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虐童现象及应对方法整篇论文格式字体不符合要求,请修改【摘要】近年来幼师虐童事件频频曝光,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和广泛思考。
是什么原因让幼师竟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下狠毒之手?本文旨在例举一些真实的幼师虐童事件,再对幼师虐童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寻求防止幼师虐童的应对方法。
力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幼师虐童虐童事件原因分析应对方法近年来的幼师虐童事件频频曝光,要想寻求解决方法,就必须清楚发生幼师虐童的原因。
若是每一次出现幼师虐童,就采取辞退该教师,这始终是治标不治本。
只有关注虐童事件,分析幼师虐童现象出现的原因,才能找出应对方法。
一.幼师虐童案例案例(一)浙江省温岭市发生一起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
据了解,此事发生在浙江温岭城西街蓝孔雀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
该园教师颜艳红因“一时好玩”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之后该视频被上传到网上。
在视频中看到,被揪住双耳的幼儿双脚离地,嚎哭不止,而该教师乐在其中。
事发当天,温岭市教育局接到被虐幼童家长举报,立即赶到该幼儿园进行调查。
并采取了想公安部门通报,以及联合城西街道办事处发出通知,责成校方深刻调查,整改并立即辞退相关教师等举措。
据知情人透露,女教师颜艳红虐童,因感情受挫和低薪有关。
因为她认为幼师是一份苦差事且低薪,导致其心理反差极大。
颜艳红从事教师职业系无证上岗,该情况目前已被证实无误。
对此,温岭市教育局副局长滕林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按照有关规定,不论公办或民办学校,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不过,滕林华随即表示,因当地幼儿园存在师资紧缺的情况,幼师实际持证率40%,喂弥补师资不足,幼儿园基本实行“先上岗,后考证。
”民办幼儿园在教师招聘中有自己的实权,其教师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教育管理部门无法负责。
案例(二)2012年10月20日,一段太原一幼儿园“五岁女童十分钟挨几十耳光”的视频被网友疯狂转载,在网站和微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视频中,在批改作业的老师对一名女童狂扇耳光,仅十分钟的视频,女童被打70个耳光。
孩子家长称,女儿被打只因为她不会十加一算术。
此外,多日来,其他孩子被拖拽,打脸的现象也出现在视频中。
案例(三)2012年7月2日上午,广州市番禺区一家儿童康复服务中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老师许立欢在服务中心二楼体育室上课期间,因四岁多的自闭症幼儿瑶瑶(化名)做运动时不配合,许立欢拉起瑶瑶的双手将其凌空吊起,快速向后将其甩在地上,而后双手拉起。
瑶瑶脑部受到重创,许立欢还踢了瑶瑶一脚。
发现情况不对才呼叫求救,众人遂紧急讲瑶瑶送往医院抢救。
这个过程被康复中心的摄像头全程记录了下来。
经法医鉴定,瑶瑶的损伤喂重伤。
二.幼师虐童原因分析(一)个别幼师心理扭曲,素质低下个别幼师心理扭曲,将工作的压力,感情受挫或生活压力等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素质低。
没有基本的师德,没有幼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二)部分幼儿园监管不力以上案例中多有摄像头监管,可幼儿园对幼师虐童的现象并未几时发现并阻止。
再次,幼儿园对招聘教师没有做到严格把关,部分幼儿园为了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对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也照收不误,不注重教师的素质问题,对教师的不良行为也没做到有理的监管。
(三)行政部门管理缺失有关行政部门没有做到有效的管理,对幼儿园内存在的危险因素,卫生情况,用人标准等没有做到有效的监督及管理。
(四)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受到老师的虐待时,不懂向园内的其他老师求救,也不知向家长诉说。
使得虐童的老师的恶行没有及时被阻止。
(五)家长不够细心家长对孩子的异常表现不够细心,如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幼儿园或者恐惧上幼儿园时,家长没有做到仔细问清幼儿部爱上幼儿园的原因,就让幼儿继续上幼儿园。
(六)家长对教师不信任学前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家长对教师不信任。
媒体上连续集中报道幼师虐童事件,以及过分炒作渲染幼师的负面形象,可能会把幼师的形象丑化。
有些家长担心老师会虐待孩子,一天去幼儿园几次,在家经常套问孩子,问是否被老师虐待。
更有甚者,家长在孩子的衣服或书包上安装摄像头。
这些做法都太过了,最基本的信任应给予老师。
如果家长都对幼师持不信任的态度,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家长以仇视的态度对待老师,不肯定老师的工作还无故怒骂,指责。
二是家长想方设法讨好老师,给老师送礼,帮老师办事,以求老师对自身的孩子好一点。
长此以往,幼教行业风气更差。
幼师虐童只是少部分现象,我们不能因为某些老师的恶行就否定整个行业,90%以上的幼师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
(七)国家不够重视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幼师的福利待遇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国家对学前教育这方面的投入较少,对幼师的福利待遇不高,这个行业也就难吸引不了更多的人才,在职的辛苦工作的幼教工作者也难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
三.防止幼师虐童的方法(一)严格把关幼师素质,将幼师素质与学业成绩一并进行考核根据《教育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师法》,我认为幼师应有以下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是幼儿教师应为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精神活动的特定品质。
包括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内容。
