烟井引至楼顶,高于周围半径200米范围内的最高建筑物5米处高空排放,对周围不致造成明显的影响。
居民燃用的管道煤气属于清洁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量非常少,对周围大气的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高峰时段由于汽车停放所产生的NOx为90.54g、CO为1517.16g、HC为235.31g。
对于地下停车位,建议项目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以保持停车场的空气流通,便于尾气的扩散。
本项目的地面停车位在各地块内呈分散布设。
地面停车位汽车、摩托车尾气主要为无组织排放。
项目地上停车位比较分散,每个停车位在使用时间上存在着间隙性,相对地下式集中车库而言,汽车、摩托车尾气的排放不会集中在一起,集中排放量较少,再加上室外空气扩散较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项目应在停车场周围加强绿化,借助树木对CO、NO x等的吸收作用,减轻汽车、摩托车尾气对大气环境影响。
13、声和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营运期会对周围的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要项目加强小区交通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则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在有关要求的允许范围之内的。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小区内部的收集系统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纳入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14、外环境影响(1)工业集中区影响大气污染影响分析:本项目周边的工业集中区内的企业主要为服装生产企业,其中大多数为服装加工,主要污染源为开料、车缝产生的粉尘,粉尘产生量较小,其余有少量磁性材料厂、五金家具厂等,也是产生少量粉尘,大部分为无组织排放。
项目边界东面相隔均良路20~30米有雄生五金厂、睿恒绣花厂、海耀制衣厂、注塑厂、豸浦印刷厂、顺城创新彩涂工艺厂等厂房,上述企业生产规模较少,厂房占地面积也较少,约为200~300m2,为小型企业,厂房内设备不多,一般为数台,工艺比较简单,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主要为少量粉尘、有机废气(印刷厂)和噪声等。
根据工业集中区内企业无组织排放粉尘的量和当地5年内平均风速2.5m/s等数据,测算得出周边制衣工厂产的工业粉尘的卫生防护距离为边界外8.7m,而本项目边界距离工业集中区最短距离为20m,分析可知该工业集中区主要的大气污染因子粉尘对项目基本无影响。
而豸浦印刷厂、顺城创新彩涂工艺厂距离项目边界30米,距离项目居民住宅42米,上述两厂在印刷和彩涂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上述两厂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无组织排放的有机废气在厂界均能达标排放,因此对距离42米外的项目居民住宅影响不大。
水污染分析:附近的工业集中区的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其主要为工业集中区的员工的生活污水,但工业集中区所在地为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污水经市政管道收集后,通过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噪声污染分析:附近的工业集中区主要为服装制造企业,高噪声生产设备为缝纫机,设备噪声范围在65~90dB (A)。
通过设备的隔声、减振,厂房的隔声和距离衰减,厂界噪声达到:昼间65dB(A),夜间55dB(A)。
本项目与西北面工厂最近距离约为20米,距离衰减超过5dB(A)以上,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则工业集中区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不大。
固体废物污染分析:工业集中区内企业除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只有碎布等边角料等一般固废以及少量的设备维修含油碎布等危险废物产生。
生活垃圾交均安环卫处理,碎布有再利用价值交由其它公司回收利用,而危险废物则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只要固体废物若能妥善处理,则其对本建设项目的影响不大。
根据均安镇城市规划(2005~2010),该工业集中区用地为将来的居住发展备用地和配套绿地。
工业区即将搬迁,搬迁后上述影响会随之消除。
(2)均良路机动车尾气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机动车尾气由三部分组成:内燃机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占尾气60%左右;曲轴箱泄漏气体以及汽化器中蒸发出的气体,一般占20%左右。
机动车尾气所含的成分有120~2000种化合物,但一般以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碳氢化合物(HC)等为代表。
CO是汽油和柴油燃烧的产物,由于缺氧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但机动车负荷过大、慢速行驶或空档运转时,废气中CO的含量明显增加。
CO是一种窒息性毒物,空气中浓度达到12.5 mg/m3时则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判断力受到损害;当浓度达到37.5 mg/m3时,患冠心病和肺气肿者会发生变化,受到较大损害;当浓度大于250mg/m3时会引起头疼。
尾气中NOx主要由汽油和柴油燃烧过程中,进入燃烧装置的氧气和氮气化合而成。
NOx含有5种氮氧化物,其中以NO和NO2为主,NO的毒害事例尚未发现,而NO2对人体的损害较大,人吸入NO2后对呼吸系统产生有害的影响,在0.19~0.39mg/m3的浓度环境下最长只应停留1小时,一个月不应出现多于1次;当浓度达到0.94mg/m3的环境下短期呼吸可产生有害影响的的最低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