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稿件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1)第1章绪论 (2)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目的及主要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国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开发环境 (4)2.1 开发工具和相关技术 (4)2.2 B/S简介 (5)第3章需求分析 (2)3.1 系统的功能需求 (7)3.2 可行性分析 (7)3.3 数据流图 (8)3.4 数据字点 (10)第四章系统设计 (13)4.1 数据设计 (13)4.2 模块设计 (17)4.3 界面设计 (20)第五章系统的维护与测试 (31)5.1 系统测试的目的 (31)5.2 黑盒测试 (31)5.3 系统维护 (35)结论与展望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附录 (39)附录 A 外文文献及其译文 (39)附录B 部分模块主要源程序代码 (55)插图清单1、图 2-1 基于Web的B/S三层结构图 (6)1、图 3-1 作者操作子系统数据流图 (9)2、图 3-2 评审员操作子系统数据流图 (9)3、图 3-3 管理员操作子系统数据流图 (9)4、图4-1 E-R图 (16)5、图4-2 程序流程图 (17)6、图4-3 系统采用的B/S模式图 (19)7、图4-4 登录界面 (20)8、图4-5 用户注册界面 (20)9、图4-6 作者提交文章界面 (21)10、图4-7 修改文章界面 (22)11、图4-8 发送界面 (23)12、图4-9 修改密码界面 (24)13、图4-10 文章管理界面 (25)14、图4-11 查询主题界面 (25)15、图4-12 分配评审员界面 (26)16、图4-13 管理员最终评审界面 (27)17、图4-14 录用文章界面 (28)18、图4-15 录用文章界面 (28)19、图4-16 添加主题界面 (29)20、图4-17 评审文章列表界面………………………………………………………….29.21、图4-18 评审文章界面 (30)表格清单1、表3-1 数据流图符号说明表 (8)2、表4-1 文章基本信息表 (14)3、4-2 评审信息表 (14)4、4-3 信息表 (15)5、4-4 文章主题信息表 (15)6、4-5用户基本信息表 (15)引言近年来,我国各类应用软件发展速度很快,但专门针对编辑部管理领域的软件却很少。
而且大部分系统处于单机运行阶段,不能适应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要求。
部分系统虽然能够实现联网工作,然而涉及的工作围小,且功能单一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协同性的管理,不能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没有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
缺乏更为先进的开发平台,开发平台的选择对系统最终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计算机在编辑部主要用于稿件的编辑,现有的编辑部管理系统,大多采用VisualFoxpro、VisualBasic 和Power Buider等初级的、简单的开发平台,开发出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系统,不能满足广大投稿者的希望,所投出的稿件能尽快到达编辑部、尽快得到审稿意见和随时了解稿件所处状态等需求。
粗略计算,我国的编辑出版单位已超过10000家,期刊出版单位超过了4000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据库、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各个编辑部都希望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现代化办公。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大部分的编辑部购置了计算机及其附加设备,都已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了人手一机,并建立了单位部的局域网。
但是编辑部只是具备了实现现代化办公的硬件条件,却没有相应的、配套的软件支持,大多数编辑出版部门仍然停留在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收发电子,使用通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WPS等)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上,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计算机的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办公”,甚至是坐在家里的“异地办公”或“远程办公”。
分析原因,归根结底是缺少针对编辑部本身的、专业性的管理软件。
随着办公现代化和自动化的进程逐步的推进,纷纷走上了网络办公。
如何使部门的办公向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各职能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
现在的许多编辑部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办公方式,即通过投递的方式来接收稿件,这显然是不符合办公自动化和现代化要求的。
随着Internet在全世界围的覆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Web的编辑部投稿系统可以借助于覆盖全球的Internet进行,可以同时处理来自不同地区的稿件。
目前,在办公管理方面,特别是编辑部投稿等方面都普遍采用了网络化的管理技术。
基于Web的编辑部投稿系统有多种实现技术,如C/S架构,即Cline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上都安装应用软件,比较的烦琐;B/S模式,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端)结构,它是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分离,即在用户机上不需要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Web服务器上。
考虑到投稿者与编辑部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以及投稿系统需要动态的管理,故采用B/S模式进行开发。
B/S模式解决了应用与网络过分依赖的关系,使得管理系统的实现更加容易,更能适应运行环境的发展。
高度信息化后的编辑部工作流程都融入了Internet,极大地运用了Internet功能,将Internet的作用发挥到了极限。
从作者稿件的投递、编辑部对稿件的整理,无一不是通过Internet来完成。
