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9月19日,央行发布了首份《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全面描绘了近几年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变化情况。
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达到12.4万个,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2007年年末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
同时,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1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8%。
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正持续增强。
报告指出,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开始改革后,产权制度改革开始起步,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架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2007年年末,农信社的各项贷款为3.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的12%,支农力度明显加大。
农行按照“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定位,制定了支持“三农”、开拓县域市场的发展战略。
去年9月,农行选择了有代表性的8个分行开展了服务“三农”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农行涉农贷款增加881亿元,增量占同期全行贷款增量的40%。
农发行近些年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
2007年年末,农发行贷款余额达到1022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比重为16.7%,在支持粮棉油收购、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小企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2007年年初成立的邮储银行正在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在全国网点迅速推广。
一方面,为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一直坚持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区别对待,在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要求比商业银行要低,为资金流入农村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而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尚未纳入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民间金融共同组成的
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并开始或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支农作用:一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大,支农惠农作用开始显现。
二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其网点服务范围覆盖了我国所有市、县和主要乡镇,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最大金融网络。
三是农村信用社的改制、改革成效明显。
四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三农”的功能得以扩展。
五是中国农业银行目前已明确面向“三农”市场定位。
然而,在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农村金融业还有着相当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我所看到的问题有:
一,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仍然不足。
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二,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变不到位,缺乏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意识。
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还停留在一般的存贷款业务上,对于农民来说,这些服务存在着缺乏了解,成本太高,手续繁琐等问题;
三,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其业务活动往往无法适应小农经济,也无法解决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高风险和巨额成本等问题。
中国实际上缺少的是贴近基层、根植于农村的微型金融组织。
四,监管资源配置不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缺陷,缺乏支持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条件;
五,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个别机构甚至偏离支农方向导致资金过多地流向城市,而且地方政府部门过多干预人事任免和经营;
六,在机构的设立上过多地依赖于金融资本,因而对蕴藏于民间的巨大的非金融资本形成了一定的排斥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着积极努力地尝试,8月9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宣布,已于三天之前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成立“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第一家获准进入中国农村地区的外资银行。
该村镇银行预计将于2007年底开业,汇丰也将因此成为第一家落户农村的外资银行。
同日,银监会宣布进一步放宽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的政策,以促进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
引入外资进入中国的农村金融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外资银行在资金来源,管理制度及企业经营策略上占有优势,尤其是像汇丰,花旗之类的跨国银行,对于如何吸收存款,提供贷款,创新产品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其经营模式及运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国农村金融现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资银行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汇丰此次只是在湖北进行试点工作,至于下一步是否在全国推行还要看运作的如何,况且中国的问题主要还是要有中国人来解决。
我认为在政府方面,应该尽快出台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并且就、设立独立于银监会之外的,直接向财政部、国务院负责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切实有效地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运营管理等进行监管。
而且,现有的一个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已经不能满足日已发展的中国农业对于资金的迫切需求,应该将农发行其中部分业务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家政策性农业银行,进行政策性开发业务。
中国的银行业,尤其是农行,邮储等,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应该进一步扩展业务网络,创新服务,提供更加实际优惠的金融产品供农民们进行选择。
广大的农民朋友也要多多了解金融知识,学会用好理财服务,用金融机构的支持来达到快速致富,生活富裕的地步。
中国的农村金融的道路还很漫长,但相信,凭着中国人进取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热情,中国农村金融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成为支撑中国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解读—————中国政府网央行官员: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无限制——————人民网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实现全方位突破————————————人民网
外资银行探路中国金融市场的空白--农村金融———————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