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最新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1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2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3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4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5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6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7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8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课堂9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10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11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

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12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13散乱。

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14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

观课教师15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16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17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18共68个点。

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19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

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20四个维度。

21一、学生学习22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23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24败的决定性因素。

25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

每个视角有3 26或5个观察点。

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27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28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29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0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31与环境的互动。

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32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

33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34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35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36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在仪课时,要看37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38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39力;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40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41深入探询;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42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43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44二、教师教学45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46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47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教学维度有环节、呈现、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48角。

49从以教师教学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基本50素养、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51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52用、情感投入等要素。

议课时,要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53生。

是否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交流。

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54导。

是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力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55间。

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

56在教师基本素养上,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习惯或硬伤(教57学语言、板书、口头禅、风度、精神面貌、身体语言的表达)。

教师的问题是否58明确,哪些问题是无效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教师理答状况怎59样。

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科学适量,时安排是否充分,反馈是否有效,是否有效60地促进了教学的巩固和延伸。

在学生参与教学上,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61师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关注中下学生,是否有效。

62哪些学生处于关注盲区。

在整堂课目标设计与达成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体63现三维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点是否突破,教学64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铺垫是否有效,教学手段运用是65否有效地推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66观课教师进入课堂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67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68录方式,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记下自己的思69考等。

70作为观课教师,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71入者、帮助者。

除了对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外,还72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使教师在今后的73教学中能根据实际和需要进行优选,追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741. 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75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

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76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77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782. 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79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

思80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1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82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83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

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84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85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86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

87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教师不88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

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89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90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91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92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93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94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教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95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教师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从授96课教师的教学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观课教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97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在观课过程中98主动思考需要转变观念。

观课议课强调:进课堂观课,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99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100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也就是说,首先是自助,然后是帮助,101因为是为了自己更有收获,所以需要自己更加积极主动。

1023. 有效观课要为议课作准备。

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

可以103说,“观”是选取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

104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

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105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106加工。

107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108上,强调对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

在课前,授课教师应109就自己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确立的理论依据、重点难点的突破等向观110课教师进行说明,并就自己重点研究的方面建议观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观111察。

而观课教师也可以就自己需要明白的地方向授课教师进行探询,这样可以112使整个观课活动更有针对性,使议课时的主题更加明确,提高观课议课的有效113性。

114由于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观115课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自己的发展需求又各有差异,因此,观课过程中,116生成新的议课主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观课鼓励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117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大家分享。

118在有了生成的主题以后,在议课时可以先讨论预定的主题,再讨论生成的问题,119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要把参与者的精力集中在讨论相对重要和典型的问题上。

120三、课堂性质121课堂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122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

课堂性质维度有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五123个视角。

124从以上课堂性质这一维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性质具有主题125性、生成性、一线性、日常性、反思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126主题性127主题性是现代意义上的观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最本质的区别所在,观课128的主题性决定了观课者目标取向明确。

129生成性130教学教研是教师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构131成部分。

教学教研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132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133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教研的内在本质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134性”也是对教学教研现实的规律性概括。

强调教学教研的生成性,就是尊重教135师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

136一线性137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138有效途径。

一线老师主体参与,也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