第1章绪论本系统主要是为杂志社和报社开发的一个稿件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作者投稿,评审员审稿以及编辑最终确定是否发稿。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使传统的期刊编辑的工作过程由单向的封闭流程,转变成一种带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
编辑、作者乃至读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的交流,它用最直接、最形象、最逼真、最快捷的特色使期刊编辑流程成为极具开放性的人际传播。
网络社会和网络文明的到来,宣告高度而枯燥的技术文明将被充分共享的信息文明所取代。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伴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于是世界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媒体--Internet。
它打破了地域限制,真正使信息得以共享,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以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场知识和信息的革命。
由于网络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交互,保证数据的实时性,现行的办公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几乎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已经建立了针对日常职能工作的管理系统,例如,教务部门的综合教务系统,图书馆的图书检索系统等。
这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基于Web的编辑部投稿系统作为一种办公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前的编辑部信息化不足,计算机使用率低,大量的日常工作皆是手工处理,因此工作效率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以及办公的自动化的逐步推广,投稿不再是将厚厚的稿件邮寄到编辑部,然后等待回音;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不必在一大堆的稿件中查找和分类稿件。
对编辑部来说,需要一个系统来帮助他们管理好稿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对投稿人员来说,需要一个系统来简化投稿的过程。
投稿系统正好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基于Web的编辑部投稿系统以Internet为桥梁,突破了传统投稿的诸多限制与不便,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稿件的投递。
通过互联网可以覆盖全球的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对该编辑部投递稿件,并且可以保证稿件准确、快速的传递。
而且计算机能够高效率的接收和分类稿件,从而使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摆脱繁重的接收和分类稿件的工作,而且可以避免因人为疏忽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误。
1.2目的及主要容根据以上情况,设计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稿件处理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方便作者、编辑人员、审稿专家、访客之间的沟通;该系统能为编辑部引入灵活机制,使编辑部的工作既可在本地进行,也可在异地进行。
同时,编辑部的许多工作可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这就极大地减轻了编辑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稿件的流通周期。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共享系统,从一般商用事务处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信息系统(OI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越来越多的新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存储和处理信息资源。
通过数据库技术对稿件进行信息化处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需求1.3国外的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深入各行各业,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更为周到和便捷的服务。
目前各行各业广泛使用专用,其容围跨越了教育科研、文化事业、金融、商业、新闻出版、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其用户群十分庞大,因此,设计开发好一个专用对一个机构(或部门)的发展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及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
在我国,由于公共基础网络质量相对较低,稿件管理系统的应用相对滞后。
自1998年以来,也有不少期刊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系统大多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应用。
目前,由于以下的原因,使越来越多的编辑部开始认真规划和部署适应自己需要的稿件管理系统。
1.国际化的合作,特别是国际间学术的合作日益增加,使编辑部的作者群、专家群和读者群日益国际化,传统的通信方式或基于简单E-mail方式的审稿流程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国际化的编辑流程。
2.刊物之间的激烈竞争使高质量的稿源日益成为大家争夺的宝贵资源,因此强化刊物特色、提高本刊物的权威性,以及提高作者的满意度,成为刊物之间竞争的重要方式。
而要提高作者的满意度,必须缩短稿件的刊出周期、提高审稿的权威性、客观性;同时也必须提高作者与编辑之间、编辑与审者之间的互动性。
3.我国基础网络设施的改善,使用宽带的成本越来越趋于合理化,使得远程审稿的成本(包括系统拥有成本和运行成本)越来越低。
许多科技期刊的上级单位,如科研院所,大多已经普及宽带接入条件,作为一个下属部门,编辑部也能很经济地享受到这种宽带服务。
为了实现提高报刊杂志社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方便编辑部门中工作人员全面地掌握稿件的投放、编排等情况为目的,为杂志社的管理部门开发设计稿件管理来管理稿件信息,使稿件的管理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和规化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