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排仪

心排仪

概念:代表左心室做功量 临床意义:左心做功与心肌需氧量成正比
射血前期(PEP) 射血前期(PEP)
概念 :表示左心室去极化和左心室射血 通过主动脉瓣需要准备的时间 临床意义 :心衰病人PEP延长
左室射血时间(LVET) 左室射血时间(LVET)
概念:指左心室射血进入主动脉的时间间 期,主动脉瓣从开放到关闭的时间。 临床意义 1、随心率、洋地黄的增加而减少;随年 龄的增加而增加 2、心衰病人LVET缩短
小知识: gender、age、weight 对心排的影响较大 . gender、age、
四种屏幕
进入监测状态后,会出现四种屏幕分别为: 监测屏(monitor screen ); 诊断屏(diagnostic screen)); 治疗屏(therapy screen) ; 趋势屏(trend screen). 提示:四种屏幕可以通过(previous) 或 (next)键调前后的屏幕。
g h
如图所示:红点位置即为病人当 前状态,黑点为理想状态,说 明病人每搏指数低,血压正常, 阻力正常,病人做功低。
趋势屏
趋势屏即将病人的数据绘制成统计趋势图,来 明显描绘病人情况的整体变化; 此屏有full data键 和expand data 键,前者即病 人的所有数据在一个屏幕上,后者即将所选的 数据放大化。 CO co CI CI ------
胸内液体量(TFC) 胸内液体量(TFC)
概念:是指根据胸腔电传导性测量出的 胸内液体总量。 男性30-50;女性:21-37。 临床意义 : 1、三种成分:血管内,肺泡内,组织 间隙内 2、帮助诊断:前负荷 3、指导治疗:输液速度,输液量
左心做功/ 左心做功/左心做功指数 (LCW/LCWI)
心排仪课件

杨海霞 Yang Haixia
有创心排仪的原理
经穿刺静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肺 动脉导管,并与心排血量监测仪连接,应 用热稀释法连接监测心排血量,即在肺动 脉导管的右心室有一段10cm长的电热丝, 按照二进制顺序不断地释放热量进入血液, 肺动脉一端内的导管尖端即有热敏器,不 断感知血液温度的变化并由计算机记录。 描记释放热量-温度变化曲线。根据曲线 下面积计算出心输出量。
无创心排临床价值
通过心排仪的监测,可以直接、适时、 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及其规律,预测心功能的变化趋势,指导 临床治疗
无创心排仪的监测指标
心率(HR 心率(HR )
概念 正常成年人的窦性心律在安静状态下60—100次/分, <60次/分称心动过缓, >100次/分称心动过速。 新生儿可达130次/分。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情绪、喝酒、吸烟、发 热、缺氧、心肺功能不全、休克、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 药物(阿托品、肾上腺素、β-受体阻止剂等)
概念 SV : 每次心跳左心室泵出血量,60-130ml/min SI : 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30-65 临床意义 1. 决定SV的基本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 2. 导致低SV主要原因:低前负荷和左心功能障碍(心 肌收缩不良) 3. SV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早期信号 4. 心衰诊断的重要指标
注意:贴电极片处若有头发、瘢痕、刀口等不可跨越,
必要时可剃除传感器位置的毛发; 若有皮屑等不洁净时,需要用酒精纱布彻底清洗 传感器位置的皮肤,洁净后才可贴电极片.
主屏幕的操作
打开机器开关,经自检完成后,出现欢迎屏(welcome 屏); 按下欢迎屏上的开始键(start键),随后通过enter键, 便可以输入病人的信息:patient ID、name、gender、 age、weight 、 height等,其中BP有两种形式:一种 是输入数据即手动方式(manual),另一种是袖带测量 (即curf键),按下开始键,开始检测. ↑ 输入数据或字母后,用↑、↓调节位置,enter键确定输 入的信息。
变化的早期报警。 2、危重病人 CI=2.0—3.0,有生命危险,CO、CI突然下降有生 命危险,CI低于1.8就有严重生命危险;低于1.8将无法维持生命。 3、增加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减少后负荷,可以增加心输出量。 4、诊断心衰的重要指标。
搏出量/搏出指数(SV/SI) 搏出量/搏出指数(SV/SI)
体血管阻力/ 体血管阻力/阻力指数 (SVR/SVRI)
概念:血流在动脉系统内遇到的阻力770— 1500dynes/sec/cm-5 临床意义: 1、代表后负荷 2、影响因素:血管收缩和扩张程度、血流量 3、引起SVR 增加的因素:低血容量,血管加 压因子 引起SVR降低的因素:休克,贫血,血管扩 张因子
其他操作
Menu----菜单键.按下该操作键后会出现以下控制键: Print ----- 打 印 报 告 。 在 监 测 屏 状 态 , 按 下 打 印 键 (print)—选择状态报告(status report)---选择完整报 告(complete status)--打印信号灯亮,开始打印。 Elent----事件键.用来记录某一时间用的某种特殊药物并 标记下来. 一般用作科研项目,以记录该药物对心排的影 响效果. Update----更新数据键.只需输入血压,不必再次输入病 人情况。 Review patient-----回顾病人信息资料键.可以查看病人 已往的监测数据;并且可以删除病人的信息。 System setup----系统设置键.修改日期、时间 、存储时 间间隔、屏幕更换时间等。
CO
5.0
CI 3.8
TFC
40
SVR
800
SV
70
诊断屏
在诊断屏上,数据都 被显示在标有高低的 统计图内,用来注明该 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 内的诊断指标。如右 图所示.
high normal low
CO CI TFC ACI SVR
治疗屏
治疗屏代表治疗现状与理想状态。 两条竖线(a.b)代表每搏指数,左侧 即为每搏指数低,右侧为指数高; 两横线(c.d)代表血压,下侧代表血压 低,上侧代表血压高; c 向左下方向的两条斜线(e.f)代表外周 阻力,左上阻力大,右下代表阻 力小; d 向右下方向的两条弧线(g.h)代表每 搏做功,左下代表做功低,右上 表示做功高。 a e b f
血压(BP) 血压(BP)
概念: 概念: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SBP 收缩压:血液由心室到主动脉最高时的压力90-140mmHg 收缩压:血液由心室到主动脉最高时的压力 DBP 舒张压:血液由主动脉到外周血管时的最低压力60-90mmHg 舒张压:血液由主动脉到外周血管时的最低压力 MAP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加上三分之一的脉压(收缩压减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加上三分之一的脉压(收缩压减舒张压)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1. 前负荷 2 .左室射血时间 左室射血时间 3. 主动脉顺应性 4.后负荷 后负荷

