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第21条释义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
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释义】本条是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
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规定。
(一)危险性较大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原则上,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其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自主决定。
但是,安全生产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政府需要进行管理和干预。
安全生产的局面不会自然出现,必须有
人具体管、具体负责。
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需
要生产经营单位在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上对安全生产工作予以
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生产经营单位开
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中发
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生产
经营单位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必要的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是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问
题更加突出。
因此,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在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
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方面的义务,对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十分必要。
本条第1款对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这里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事务的机构。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不兼作其他工作的人员。
这些单位的危险因素大,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这是比较严格的要求,目的是加强这些单位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修改把金属冶炼和道路运输单位纳入本条第1款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因为这两类单位危险性也较大,同样需要加强内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实践中,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本条未做具体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规模以及安全生产状况等实际情况,自主做出决定。
一般来讲,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则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从根本上说,无论是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还是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以满足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
(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从业人员规模决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相对较小,一律要求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既无必要也不可行。
按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本条对这些生产经营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灵活,给了生产经营单位更多自主权。
即根据这些单位的不同规模,分别做出要求:对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考虑到其规模较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较大,因此也要求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对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则不要求其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可以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配备兼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
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承担
其他工作同时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本条
原来规定的划分标准是300人,这次修改时规定从业人员100人以
上就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
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此外,本条第2款原来规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的生产经营单位既可以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
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服务。
为体现从
严掌握的要求,保证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时时有人负责,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的生产经营单位也应该有自己的专职或者兼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宜完全依靠委托他人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同时,生产经营单位不论性质和规模,都可以委托有关服务机构提
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本法第13条对此已做了明确规定。
因此,这
次修改时在本条第2款中删去了相关内容,并相应将本条原第3款
移至第13条作为第2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