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物写作的四种方法

人物写作的四种方法

写人四法一、肖像描写(一)画眼法画眼法,就是通过刻画人物的眼睛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的一种常见的写人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入木三分地描绘出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变化,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切的印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衰、乐等情绪变化和内心活动,总是通过各种眼神表现出来。

因之,抓住眼睛神态变化来写人的心理状态,是表现人物性格牲的一条最有效的捷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眼睛的几处描画,便是很好的例证。

运用画眼法来写人物,最好是将人物设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让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比较大的波动和变化,内心的冲突有较强的节奏,而这些内在的变化必然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口来得以外在的显现,这时,抓住眼睛的特征和眼神的变化予以突现,人物性格就会跃然纸上,人物形象亦随之而呼之欲出了。

运用画眼法还应注意,要避免琐细,紧紧抓住眼神变化及其特征,用极简洁的语言加以描绘和刻画,做到简练、逼真、传神,个性鲜明深刻。

(二)白描法白描,原指国画创作中只用线条勾画物像轮廓而不着色彩渲染的一种创作手法。

用于文学创作和作文写作中,它是指用简朴平易的文字不加渲染雕饰地勾画出人物形象及主要特征的一种写作方法。

运用白描法进行人物肖像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线条更清晰,特征更鲜明,更自然真切,更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运用白描法写人物肖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突出一个"简"字。

语言要简洁朴实,尤其线条一定要清晰单纯,头绪不可繁多和杂乱,以便给读者留下一个简明而清楚的印象。

其次是要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愈其简,就愈要突出重点,一定要把人物的外部主要物征显示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清晰。

再次是要注意白描并不等同于简单化的描写,而是要高度精练、简明而又传神地写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形象,显示出人物的本来面貌。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己"。

用白描法写人,貌似简单,实则不易,它对作者捕捉人物特征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要掌握它,必须深入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还必须勤于写作,锻炼文字表达的过硬功夫。

(三)特征法特征法,就是抓住人物外貌的显著特点,加以生动、准确地刻画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主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肖像特征,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方面的显著个性。

抓住人物的个性,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一接触到这个人物,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找到了解这个人物的钥匙。

运用特征法描绘人物的肖像,应注意:首先要准确地把握人物肖像的独特性。

所谓千人千面,指的就是每个人都有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发现人物的显著特点,写好"这一个",使人们读后不会与"另一个"混同。

其次,要安排好人物肖像描写的顺序。

哪些方面先写,哪些方法后写,要有一个顺序。

再次,可以同夸张、比喻等手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描写效果。

(四)特写法特写法,就是重点描绘人物肖像的某一部位的方法。

特写,一种电影拍摄手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以取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

人物肖像描写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刻画人物肖像某一部位细微变化,反映在这一部位的细节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描绘人物肖像的时候,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往往不必详尽而全面地刻画人物的整体外貌,而只是截取人物肖像中的某一部分,加以集中点染,以达到突出和强调的目的。

运用特写法进行人物肖像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细部来予以突出描绘,这一细部必须有典型意义,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显示必须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

二是要注意特写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统一协调,突出特写部分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部分,人物肖像乃至整个形象的刻画要完整一致。

(五)神态法神态法,就是通过突出描写人物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及其变化,来刻画人物肖像的一种写人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运用神态法写人物肖像,应该注重其面部表情的刻画,力争做到细致、逼真、传神。

同时还要注意人物在不同场合表情神态的变化,要写出动态,显出活力,给人以感染。

另外,除面部表情外,还应注意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体现出统一的格调。

这样,才能使神态法描写自然、生动、真切一些,使人物形象统一完整,不至于出现性格的游离和分裂。

二、语言描写(一)对话法对话法,就是通过两个或几个人的交谈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能反映出人物的个性、身份、职业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揭示事件的背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对话一般有四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提示语在前。

