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云图概况

卫星云图概况


图 一
面生成,27日7时前

后登陆菲律宾吕宋
岛东部沿海,17时
进入南海东部海面。
正向我国粤琼沿海
逼近。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1年9月29日8时,“纳沙”逼近粤琼沿海,中心位于海南文昌偏东方大 约170公里的南海西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 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目前,“纳沙”云系呈螺旋状,中心眼区较为 明显;结构不对称,对流主要在其南侧和西侧,西南侧水汽输送充足,其 外围庞大云系覆盖海南及广东南部。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学 卫星气象学是指利用气象卫星探测各种气象
要素,并将卫星探测到的资料如何应用于大气科 学的一门学科。
包括气象卫星探测原理、气象卫星探测资料 处理方法、气象卫星资料解释应用以及相应的接 收处理技术等4个主要方面的卫星气象学是大气
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气象卫星分类 按卫星轨道可以分为两类:
该卫星每30 分钟对地球圆面进行一次观测,获取一张 全景圆面图。采用两个转发器传输原始云图和展宽数字云 图、低分辨率云图和测距信号。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作用: •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 •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 用; •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 •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 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风云二号卫星应用的亮点 : •“双星观测、互为备份”;(1050E&86.50E) •双星组网运行观测(15分钟间隔),重叠区动画技术非 常出色 。
FY-3A 携带了可见光红钱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中 分辨率光谱成象仪等11 台探测仪器和一个数据收集平台。探 测波段覆盖了从紫外到微波的多个吸收带,地面分辨率最高 达250m。除对大气温、湿度进行三维立体观测外,还可监测 云雨、臭氧分布和地表特征参数等。
成 08
功年
接5
收月
风 云 三 号
29 日 11 时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Fy2c台风监测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Fy2c台风监测
近 期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20505 12:00 FY2E可见光圆盘图 20120506 05:00 FY2E可见光圆盘图
近 期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20506 09:00 FY2E彩色圆盘图
近 期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1)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卫星的轨道平面 与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飞行高度约为600~ 1500千米,卫星几乎以同一地方时经过世界各地。
卫星每天对全球表面巡视两遍,优点:可以获得全 球气象资料尤其是极地区域;缺点:对某一地区每天只 能观测两次;相邻两条轨道观测资料不是同一时刻,需 进行同化。
fy1c2000年8月9日极轨云图拼接
FY-3A星(08.05.27)~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首发星 风云三号A星具备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
量遥感探测能力,实现了中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 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km级分辨率到 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新突破。
别为:FY-1A(88.09.07)、FY-1B、FY-1C(99.05.10)和FY-1D (02.05.15)。卫星三轴定向,每天绕地球为14圈。卫星携带多光谱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它有五个通道,用于获取昼夜可见光、红 外云图,冰雪覆盖、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温度等。
FY-1A、FY-1B为试验星;FY-1C在轨运行的 稳定性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得到广泛认可, 世界气象组织于2000年8月正式将FY-1C列入 世界业务极轨气象卫星的行列。这是中国第 一颗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系列,为世界各 国免费提供气象资料的卫星。
静止卫星的不足之处是不能观测南北极区,同时对卫星观测仪器的要求 高。上述两种卫星同时在天上工作,则可以优势互补。
地球卫星观测体系
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 系的建立,标志着大 气探测进入了一个以 卫星观测为主体的全 球观测体系新时代。
FY-1系列气象卫星 中国第一代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共发射四颗,代号分
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10:10(北京时间8月27日22:10)“艾琳”卫星云图
卫星云图浏览
世界时8月24日15:05时,美国国家宇航 局拍摄到的“艾琳”云图。此时正位于 巴哈马群岛上空。
