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培训课纲

银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培训课纲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培训课纲
【课程背景】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个人化,围绕着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等各类纠纷和案件不断攀升,维护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授课时长】
本课程课时为一天或半天,内容可调整增减。

【课程收益】
张绪才老师多年从事金融领域法律实务,通过办案实践及与金融、司法部门调研交流,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中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之间主要的法律风险点,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举一反三、融汇贯通,让学员增强风险意识,并掌握法律实务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能力水平,防范风险损失。

【授课对象】
商业银行高中级管理人员、消保专员、各部门负责人等。

【课程特色】
1、独特的专业优势:法律功底深厚、办案实践经验丰富,法律培训针对性、实操性强。

2、独特的讲课技能和风格:最大特点是不讲理论讲案例、不讲术语讲白话,理论案例化、案例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实战化;对课件及案例进行精心设计,逻辑严密,构思巧妙,把法律知识融入到生活社会现象;讲课风格生动风趣,寓教于乐;讲解法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员听得懂、愿意听;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影音、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参与互动、现场理解感悟,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摆脱了纯讲理论的刻板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大纲】
一、个人金融信息的概念
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范围
1、个人身份信息
2、个人财产信息
3、个人账户信息
4、个人信用信息
5、个人金融交易信息
6、衍生信息
7、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案例分析:
三、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危害
案例分析:
四、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意义
五、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规定
1、《商业银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3、《刑法》修正案七
4、《征信业管理条例》
5、其他规范性文件
六、金融监管部门保护措施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发[2011]17号)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客户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发(2012)80号)
七、金融机构保护措施
1、采取物理隔离、防火墙等措施加强技术防范,杜绝外部非法入侵系统窃取个人金融信息;
2、建立内控制度,对可能出现的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环节进行排查;
3、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管理机制,切实防范信息泄漏事件的发生;
4、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依法使用、保存和销毁客户原始凭证资料;
5、规范查询本人、代理查询他人金融信息的程序,审核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有关法律文书;
6、建立员工行为准则,加强员工培训教育,与涉密岗位人员签订书面保密承诺书。

案例分析:
八、个人确保信息安全注意事项
1、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

案例分析:
注:以上内容为正课内容,在案例剖析中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加入与之关联的法律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内容可根据需求作适当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