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前言1 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与规则3 刊名4 封面5 版权标志6 卷、期7 目次页8 总目次(索引)9 页码和页眉10文章编排附录A 作者单位名称英译规则附录B 国外主要林业科技期刊刊名缩写规则附录C 林业科技期刊中常用量的符号及单位林业科技期刊编排规范(起草组讨论稿)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期刊编排格式》制订。
本标准对中文林业科技期刊的编排格式提出基本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林学会林业科技期刊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了加强我国林业科技期刊的管理,推进期刊编排格式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林业科技期刊的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特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林业专业特点,制定本规范。
1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国林业科技期刊的编排格式,主要适用于林业中文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指导类期刊、外文版期刊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与规则GB/T ××××—××××期刊编排格式(代替GB/T 3179—1992)GB/T 3179—1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期刊目次表(代替GB/T 13417—1992)GB/T 6447—1986 文摘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 1 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ISO 4:1984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3 刊名3.1 期刊的刊名包括刊名、并列刊名和副刊名。
3.2刊名应当简明确切,便于引用;应明确反映本期刊所涉及的特定学术和知识领域。
刊名若不能确切反映该期刊的特定主题,应当用一副刊名补充表达。
副刊名的格式应与刊名有明显区别。
3.3 期刊可有与刊名同义的其他文种的并列刊名。
刊名应按GB/T3259的要求,加注刊名的汉语拼音,并印在期刊的适当位置,例如封一、目次页版头或版权标志块内。
3.4 刊名应置于封一、目次页和版权标志页上的显著位置,封一中的其他信息字号不应大于刊名字号,信息内容不应对刊名构成干扰。
3.5 刊名不应随意变更。
如确有需要,刊名变更应从新的1卷(年)开始。
变更后原刊名应在显著位置出现至少1年。
4 封面期刊的封面分为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
4.1期刊的封一应标明以下项目:a)刊名;b) 出版年、月、卷号、期号;c) 主办者(刊名已表明主办单位者除外);d) 出版者;e)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按GB/T 9999的规定);f)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部分)条码(按GB/T 16827的规定,优先位置为封一的左下角,也可为封四的右下角)。
4.2 封一上标志项目中的数字应按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
4.3 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 mm时,应按照GB/T 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
5 版权标志5.1 版权标志内容应包括:a) 刊名;b) 刊期;c) 创刊年份;d) 卷号(或年份)和期号;e) 出版日期;f) 主管者;g) 主办者;h) 承办者或协办者(必要时);i) 总编辑(主编)姓名;j) 编辑者及其地址;k) 出版者及其地址(必要时);l) 印刷者;m) 发行者;n)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o) 增刊批准号(必要时);p)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和商标注册号(必要时);q) 定价。
5.2 期刊每期在封四下方或其他固定位置登载版权标志。
6 卷、期6.1 期刊一般依次分卷出版。
通常为1年1卷,卷的序号从1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6.2 构成一卷的各期应按顺序连续编码。
每卷的首期编码为第1期。
每卷的最后1期,应在适当位置,如封一,或目次页版头,或版权标志块等处,注明“卷终”字样。
6.3 期刊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应执行GB/T 788的规定。
同一期刊各期的开本尺寸应该相同,如要变更,应从新一卷(年)的第1期开始。
7 目次页7.1 期刊每期应编有目次页。
目次页的版头应标明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月。
目次表的表题为“目次”,在“目次”字样下方编辑目次表。
目次页不应编入期刊正文的连续页码。
7.2 目次表的编排应按照GB/T 13417的规定,列出本期的下列内容:a)文章的完整题名和如果有的副题名;b)全部著者姓名(如著者超过3人,也可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c)各篇文章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
7.3 根据需要,目次表的内容可用1种以上的语言。
8 总目次(索引)期刊可按需要在每卷(年)的卷(年)终编印总目次(索引)。
总目次(索引)不与正文部分混同连续编页码。
9 页码和页眉9.1 每卷或每期期刊主体的页码,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标注于每页的固定位置,一般为切口侧;每期的首页和翻开的右页都应为单数页码。
9.2 每篇文章应避免分散跳页排印。
如确有必要,应在中断处注明“下转第×页”,在接续部分之前注明“上接第×页”。
每篇文章只宜转页 1 次,且不应逆转,也不应由转页而导致接页上的文章产生再转页。
9.3每篇文章首页的页眉应标明中文刊名和并列刊名(并列刊名过长者可按规定缩写),卷次、期号,出版年、月,其页次可用暗码。