2011年8月22日,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 员Ron Garan拍摄到飓风“艾琳”的照 片。“艾琳”正在经过加勒比海上空。
E星(123.5°E ),是C、D业务星的在轨备份星和接替星
气象卫星实现全球大范围在空间自上向下观测 与地面观测完全不同~~对云的观测,其观测
到的是云顶特征。 有几层云时,首先观测到的 是高云;若高云很薄,则可透过高云看到中低云。
气象卫星的大范围观测,使得占地球4/5的 海洋、荒芜人烟的沙漠和高原都可从卫星探测获 取气象资料,从而深入了解全球大气活动。
0N,东西140 个经度,约占地球表面积1 亿7 千万平方公里进行观测; 2)静止卫星可对某一固定区域进行连续观测,可以以半小时或1 小时提供 一张全景圆面图。在特殊需要时,可每隔3 ~ 5 分钟对某个小区域进行一次 观测; 3)静止卫星可以监视云系的连续变化,特别是生命短、变化快的中小尺 度灾害性天气系统。
20120506 09:00 FY2E红外二圆盘图
近 期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20506 09:00 FY2E中红外圆盘图
近 期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20506 09:00 FY2E水汽圆盘图
近 期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20506 09:30 中国大陆区域水汽云图
气象卫星原始资料~~由静止气象卫星&极 轨气象卫星直接获取的资料;
卫星云图浏览
HERNAN的台风 眼清晰可见
东北太平洋飓风HERNAN于北京时间 2008.8.9晚上加强为三级飓风,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有16级(54米/秒,相当于 195公里/小时)
卫星云图浏览
2011年8月20日,大西洋上 第9个命名“艾琳”的热带 风暴生成;8月22日,加强 成为飓风,这也是当年大西 洋上首个飓风,并登陆波多 黎各。随后,又吹袭了多米 尼加、海地等国,在向东北 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加强成为 3级飓风。8月27日 “艾琳” 减弱为1级飓风, “艾琳” 于当地时间27日8:00在北 卡罗来纳州登陆美国东海岸, 然后北上袭击了弗吉尼亚州 和马里兰州,并于28日凌晨 抵达纽约和新泽西州沿海地 区。包括纽约、新泽西、特 拉华等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多 个州和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 态。
–利用卫星空基平台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进行全球 大气探测,是最终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预报问题 的关键.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学 在卫星上携带有各种气象观测仪器,测量诸
如大气温度、湿度、风、云和辐射等气象要素以 及各种天气现象,这种专门用于气象目的的卫星
称为气象卫星。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大气科学
的发展,在探测理论和技术、灾害性天气监测、 天气分析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 了一门新的学科-----卫星气象学的形成。
FY-2系列气象卫星
风云2 号静止气象卫星带有多通道扫描辐射仪,选用 五个光谱通道: (1)可见光通道:0.55 ~0.90 微米,星下点地面分辨率为 1.25 km; (2)短波红外通道:3.55 ~3.95微米,5.0 km; (3)水汽通道:6.3 ~7.6 微米,5.0 km; (4)红外通道1:10.5 ~11.3 微米,5.0 km; (5)红外通道2:10.3~11.5 微米,5.0 km。
气象卫星产品为天气预报提供云参数、大 气流场和各种大气物理过程等重要的气象信息, 能监视常规天气图上无法发现的诸如中、小尺 度灾害性天气现象;更重要的是气象卫星产品 能提供海洋、人烟稀少的高原和沙漠地区的气 象资料。同时,由于卫星云图的时空分辨率高, 对于监测海洋、地理、农作物生长和森林火灾 有重要作用。
a
星 58 首分
幅广
云州
图Hale Waihona Puke 星站FY-2系列气象卫星 中国的静止气象卫星。FY-2A(97.06.10)、
FY-2B(00.06.25)二颗试验卫星。风云2 号C (04.10.19)是我国第一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 随后2006.12.08发射FY-2D,2008.12.23 发射 FY2E 卫星。FY-2C/D/E 分别定点于1050E、86.50E、 123.50E 。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1年9月27日10时40分FY-3A卫星云图 今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24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7日7
时前后登陆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
卫 星 云 图 一 览
2011年9月27日15时FY2E卫星云图

今年第17号强台风

“纳沙”于24日上

午在西北太平洋洋
气象卫星分类
按卫星轨道可以分为两类:
(2)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又称静止气象卫星。在地面上看卫星相对
某一区域是不动的。因而静止气象卫星可连续监视某一固定区域的天气变
化。其运行高度约35800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相重合。
1)由于静止卫星的高度高,视野广阔,一个静止卫星可以对南北70 0 S~70
气象卫星产品~~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后形 成的加工产品;
气象卫星产品内容丰富~~图像产品、定量 产品、图形和分析产品。
&
卫 星 云 图 云 导 风
Fy2c台风监测
1960年代初第一颗 气象卫星成功发射以来, 卫星探测在天气分析和 大气科学研究中发挥了 重大作用。卫星云图是 气象卫星最易最早进行 的观测项目之一,也是 最早在气象业务中发挥 作用的卫星产品。
气象卫星图像 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