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培训资料
指数连乘
注: 本报表制度采用的是 2010 年产品价格作为可比价计算基准。
二氧化碳排放量: 国家暂未公布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各中央
企业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本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该指标每年度报送一次。
简约计算法: 按照每消耗1千克标准煤排放2.493千克二氧化碳计算。
NOx按发动机热效率推算。设汽油机30%,柴油机35%。
五、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范围
1、报表构成 汇总表、工业行业附表(机械、其他工业行业)、非 工业行业附表(分建筑、其他非工业行业)构成。 2、报送要求 (每季度填报一次) 将工业行业和非工业行业分列,最终形成汇总表。
节能减排统计监测
一、逐步建立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体系
1、成立节能减排管理组织机构
实行三级管理体系: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
水处理量、 COD 减排量及 COD排放量;
4、节能减排有关工作简要情况。
(三)、年度(半年度)节能减排总结分析报告主要内容
1~3条与季度节能减排总结分析报告内容相同。 4、出台的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和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统计
监测体系及考核奖惩体系的建设情况;
5、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情况、同比增减情况及使用情况;重点 投入项目进度及产生的成效;节能技改实施情况,节能技术
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报告期内经
营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包括企、事
业单位的各种耗能设备、照明、采暖制冷、车辆、炊事等 消耗的能源。具体包括: ①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如企业内各种机械与设备、 照明、采暖与制冷等消耗的能源;
②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
监督管理工作的内部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flfg/2010-04/12/content_1578699.htm
4、健全节能减排考核奖惩体系。落实分级责任制, 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5、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 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统计监测,保质保量按时上
各分、子 单位
清洁生产 审核企业 各分、子 单位
报送时间 5月 15 日 6 月 15 日
9
七月
各分、子 单位
7 月 10 日
10
八月
清洁生产 审核企业
8月8日
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主要工作节点
序号 12 13 14 15 16 十二月 月度 十月 十一月 主要工作 编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表三季度报 告及节能减排工作分析报告 组织申报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年度 报告 节能减排工作年度自评报告 国有资本金预算支出节能减排 项目自评工作 主责单位 各分、子单 位
(3)、关注类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或与上一季度折算值相
比增减超过10%或排放量绝对值增减超过5000吨; (4)、重点类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指标、一般类企业各项节能减
排指标同比或与上一季度折算值相比增减超过10%;
2. 在报送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指标时对统计过程进行详 细说明。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统计方法一经确定后不能变更。 请各单位在年度报告中对 2010 年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情况进 行说明。 3、各单位所属或托管污水处理企业排放 COD 量将不在节能减排 统计监测表中进行统计,但需在节能减排工作报告中说明当期污
3、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主动性不
强。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开发
不够。 4、节能制度及激励约束体系不完善。受制于国内整体缺 乏能效标准的现实,企业对所用的机器设备也没有能效 概念,只是处在用技术先进性作为代替参考物,认为先
进代表节能。
四、我公司主要能源结构:
一次能源:天然气、太阳能; (少量) 二次能源:电力、汽油、柴油; (大量) 耗能工质:乙炔、丙烷、压缩空气、氧气。 (不统计)
1.针对以下任一情况,需在报告中对有关指标变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1)、关注类企业(年耗能在10万吨标准煤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各企业反映
行业特点的主要能耗指标、万元产值(营业收入)综合能耗指标同比或与
上一季度折算值相比增减超过5%; (2)、关注类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减绝对量超过100万吨标准煤;
面的能源; ③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维修、机电设备和交通运 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④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⑤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如洗浴和炊事用能等。
注意事项:
①承包国外工程和消耗国外能源的不计入该统计范围,国
外项目营业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暂不扣除; ②工程分包的能源消费不计入本企业能源消费,但劳务分 包的能源消费应记入本企业的能源消费; ③设备租赁:企业租赁的机械设备和车辆所消耗的能源应
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一、指导依据: 1、节能减排工作手册 2、能源管理体系
(中冶集团)
