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PPT课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PPT课件
194
35
225
39
224
38
262
46
223
43
队数
总数
中国
211
4
235
6
260
21
292
26
259
40
315
84
320
84
393
115
409
107
472
138
479
155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1985年开始举办数学建模竞赛(MCM), 1989年我国 (我校)学生开始参加。
• 1999年开始增办交叉学科竞赛(ICM).
竞赛宗旨
竞赛事项
❖ 答卷按省(市、自治区)和全国两级评奖; ❖ 每年赛题、优秀答卷及获奖名单刊登于次年
“工程数学学报”第1期; ❖ 全国组委会网址:
竞赛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 99年的竞赛命名为“99’创维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 模竞赛”;
❖ 2000年的竞赛命名为“2000网易杯全国大学生数 学建模竞赛”;
❖ A,C 为连续型题目; B,D为离散型题目
评奖标准
❖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 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
竞赛意义
大学阶段难得的一次近似于“真刀真枪” 的训练,模拟了毕业后工作时的情况,既丰 富、活跃了广大同学的课外生活,也为优秀 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竞赛意义
❖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
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参赛国数 9 11 11 8 9 9
参赛总队数 495 579 628 638 742 808
美国队数 282 304 328 305 299 282
中国队数 169 236 270 300 398 514
开设数学建模课程
❖ 明确课程目的:培养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介绍方法 培养能力;
❖ 精心选择案例:实际背景简明,问题能吸引人,假 设和建模的依据容易理解,求解不太复杂;
❖ 讲课重点在实际背景、问题分析、假设和建模、结 果的分析等,求解过程尽量简化;
❖ 条件许可时课堂采取讨论式; ❖ 作业、课外阅读、考试形式多样化。
数学建模课程的内容安排 (基本部分)
❖ 建立数学模型(从现实到模型,建模示例,建 模步骤);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
❖ 团结合作精神和进行协调的组织能力; ❖ 勇于参与的竞争意识和不怕困难、奋力攻关
的顽强意志; ❖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文
字表达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推动了高校的教学(特 别是数学教学)改革
❖ 促进数学课程教育思想、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 革;
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培训、 和论文撰写
每年竞赛进程
❖ 组织报名,宣传工作(2~3月) ❖ 赛前培训,选拔(3~7月) ❖ 竞赛(9月底) ❖ 赛后小结(10~11月)
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内容
1)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学建模课程的主要内 容);
2)建模过程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微积分、代数、概 率外),主要有:计算方法(如数值微分和积分、微 分方程数值解、代数方程组解法),优化方法(如线 性、非线性规划),数理统计(如假设检验、回归分 析),图论(如最短路)等; 只要求知道实际问题与这些数学知识之间的对应 关系(如哪些问题可用线性规划求解,或线性规 划可解决哪些问题),以及用它们建立模型的方 法,基本上不必涉及模型的求解。
❖ 200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0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0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1985年开始,由COMAP, INFORMS, SIAM等举办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国家和 地区数
5 4 6 6 7 10 9 8 8 8 9
学校数
总数
中国
143
3
158
4
161
10
189
13
164
17
192
33
晚上好! 热烈欢迎大家选修
数学建模课程!
全国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
赛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 何水明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 1992年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 组织第一次竞赛;
❖ 1994年起由教育部高教司和CSIAM共同举办, 每年一次(9月);
❖ 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 ❖ 1999年开始设立大专组的竞赛.
❖ 初等数学方法建模(代数、几何、初等概率方 法);
❖ 量纲分析法建模; ❖ 微分法建模(静态优化模型); ❖ 微分方程模型(动态模型,常微部分); ❖ 差分方程模型; ❖ 层次分析法建模; ❖ 随机模型(概率分布方法建模)。
数学建模课程的内容安排 (待选部分)
❖ 微分方程模型(偏微部分); ❖ 稳态模型(稳定性方法建模); ❖ 图的方法建模(简单的图论方法的应用); ❖ 逻辑方法建模(合作对策模型等); ❖ 马氏链模型; ❖ 随机服务模型; ❖ 数学规划模型; ❖ 回归模型. ❖ 视学生、教师情况和课程设置而定
❖ 推动了不少学校数学系(教研室)计算机软、硬 件的建设;
❖ 有利于一部分年青教师的全面成长(在从事数 学建模教学和指导竞赛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 面,改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利用数学工具和 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了热爱学生、不计名利、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 精神)。
❖ 创新意识 ❖ 团队精神 ❖ 重在参与 ❖ 公平竞争
竞赛内容
❖ 题目由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中的实际问题简 化而成,没有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但留有 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 神。
竞赛形式
❖ 三名大学生组成一队,可以自由地收集资料、 调查研究,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任何软件, 在三天时间内分工合作完成一篇论文。
竞赛题型
❖ 每年出两道题(甲组:A,B题; 乙组:C,D题), 任选一题.
❖ 数学建模竞赛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高校的 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
❖ 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包括选择合 适的数学软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面对复杂事物的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和 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
❖ 关心、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意识和理论联系 实际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