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寓言两则》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寓言两则》

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主要依据文中出现的带方括号的多音字、易出错的多音字、教文后出现的会写字和会读字、课文中的典型词语以及在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 1. 应会读字: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焦筋疲喘截学2. 趣味识字(字理识字):(1)带词识字。

如:寓言两则亡羊补牢筋疲力尽目(2)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气”状钻叼(3)形声字识字。

如:圈钻叼坊回疲标(4)猜字谜:贝壳旁边放着一把刀(则)牛在房下。

(牢)3. 易读错字:窟窿(long)易读成(lóng)羊圈(juàn)易读成(quān)4.街坊(fang)易读成(fáng) 喘(chuǎn)易读成(cuǎn)多音字:圈【juàn羊圈quān圆圈】、坊【fáng 磨坊fāng坊间】..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5.应会写字:亡牢钻劝丢告筋疲(1)写正确:“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2)写美观:①指导书写的字:亡牢钻劝丢告筋疲②指导要点:左宽右窄:钻上小下大:牢筋“丢”二字下面的横要写长,以突出主笔。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后悔、劝告、结结实实、巴望、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枯死(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亡羊补牢、巴望焦急筋疲力尽2.了解词意的方法:“亡羊补牢”一词,采用拆字法来理解。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然后用一句话完整的话就能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

“巴望“一词,在文中课通过换词比较法来理解。

“赶紧”一词,在文中课通过换词比较法来理解。

“焦急“可创设故事情境理解。

比如:放学路队时等妈妈。

“筋疲力尽”结合上下文理解,说明那个人花了不少时间,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也可结合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体会父母劳累的程度。

(二)重点问题:1.课后题:默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这样的事?(三)造句训练:自言自语:筋疲力尽:三、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做错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一、教师:(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如:收集寓言故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预习提纲(或学案)教学校:班级:一、字词初探学(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准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二)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备 1.会认字。

(1)寓(2)则(3)亡(4)牢(5)圈(6)钻(7)叼(8)坊(9)悔(10)此(11)焦(12)疲(13)喘(14)截(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2)我用有趣的办法记住的字是:说一说我的办法:(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标出并注音。

2.会写字。

(1)我能正确写出下列字:亡牢钻劝丢告筋疲(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美观。

丢筋疲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三)词语1、组词:给每个会写字口头组三个词,其中有一个必须是四字词语。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亡羊补牢、巴望焦急筋疲力尽转来转去自言自语揠苗助长,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如二字词,三字词。

二、文本细读1.读课文《揠苗助长》,画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多读几遍,体会人物的心情。

2.读《亡羊补牢》,文中的人物都有谁,把每个人做的事用一句或两句话概括出来,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1)文中的人物:(2)主要内容:3.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4.学生质疑: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三、拓展延伸1.背诵课文《揠苗助长》第一自然段。

2.仿写句段:原文: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焦急:3.想想说说:⑴《揠苗助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明白吗?试着说一说。

⑵从《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懂得了什么,你想对文中的养羊人说点什么?教学1课时时间栏目预习提纲预习展示精讲点拨设计过去我们学过哪导入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些寓言?师小结: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

寓言就是用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3.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寓言。

板书课题,齐读。

预习 1.学习组长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评价(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2. 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名单以及检查记录表。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

2. 不添字或漏字。

3、自我评价:停顿恰当。

家长评价:1、每个小组的号读课文。

其余同学认真听,初小组评价:做好评价准备。

读注意的字音有:窟窿(long)羊2、全班评价。

(我想表扬因为。

课圈(juàn) 街坊(fang)喘(chu 我想鼓励因为。

我想提醒一文ǎn) 下,因为。

)提醒大家注音本课中最容易读错3、正音。

的字。

识字 2. 多音字“圈、坊、钻”:学词圈【juàn羊圈quān圆圈】、.坊【fáng磨坊f āng坊间】.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3.常规识字。

4.趣味识字。

1.小组展示多音字(说说我是怎么区分读音的?)2.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

3.学生齐读。

1.小组展示常规识字(小组成员根据小组长的分工,每人上台展示一种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四字词、做动作、环境识字⋯⋯)2.组长评价,总结。

(其他小组补充)3.展示趣味识字(猜字谜、编儿歌的识字方法,展示的同学要问一下是怎么猜或编出来的?)师补充:(1)带词识字。

如:寓言两则亡羊补牢筋疲力尽(2)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气”状钻叼(3)形声字识字。

如:圈钻叼坊回疲(4)猜字谜:贝壳旁边放着一把刀(则)牛在房下。

(牢)5.易写错的字:丢疲指导要点:“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疲”字是半包围结构。

(二)词语在文中标画出下列词语: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后悔、劝告、结结实实、巴望、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枯死1. 读《揠苗助长》课文第1--4自然段。

文本细读2.读《亡羊补牢》课文第1--54.易写错的字:(小组展示)(1)出示自己书写的田字格里的字:亡牢钻劝丢告筋疲(2)告诉大家:哪一笔容易出错。

每个字组两个词。

(3)教师范写,边讲解:写正确:易写错字:丢、疲“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疲”字是半包围结构。

写美观:牢丢告筋指导书写的字:牢丢告筋(上下结构)(4)学生练习书写。

(小组长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5)评价反馈。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评价标准:1.选字典型、全面。

2.书写正确、规范。

3.趣味识字的方法合理。

4.词语的分类恰当。

5.小组分工合理、全员参与。

6.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大方自然(1)展示会写字的口头组词。

(2)展示词语小组长分工:(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3)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4)选择其中词语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提问同学:你想用哪个词语说句话,全班同学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创意朗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2)小组展示,谈体会。

预设:第1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

第二自然段:重点读出“终于”“筋疲力尽”的感觉第三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又累又高兴的样子第四自然段:读出结果的意外,适当带有嘲讽的语气。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创意朗读,并说自然段。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拓展延伸一说为什么这样读?(2)小组展示,谈体会。

a.养羊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听劝告)街坊看到羊丢了,心情怎样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学习第1—4自然段)养羊人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心情。

(生生之间合作、师生之间合作。

)(可以通过分角色表演朗读对话部分,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b.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学生读第5自然段回答。

)(3)分析语句,理解故事a.重点词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想想从“后悔”一词了解到什么,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b.重点词句: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的重要性。

1.仿写句段:原文: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仿写: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仿写:①投影展示学生的句子。

②集体交流,评价:该生的句子是否有错别字、运用的词语是否恰当、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2.想想说说:(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2)《揠苗助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明白吗?试着说一说。

板书设计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限时检测题学校:班级:姓名:一、词语运用。

diu quangao zu ān1.养羊的人( ) 了羊,他不听(),羊又被()进羊圈的狼叼走了。

Wangyangbulao jinpilijin2.( )( )二、仿写词语。

转来转去来去来去结结实实三、写出与画线词意思相近的词。

1.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3.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4.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

四、仿写句段:原文: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仿写: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仿写:五、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至少2个)?12.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急于求成知错就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