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的繁殖一.睡莲繁殖形式的多样性在被子植物中,没有哪一种植物像睡莲属植物那样,在繁殖方式上具有如此多样性。
它们有的种或栽培品种只进行有性繁殖,如耐寒睡莲找哦你哦个的Nymphaea tetragona和耐热睡莲中的Nymphaea capensis,都只以有性方式进行繁殖。
有的种则只以无性方式,通过块茎的分生进行繁殖,如其Marliac型块茎的种或栽培品种Nymphaea‘Attraction’,Nymphaea‘Chromatella’。
有的种和栽培品种则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兼具,如耐寒睡莲中具Odorata和Tuberosa型块茎的种和栽培品种,他们具有良好的结实能力,又能大量地分生块茎,很多种热带睡莲也如此。
在睡莲的无性繁殖种中,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叶片“胎生”(viviparous)繁殖形式或者从花中长出植株。
二.有性繁殖凡具有结实能力的种或栽培品种,通常头能结出大量的种子。
耐寒睡莲通常果实较少,子房数较少,种子量也较少,一般每个果实50粒到150粒种子,种子也比较大。
种子最大的是Nymphaea Mexicana,其次是Nymphaea ‘Are-en-cial’。
种子最细微的如Nymphaea‘Ganna Varska’,其种子只有芝麻粒的1/3~1/5大小。
通常热带睡莲的种子都比耐寒睡莲小,但由于热带睡莲的果实大、子房多,每个子房内的种子也多,每个果实种子多达万粒以上。
只要授粉充分,睡莲的种子都有较高的发芽率。
睡莲的种子,在果实成熟后开裂,种子由果实内随着子房的胶质物溢出,借着种子外面的膜囊漂浮水面,四处散布。
在膜囊解体后,种子沉入水下土面上。
通常在7~8月,成熟散落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可在5~7天内发芽长出小苗,但当年难以开花。
在9~10月成熟散落的种子,无论是耐寒睡莲或热带睡莲,由于水温较低,一般不能发芽长苗。
但这时的种子都可以在水下(长江流域以南)或冰层下(北方如青岛)自然越冬,到次年5~6月长出。
热带睡莲的实生苗当年就可以长成大苗并开花,而耐寒睡莲要到次年才能开花。
然而,自然传粉所结的种子,实生苗的个体性状会出现广幅的分离,难以直接利用。
但可以从其中选择特别优秀的植株,用作培育新品种的材料。
只有经过自交定向选育才能培育成纯系品种,并经人工控制自花授粉所结的种子,方可获得性状一致的稳定群体。
有性繁殖的育苗过程中,由于睡莲的实生苗在初期阶段比较细弱,很容易受到丝状藻类的缠绕而不能生长,或者在人工清除藻类时严重损及小苗。
在育苗过程中也容易遭受蚊子及摇蚊幼虫的危害,它们甚至把睡莲小苗全部啃食。
为了避免育苗过程受到损失,保证幼苗成活长大,采用试管无菌育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试管育苗的基本技术如下:第一步:把种子洗净,用0.1%升汞浸泡10~20分钟,处理结束后用无菌水充分冲洗。
第二步:把经过灭菌处理的种子在无菌水瓶内催芽,催芽温度在26~30℃范围内,种子会很快发芽长苗(图6-1)。
第三步:在小苗长出第三片真叶后,把小苗分栽到有固体培养基质的瓶内,每瓶3~5苗,视培养瓶大小而定(图6-2)。
第四步:在小苗长到第七至八片真叶时,可以把苗取出分栽到盆内继续培养,这时幼苗已长大,不易被水生昆虫危害也可以把苗一道较大的培养瓶内,继续培养成打的无菌苗。
三.无性繁殖(一)块茎分生繁殖块茎分生繁殖主要是对耐寒睡莲而言,虽然具Odorata和Tuberosa块茎型的品种,有很多可以结实,可进行有性繁殖,但除非必要(如要从实生苗中选育新的品种),一般都不采用有性繁殖,都以无性繁殖方式取得大量的无性系同型个体,不必担心其性状分离。