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 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 )
概念:CO 每分钟心脏泵血量 每分钟心脏泵血量4-8L/min CI 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2.5-4.2L/min 影响因素:基础代谢率(年龄、姿势、体质、体温、性别、环境 温度、湿度、危重病人、术后病人、心理等)。 临床意义: 1、同血压相比,CO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
监测屏
监测屏幕出现的是心排测出的 数值: CO----心排量;CI ----心排指数; SV---每搏量;SVR---外周阻力; ACI ---加速指数(心肌收缩力); TFC --胸液容量(象征容量即 前负荷)。 小提示:1.在监测屏上,最下行 左侧第一个键“turn pace off” 一般为 “off” 状态,在 房颤心律、使用起搏器、 IBAP 等 时 , 为 了 防 干 扰 , 可以开启。 警告: “save wave” 键,为储存 波,无意义,不可使用。
心排仪操作发生故障的处理措施
无数据检测到:首先检查电极片情况, 有无脱离病人皮肤,导电糊是否脱离, 数据线是否接触良好,病人是否有皮 下气肿、水肿情况; 翻页不动时:有报警情况出现,将 alarm on/off 按下即可; 当监测的数值与正常值差距很大时, 此时所监测的数值无意义,不真实, 需等片刻后再观察其有效性。
收缩时间比率(STR) 收缩时间比率(STR)
概念:是指心肌电兴奋期与机械收缩期 之间的比率, STR=PEP/LVET (0.3— 0.5) 临床意义: 1、心衰时STR值升高 2、STR 大于0.5时考虑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
CO(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CO=HR×SV 正常值为 正常值为:4~8L/min; ): × CI(心脏指数): (心脏指数):CI=CO/BSA(L/m2.min)正常值为: ( 正常值为: ): 正常值为 2.5~4L (m2.min); SVR(外周血管阻力 SVR=〔﹙MAP-CVP﹚× 外周血管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 〔 MAP-CVP﹚ 80〕/CO;正常值 900-1800; 正常值: 80〕/CO;正常值:900-1800;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 =〔﹙MAP 〔 -CVP﹚ 80〕 -CVP﹚×80〕/CI; PVR(肺血管阻力 肺血管阻力):PVR 〔 PVR(肺血管阻力):PVR =〔﹙MPAP-PC WP﹚ 80〕/CO;正常值 40-120; 正常值: WP﹚×80〕/CO;正常值:40-120; SV(每搏排出量 每搏排出量)SV= /HR× SV(每搏排出量)SV= CO/HR×1000ml /HR 1000ml
加速指数(ACI) 加速指数(ACI)
概念:指血流在主动脉升部和弓部的加 速度, 男性:70-150,女性:70-170 临床意义 1.评价心肌收缩力 2.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衰病人ACI降低
速度指数(VI) 速度指数(V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