9.4非篇首页的页眉一般为:双页标明页码、中文刊名、出版年份或卷次;单页标明期次、作者(多于1人,在第1作者后加“等”)、题名(副题名可略去)和页码。
10 文章编排10.1 题名10.1.1 题名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10.1.2 一般不设副题名。
确有需要时,可用破折号或冒号将副题名与主题名分开。
10.1.3 题名用词应有助于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符号、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10.1.4 题名转行时应保持词语的完整性,虚词尽可能留在行末。
10.1.5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10.1.6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以短语为主要形式。
10.1.7 题名中的物种名称要规范、具体,要与研究对象或试验材料一致;中文题名中只需使用中文名称,英文题名中可以使用拉丁学名或英文名称。
10.2 作者署名和作者单位10.2.1 文章都应有作者署名。
10.2.2 署名作者应列出所在单位的全称、单位所在地(市、县)名称及邮政编码。
10.2.3 作者署名和所在单位译成英文时,中国人名和地名分别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人名姓前名后,姓与名分写,复姓、双名连写;地名中的专名与通名分写;各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
10.2.4 单位的中文名称遵循级别由高到低的原则,英文名称遵循级别由低到高的原则。
10.2.5 单位的英文名称应采用该单位的正式译法;尽量不采用缩写形式。
10.2.6作者单位名称英译规则参见附录A。
10.3 摘要、关键词10.3.1 论著类文章都应有摘要。
摘要的编写应执行GB/T 6447—1986的规定。
10.3.2 研究类文章推荐使用报道性文摘或报道/指示性文摘,综述类文章推荐使用指示性文摘。
10.3.3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应有英文摘要,其内容一般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宜0.3.4关键词是从文章的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一般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
10.3.5关键词尽量选用业内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
10.3.6 如有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为物种名时,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宜应为拉丁学名。
10.4 分类号10.4.1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每篇文章编制分类号。
10.4.2 一篇涉及多学科的文章,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1位。
10.5 文章主体部分10.5.1 文章主体部分的格式、结构应根据文章的内容、性质,参照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定编排。
10.5.2文章主体文字的字号不宜小于5号字。
10.5.3 层次标题10.5.3.1 层次标题要求简明表述本章、条中的特定内容。
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采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或词组来表达。
10.5.3.2 各层次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标题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
10.5.3.3 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级。
10.5.3.4层次标题在版式上应体现出层次分明、美观醒目,通常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区分不同层次的标题,区分标题与正文。
10.5.3.5各层次标题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10.6 注释10.6.1收槁日期可排在篇首页的地脚,也可排在文末;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10.6.2 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般标注于篇首页的地脚。
10.6.3 作者简介可置于篇首页地脚。
10.6.4 致谢可以排在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不标序号,其格式应与正文有明显区别;也可将致谢排在篇首页地脚。
10.7参考文献10.7.1参考文献的著录和标注应执行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
每条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
10.7.2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原有的形式,但卷期号、页码、出版年、版次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外文书的版次用序数词的缩写形式表示;第1版不著录。
10.7.3 参考文献表中,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 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 位时,可只列前3 位,后面加“,等”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10.7.4外文期刊刊名的缩写可参照ISO4《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规则》的规定,并省略缩写点“·”。
国外主要林业科技期刊刊名缩写规则参见附录B。
10.8 量和单位10.8.1 应严格执行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以及GB 3102.1 ~3102.13 —1993中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