具Marliac块茎的品种,其块茎的组织坚实,侧芽与主茎间的连接紧密,不易用手掰离,需用锋利快刀进行切割,分离的侧芽生长快,当年就可以开花。
具Odorata和Tuberosa块茎型的品种,其块茎多呈较长的根状茎,沿着块茎长出侧芽。
前者的侧芽大而粗壮,生长快而旺盛,往往侧芽当年就可以长成二或三级分支,并且开花。
后者的侧芽比较小,多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生长也较缓慢,通常要到第二年才开花。
此两类型块茎,其组织结构松软,近呈海绵状,尤其是后者。
它们的侧芽(或侧枝)与主茎的连接较脆弱,容易与主茎分离,特别是后者。
由于此两类品种的块茎(根状茎)组织松软,极容易失水干枯,分离下来的侧芽块不宜长时间封闭在纸箱内或塑胶袋中也容易变质腐烂,因此,在远距离长途输送时,要特别注意包装物的通气。
不管何种类型品种,对所有分离下来的繁殖体都要进行分级处理。
一般而言,对切离的主茎和大的一级侧芽,可用于栽培或销售,对较小的侧芽,分级集中种植管理,培养成大苗。
数量多的在大田分区种植,避免混杂,数量少的可在盆内分别养植。
在年生长期内,一般可进行2~3次分苗。
随不同地区的条件而有差异。
如在青岛地区,一年内要进行2次分苗,否则长势过密而影响开花和景观。
参看图2-3,2-4,2-5,2-6,3种不同块茎的形态与侧芽着生的状况。
(二)叶片胎生繁殖在白天开花的热带睡莲中,有不少品种具有叶片胎生(viviparous)的特性,它们在叶柄叶片相连结的部位,正面上(叶鼻处)长出小植株。
在每片新叶刚展叶时就可以明显看到叶鼻处有毛状突起物,随着叶片的生长,在毛状物的下面出现不规则的尖凸状物,小苗逐渐长出,先长幼叶片后长根。
小苗从母株叶片中获得营养,在叶片衰老枯黄后,小苗以叶柄与母株相连,老叶柄不仅对小苗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像婴儿的脐带一样从母株得到营养。
叶柄腐烂后,小苗脱离母株自由漂泊继续生长,遇到适宜条件,即会着土生长成大苗。
每株母株年生长期内可产生30~40个新植株,自然繁殖力相当强。
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当叶片衰老近全腐烂时,采下小苗,置于盆内集中种植培养。
在5~7月生成小苗,到9~10月即可开花并产生新的小植株。
有少数品种,早期的叶片不产生小苗,只有中后期的叶片才长小苗。
如Nymphaea‘August Koch’。
目前全世界育成的可以胎生繁殖的品种有19个,中华睡莲世界已引进12个。
可以胎生繁殖的睡莲种全世界只有1个,即Nymphaea micrantha Guillemin&Perrottet.原产在非洲西海岸地区。
人工杂交育成的品种目前全世界共有20多个,主要在美国,它们是:N.‘August Koch’,N.‘Bagdad,N.Blue Bird’,N.‘Charles Thomas’,N.‘Daubeniana’,N.‘Edward D.Uber’,N.‘Isabelle Pring’,N.‘Margaret Mary’,N.‘Mrs.Martin’E.‘Randig’,N.‘Panama Pacific’,N.‘Patricia’,N.‘Paul Stetson’,N.‘Peach Blow’,N.‘Pink Platter’N.‘Royal Purple’,N.‘Tina,N.Ganna Walska’。
参看全图2-16全株叶片胎生小苗的情况。
(三)球茎分生繁殖球茎分生繁殖主要表现在热带睡莲中。
热带睡莲连的生长方式与耐寒睡莲完全不同,前者的块茎呈菠萝状球形,直立向上生长。
后者为根茎状块茎,沿水平方向生长。
