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民事及刑事法律制度

我国民事及刑事法律制度


思考题
h
12
王某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一案
1999年5月10日,原告王某向被告某房地产开发
经营公பைடு நூலகம்预交了购买房屋定金人民币8000元。6月20
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
王某向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购买位于某市人民路第8
区的房屋一套,建筑面积105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
3500元,合计总房款36.75万元;原告应于2000年1
h
5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 等,即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各自独 立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互不隶属、地位平等,都能独立地表达自 己的意志。这一原则,集中反映了我国民 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宪法中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弃了权利。而王某则认为:自己当初并不知道这只碗这么值钱,
要是知道的话,绝不会在20元这个价位上与刘某成交。双方协商
不成,王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h 判令刘某返还古碗。
1返1 回
等价有偿原则
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主要 是有关转移财产和提供劳务的民事活动), 应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等价交换, 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等价有偿原则是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价值 规律在民法上的表现,因而,这一原则主 要适用于财产法律关系。
1995年8月,外交学院在江苏省招生工作中,根据 国家教委《关于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工怕仅限的 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文件,从上线考生中以1:1.2的 比例,提取了包括陈某在内的前12名考生。经审查,外 交学院以英语口试成绩未达5分为理由,将陈某等4名考 生退档。该录取结果经江苏省高校招办录检组审核。
返回
h
9
公平原则
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 断标准,用来衡量民事主体间的物质利 益关系,确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义务 及其承担的民事责任等。民事主体应依 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 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我国 《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 遵循公平的原则。
思考题
h
10
卖出的古碗还能收回吗?
思考题
h
6
儿童也能享有著作权吗?
刘军的儿子刘奇很有绘画才能,年仅6岁就先后在学校、 区、市乃至全国组织的少年儿童书画比赛中多次获奖。为此,
当地的晚报派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该市一家美术出版社看到晚报的有关报道后,即给刘奇
去信,信中说该社准备出版一本完全由少年儿童创作的美术
作品集,希望刘奇寄来几幅作品,出版社将从优选用。刘奇
3、人身关系:指基于人身而发生并且与
人身不可分离而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 分为:
人格权关系
身份权关系
h
3
高校招生纠纷是否应作为民事案件处理
陈某(女)是江苏省1995届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当 年的高考中,她的笔试总成绩为591分,英语口试成绩 为5—。陈某在提前录取的第一志愿中填报了北京外交 学院。根据招生计划,外交学院在江苏省拟招新生9名。
版社方面这样解释:刘奇只有6岁,根据宪法,连选举权与被
选举权都没有,哪有著作权?6岁的小孩智力尚未发育完全,
能叫“作者”吗?此外,这本书是一本教材性读物,是以培养
儿童在绘画方面的才能为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怎么能向
出版社索要报酬呢?
h
返回7
自愿原则
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 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民事主 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意 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的 内心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 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征得刘军同意后,给该社寄去了两幅作品,但没有得到出版
社的任何答复。半年之后,刘军在书店里见到该出版社出版
的《少年儿童获奖美术作品选》一书,其中收有其子刘奇所
寄的两幅作品。刘军立即找到出版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们
作品已被选用,为何不支付报酬。更令刘军气愤的是,刘奇
的作品没有署上刘奇的名字。针对刘军提出的上述意见,出
王某的祖父于清代末年购得一只古碗,碗有一小部分破损。 王某几次搬家,觉得安置这只古碗颇为不便,遂有意出售。王
某单位同事刘某对文物方面略有研究,估计该碗有一定价值,
当得知王某有意转让时,就问王某要价多少。王某随口说道: “你喜欢就给10元钱吧!”刘某喜出望外,试探性地对王某说: “这样,为公平起见,我给你20元钱,以后如果这碗值钱了, 你也别找我要回去。”王某当时没怎么在意,就答应了。随后, 刘某当场付给王某20元钱并拿走了碗。
1995年12月,陈某向外交学院所在地北京市西城 区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要求法院判令外交学院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精 神损失1.5万元”。而被告外交学院则认为:原告起诉 是没有道理和法律依据的,h 法院应驳回其起诉。 4
(三)基本原则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等价有偿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6、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月1日之前交付房款14.7万元,余款在对方交房时一
不久,王某从另一同事张某处得知:刘某持该碗到有关部
门鉴定,证实该碗系古代珍贵文物,有重要历史价值。市博物
馆拟出5000元价格收购,某民间收藏家出价8000元。王某立即
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刘某20元钱换回自己的古碗。刘某认为当
初已讲好,以后碗值钱了,王某也不能要回去。而且自己已暗
示王某,这碗的真实价值将来可能被发现,王某则明确表示放
第十讲 我国民事及刑事法律制度
h
1
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概述 (一)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h
2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1、主体平等性:一是主体的法律地位平
等。二是各个主体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约束。
2、财产关系: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
配、交换和消费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 系。
思考题
h
8
夫妻财产的约定合法吗?
秦先生与陈女士于1994年1月结婚。 当时,秦先生每月收入6000元,陈女士 每月收入700元。在结婚时双方订立书面 协议,约定男方从每月收入中拿出1500 元,与女方每月的700元共同作为家庭生 活费,其余财产归个人所有。两年后,
两人因性格不合而到法院离婚。双方唯 一的争议是男方有存款10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