职业道德包括:正确处理与幼儿,工作,集体,家长的关系等。
对幼儿的职业道德具体指标为喜欢孩子,对之亲切,有耐心,以孩子的利益为中心,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对工作的职业道德具体指标为能与家长几时沟通园内活动及幼儿情况;能与家长共同讨论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师生关系向家长和有关方面谋求私利或托办事。
教师要做到不虐待孩子,不体罚及变相体罚孩子。
(2)身心素质:指幼儿教师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能力,包括工作精力和抗疾病的能力。
工作精力具体指标为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重的工作。
心理素质是人们的各种心理素质和心理活动品质及由此形成的心理状态,主要指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情绪稳定性,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人际关系等。
(3)教育能力素质: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本领,没有教育能力就谈不上是一名教师。
教育能力素质包括保教能力、与幼儿交往能力、教育活动能力、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教育机智等。
教育思想含儿童观,教育观。
儿童观的具体指标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
教育观的具体指标为对孩子教育史全方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鼓励重视智育;在教育过程中,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而不是教师包办,给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给每个孩子自由创造。
(4)科学文化素质:是幼儿教师掌握知识的数量,质量数别及互相联系的功能。
包括一般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
以上四项素质都应列入考核内容,幼儿园对幼师定期考核,有关行政部门也要对幼儿园的该项工作不定时的抽查,严格把关幼师的各项素质。
(二)提高幼师的准入门槛,教师必须持证上岗《教师法》第三章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在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并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凡未依法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不得在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现在许多幼儿园存在师资紧缺的情况,幼师的持证率比较低,为弥补师资不足,幼儿园基本实行“先上岗,后后考证。
”这明显违反了有关规定,也不能保证教师的职业素养。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幼师虐童的现象发生,也为了孩子们能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幼儿园必须要提高幼师的准入门槛,首先,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三)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提高幼师的福利待遇目前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民众需求,无法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家庭只能进入民办幼儿园,甚至是“黑幼儿园。
”这些单位的教师多数的职业素养比不上公办幼儿园。
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失衡,用“市场化”幼儿园来应对民众公共教育服务刚需,必然弊端丛生。
这是,国家应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扩大公办幼儿园,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
让更多的孩子能进入公办幼儿园,减少“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
国家还应提高幼师的福利待遇,既然国家重视了学前教育,提高幼师的准入门槛,那同时也应提高幼师的福利待遇。
让幼师获得应得的报酬,也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学前教育这个行业。
(四)加强幼儿园安防检测系统,保障家长及社会的知情权在幼儿园各处安装监控系统,在教室、教室门口、楼梯口、校门口、各活动场地等安装摄像头。
这些除了能减少幼师虐童现象的发生,也能监控到各种危机孩子安全的因素,减少孩子被伤害的可能性。
也保障家长、社会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的知情权。
(五)重视幼师的心理健康,对入职者和在职者进行心理素质考评对入职者和在职者进行心理素质考评,要注意幼师们的心理动态,若发现异常,应及时给予开导。
此外,要对教师进行法律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本应对教师进行法律教育却变成了只注重师德教育,教育错位会对教师考核管理产生偏差,会使教师的法律意识薄弱。
要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要按照教师职业规范建立教师队伍。
杜绝幼师虐童,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1]幕全智.从法律视角看虐童事件[J].法制与社会.2003(01)[2]刘宪权、吴舟.刑事法治视域下处理虐童行为的应然路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01)[3]姚蒙、孙秀萍、段聪聪、陶短秀.西方国家虐童案不断,欧美绞尽脑汁杜绝“虐童”[J].安全与健康.2012(23)[4]曾琳.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冲突与平衡——有感于“范跑跑事件”[J].法制与社会.2009(36)[5]赵艳婕.幼儿伤害事故中幼儿园法律责任的情形[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01)[6]严昕.法眼看温岭虐童事件[J].法治文明下的阴影.2013(02)[7]广东番禺女教师虐童案[J].正义网.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