晚上开花的热带睡莲,如印度红睡莲(Nymphaea rubra),埃及白睡莲(Nymphaea lotus)及部分白天开花的热带睡莲,如Nymphaea colorata,Nymphaea‘Albert Greeburg’和Nymphaea‘Blue Sky’等,到夏末秋初,在老球茎的基部会生成若干个形状、大小不一的新球茎(图6-3)。
到秋末冬初把植株移到室内保存越冬时,在严冬时节,它们的叶簇会全部枯死,晚上开花热带睡莲的老球茎会烂掉,次年由基部的小球茎长出新植株(图6-4上)。
而白天开花的热带睡莲,虽然叶簇枯死,但老球茎可越冬,到次年春天,老球茎和新球茎都长出新苗。
据资料记载,在夏末秋初,把植株移入缸、盆容器内栽培或给予间隔的缺水条件,可以促进长出较多的球茎。
在武汉地区,晚上开花热带睡莲越冬期间,留在田里的小球茎能安全越冬,次年春天长出新苗。
(四)球茎分苗繁殖在白天开花的热带睡莲中,有些种和栽培品种,如Nymphaea india和Nymphaea‘Ganna Warlska’,老球茎在越冬后,春天会在芽生长区长出数十株丛生小苗(图6-4下),由于小苗很多,长成簇状,早期很难把小苗分离,要把整个球茎在缸或盆内单独种植培养,待小苗长大后,细心进行分苗栽培。
(五)匍匐茎苗分生繁殖在晚上开花的热带睡莲中,有些种(如Nymphaea rubra)在夏季旺盛生长季节,它们从老球茎侧生出水平生长的小根状茎,在这些细匍匐茎的末端长出一株新苗,往往在母株的周围形成一个群体,以致有人误认为这些小苗是由散落下来的种子长出的实生苗,其实Nymphaea rubra很少有发育成熟的果实和种子。
由这些匍匐茎长出的小苗可以分离移植栽培,当年也可以开花。
四.墨西哥黄色睡莲繁殖型墨西哥黄色睡莲(Nymphaea mexicana)的繁殖形式在睡莲属植物中是非常特殊的。
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有性繁殖能力,而且也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它的种子是睡莲属植物籽粒中最大的。
不仅结实力强,而且发芽率也高。
在睡莲的人工杂交育种中,该种是提供黄色基因的重要物种,常被用作杂交亲本。
墨西哥黄色睡莲具有两种无性繁殖形式,第一是通过地下匍匐茎来繁殖,该种是睡莲属植物睡莲属植物中唯一具地下走茎的物种,它具有海绵质松软的粗壮地下茎,在生长季节内,地茎的每一节长出一个新植株,每个新植株又可以继续进行分生,形成多级分支,在短期内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第二种方式是在每个植株的球茎或地下匍匐茎的茎节上长出另一种地下根状茎,在每支根状茎的末梢长出一个休眠潜伏芽体。
每个芽体由数对对称的营养体组成,营养体呈短棒状,富含淀粉,很坚实,在每对营养体之间有潜伏休眠芽,在芽体与母株球茎之间的根状茎腐死后,每个潜伏芽可以在土中潜存多年,而且非一次性的每年萌发出新苗,很难清除。
由于墨西哥黄睡莲同时具有3种很强的繁殖能力,它们的增殖很快,有很强的侵占力,成为强势种。
在多种品种混植的水池中,若不加以分区隔离,它可以很快成为优势种,别的品种将被挤占而淘汰。
在引种栽培中药特别注意,以免形成公害.五.由花中产生植株的特殊繁殖方式有些睡莲可以从花中产生植株,这是睡莲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常从花中产生植株的种和品种有:晚上开花热带睡莲Nymphaea lotus(埃及白睡莲)。
耐寒睡莲中常从花中产生植株的品种有:Nymphaea ‘Colone A.J.Welck’,Nymphaea ‘Cherokee’,Nymphaea ‘Perry’s Pink Delight’,Nymphaea‘Texas 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