如:王小刚说:"我做不好这道题。

"第二种是提示语在后。

如:"我做不好这道题。

"王小刚说。

第三种是提示语在中间:如:"我做不好这道题,"王小刚说,"小明,你给我讲解一下。

"第四种是提示语省略。

文章中只连续写对话的内容,不写是谁说的,但从前后文交代以及对话的内容中可以让读者清楚地分辨出是谁说的。

这种写法,能使文章更简练。

写好人物的对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话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不能偏题、跑题。

二是人物的语言要有个性,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修养、年龄、籍贯、性别,也就是对话要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

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你不能让战士仍在细声慢气地回味连队生活;在课堂上,你不能让老师说的都是养花、种菜之类毫不相干的话。

而应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人物的对话直接涉及文章的中心事件,能直接起到促进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个性法个性法,是指注意重人物个性表现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人物说出的话必须是人物自己的性格与思想感情的反应,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

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塑造出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人物,是塑造人物的性格的重要手法。

运用个性法写好人物的语言,作者必须先透彻地了解自己的人物,知道他们的出身、年龄、生活环境、思想感情、习惯爱好、所受教育等等,设身处地地推测想象,知晓人物在什么场合说什么与不说什么,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非说不可的话,由此写出各人的性格来。

这正如著名作家老舍说的那样:"作者则需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出他的性格,闻其声知其人。

"运用个性法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语言要真实亲切。

真实,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让人物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作者想当然地代替他说;亲切,是指人物的语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不要装腔作势。

二是语言要引人入胜。

人物的语言应该使用生活中的词汇,再加上作者必要的提炼,达到精确恰当引人入胜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运用夸张、幽默等手法,以此来表现独特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的故事情境。

三、行动描写(一)集中法集中法,就是通过对人物某种行为及动作的集中描写,来凸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写人的方法,能够把人物的特定情景下的行为及动作比较细致地、具体地、生动地、逼真地表现出来,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给人留更为深刻清晰的印象。

用集中法写人,常见于用单个事物写人的文章中;如果是用几件事情来写人,往往仅仅见于重点事件中;在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中,也可能出现多处集中描写,那往往是为了表现几个人物或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不同的特点而采用的写法。

运用集中法写人,一是务必要写得集中,不可分散。

这是指把人物一系列行为动作相对集中在一起来写,不要分解成零碎的片段分散于文章中。

二是要选好典型事件。

这是指事件的选取要有代表性,要足以包容和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全部或主要特征。

三是在语言运用上要尽可能形象、生动一些,以便准确地写出人物的行为动作,从而更有力地凸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来。

(二)分散法分散法,就是把人物的行动,根据他所做的事分散地描述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示,同样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用散法写人物行动,比较适合于人物事迹较多的文章。

通常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几件上事反映人物的某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二是通过几件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运用分散法,要区分主次,详略得当。

对于最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事例,要详写、细写;对于其它的事例,则可粗写、略写。

同时,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于所选用的事例,做出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给人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之感。

另外,运用分散法,要注意做到形散神不散,即文章中散在表现的人物行动描写,要紧紧系在人物性格特征这条线上,并要围绕文章的主题展开。

这样才能使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形象清晰。

四、心理描写(一)直接揭示法直接揭示法,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状态直接描述和揭示,来写活人物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和见闻、感觉的限制可以直接地、无遮无拦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有效地反映人物的精神面和性格特征。

运用直接揭示法进行人物心理描写,应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要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予以直接揭示和描写,见出其个性,以显示出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

二是要注意与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故事的情节叙述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直接为表现主体服务。

三是要注意在与文章中其他表达内容联接和转换时的过渡和衔接,使之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二)内心独白法内心独白法,也叫"自白"法,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把人物心灵最隐秘的部分直接袒露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运用内心独白法,一定要慎重。

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才用这种方法。

因此它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给人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

另外,运用内心独白法,语言一定要简练,结构一定要严谨,要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