(GB/T 23331-2012) 2012年12月31日颁布 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3、一冶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节能专项规划
二、工作目标:
1、完成中冶集团公司下达的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 标,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打下基础。
序 号 月度 主要工作 主责单 位
各分、子 单位
报送时间
1
一月
编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表》年报及年 度节能减排工作分析报告,配合编撰 《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上 报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材料。 编制年度《中央企业年度清洁生 产工作情况报送表》。
报送本单位节能减排领导小组 调整情况,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建 立情况。 清理本单位节能减排制度、安排 制度建设计划。 编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表》一 季度报告及节能减排工作分析报告。
2、指定专人定期对节能减排监测数据进行统计
二、能源消耗统计主要数据
1、本年累计完成值 2、上季度累计完成值 3、工业总产值(现价) 4、增加值(现价)
来源于财务每月的累计数据。 来源于项目部每月的消耗统计。
5、了解一些概念: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 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即为1标准煤(标煤)。 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 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1 月 10 日
2
二月
清洁生产 审核企业 各分、子 单位 各分、子 单位 各分、子 单位
2 月 20 日
3
三月
3 月 30 日
4 四月 5
4月5日 4 月 10 日
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主要工作节点
序 号 6 7 六月 8 月度 五月 主要工作 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 各子企业 报送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进 展情况年中工作报告 开展国有资本金预算支出节能 减排项目申报工作 编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表》半 年报及节能减排工作分析报告; 报送节能减排工作半年度自评报告。 编制《中央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情 况报送表》半年报 主责单 位
计入本企业的消耗;
④生活附属设施能源:企业供给家属区的用电、用热应核 减本单位的能源消费。 注意事项:行业附表中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等于能源消 费总量。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参见附件二。
万元营业收入能耗(吨标准煤/万元)(现价)=
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 营业收入(万元)(现价)
营业收入(可比价)= 报告期营业收入(现价)÷ 基期下一年度到当年的所有价格
9、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0、对集团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能源统计基本原则与采集依据
1.能源统计基本原则。 (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3)仅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不应重复 计算。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计入能源 消费量中,但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 规定将某些耗能工质包括在内。
三、统计的数据注意事项
1、数据准确、真实。
(注意单位)
2、报表中若出现了红色报警数据,要在报表的下 方分析原因,做出说明。 3、特别要对“能源消费总量”一栏中出现的红色 报警数据,要做重点分析、说明。(不得超过±5%)
四、要写节能减排总结分析报告
(一)、季度、半年度、年度报告 (二)、季度节能减排总结分析报告主要内容
2、一冶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节能目标 到2015年每万元营业收入(2005年可比价,下同)
综合能耗由2009年的0.0923吨标准煤下降到0.08吨标准
煤,每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09年的0.8406吨标准煤 下降到0.73吨标准煤,形成的节能能力为30000吨标准 煤。 3、健全节能减排组织体系。关注类企业设置负责协调、
开发、应用和推广情况等;
6、节能减排工作采取的重大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包括淘汰落 后产能、技术创新、结构调整、重要科研成果、发展低碳经
济、资源回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等方面;
7、节能减排监督检查、行业对标工作、节能减排宣传、培训
及奖惩等情况;
8、发生的重大违规和环保事故、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本企业 及所属企业节能减排年度考核情况等重要事项;
2.能源统计数据来源和依据。 (1)单位能源统计台账。 (2)购进和调出能源的财务数据。 (3)能源结算单及其他能源消费结算凭证。
节能减排动态监测
一、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故)及时报告表
(见工作手册)
二、企业环境事件(故)曝光及处罚登记表(见工作手册) 三、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主要工作节点
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主要工作节点
清洁生产审核 企业
报送时间 10 月 10 日
清洁生产示 范项目获批 子企业 各分、子单 位 获国有资本 金支持子企 业
12 月 20 日 12 月 31 日
四、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汇总表 五、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专项 审计情况报告表 (见工作手册)
(见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