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现代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6
和而不同的现代设计
Mo d e rn d e s ig n : h a rm o n io u s b u t d iffe re n t
□ 杨武生, 吴义祥
(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现代设计是现代大工业发展在设计层面上的一种反映, 存在设计
[参 考 文 献]
[ 1]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M] . 北京 : 中 国 青 年 出 版社, 2002.
[ 2 ] 章利国. 现代设计社会学[ M] . 长 沙 : 湖 南 科 学 技 术出版社, 2005.
[ 3 ] 吴 焕 加. 外 国 现 代 建 筑 二 十 讲 [ M] . 北 京 : 生 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 0 0 7 .
艺·术·设·计·评·论·与·鉴·赏
ART HORIZON Sum No.7
裁剪, 代表与窄衣文化相对应的宽衣文化, 这种直 线的剪裁方式及宽衣文化实际上是东方服饰文 化 理 念 的 精 髓 。 三 宅 一 生 所 强 调 的 直 线 剪 裁 、宽 衣文化, 体现的是将人体从衣服的束缚中解脱出 来的独特设计理念( 见图 3) 。正是这种东方式的 传统思维方式, 给予了三宅一生的作品看似无形 却疏而不散的精妙感觉。再次, “一生褶”的褶皱 效 果 处 理 反 映 了 日 本 民 族 的 时 空 观 — — — “折 叠 的 小 宇 宙 ”意 识 。日 本 特 殊 的 地 理 环 境 和 狭 窄 的 生 活空间在带给日本民众生存空间压力的同时, 亦 为 其赋予了“缩 小 型 宇 宙 ”的 意 念 。每 个 个 体 都 是一个完整的“小宇宙”, 经过折叠的“小宇宙”仿 佛缩小了个人的体积, 其中包含了日本民族深刻 的美学观念与实用性的思维方式。而“一生褶”的 设计, 正是折叠行为衍生出折叠意识的突出表现。
丹 麦 设 计 师 汉 斯·维 阿 多 年 来 潜 心 研 究 传 统 的中国家具, 东方气质在他极具个人风格的设计 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于 1945 年设计的“中国椅” 系列便吸取了中国明式椅子的一些造型特征, 其 作品造型质朴、线条流畅, 细部处理别具匠心。图 1 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意大利的平尼法里拉设计 的法拉利汽车, 将意大利传统的马车制作方法和 现代设计流程相结合, 体现出意大利的浪漫和激 情, 成为意大利汽车生产中的一个亮点。
倘若我们从设计过程以及设计受众这个角 度来对现代设计进行分析, 也许会得到一些新的 认识。
1.设计进程单向, 缺乏与受众交流
一、现代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从全球化初见端倪以来, 在现代设计光环的 笼罩下, 所有的现代产业都以大量生产作为发展 基础, 而现代产业的基本构架也是以规格化生产 为根本前提的。在此背景下, 产业界不得不把全 体 社 会 大 众 都 假 设 为 特 征 相 似 的 标 准 化 、规 格 化 的均质群体, 然后以同样的设计和规格去制造和
艺术空间 28
艺·术·设·计·评·论·与·鉴·赏
ART HORIZON Sum No.7
这一商业阶段, 人们买到了设计产品才能使用它、 享受它和欣赏它。当设计产品理所当然地作为商 品最后到达相应的消费者手中时, 一次设计产品 的逻辑行程方告结束。在这一过程中, 设计—制 造—接受往往是单一进行的, 而实际上只有在交 流中, 设计与接受彼此才能沟通。交流是社会进 步的标志, 为满足使用者需求而产生的工业设计 就 是 在 不 断 与 消 费 者 的 交 流 互 动 中 形 成 、演 变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 主 张 将 “大 众 的 译 码 ”和 “现 代 的 译 码”统一起来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言人詹克斯认 为, 那种依托工业化预制技术而在全世界各地大 行其道的“纸板箱”、“鞋盒子”、“方格子 ”的 失 误 之一是: 现代主义不注重交流。因此, 一个设计师 在谋划自己的设计之前, 必须了解使用者的需求 意向。
[ 作者简介] 卫臻( 1 9 8 1 —) , 女, 河南省开封市人, 北 京 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艺术理论。
!!!!!!!!!!!!!!!!!!!!!!!!!!!!!!!!!!!!!!!!!!!!!!!!!!!!!!!!
( 上接第 29 页) 科艺结合, 用提炼升华的艺术设计语言, 把中国几 千年的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
2.对设计受众群体认知不到位
现代设计初步解决了现代大工业生产在发 展初期所提出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问题, 但现代设 计对产品消费对象的设定, 它为之服务的那些 人— ——设计受众, 只是一个“群”的概念。我们可 以用 3 个指标来分析其特征。其一, 受众的一般 性 指 标 , 即 受 众 的 社 会 人 口 学 特 点 、社 会 心 理 学特点; 其二, 受众的素质行为指标, 即接受者的 设计知识修养、设计接受的主 动 性 程 度 、设 计 需 要和兴趣等; 其三, 设计接受的质量指标, 即接受 者接纳设计的力度和稳定度, 对设计产品功能、科 技 、经 济 、审 美 、信 息 诸 特 征 的 感 知 侧 重 和 理 解 水 平, 对设计的评判能力等。综合其各项指标, 设计 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尤其要抓住受众需要和受 众兴趣层次的不同, 使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社 会群体。因为在现代社会中, 设计受众不是一个 稳定的综合体, 而是一个处于变动、分解、重组状 态的混合体。事实上, 现代设计更多地考虑了设 计受众的生理和经济等方面的一般性要求, 而往 往忽视了处于更高层次的受众心理和社会地位 等方面的属性, 因而带来了诸多问题, 甚至在一 定程度上阻滞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
设计者, 即设计 师 、设 计 组 织 、设 计 群 体 , 是 产品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直接创造者。设计文 化主要源自设计者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受众是设 计逻辑行程的终端, 也是设计产品价值的最终实 现者。任何一件设计产品真正意义上的最后完 成, 都必须经过对它的消费或接受过程, 被消费、 被接受的设计产品才是真正现实的有生命的创 造物。在多数情况下, 设计消费又必须经过购买
和而不同, 就是容纳多种设计并使之共存, 提 倡和鼓励多种设计相互交流 、相 互 融 合 、求 同 存 异 、共 同 发 展 、共 同 繁 荣 、多 元 互 补 。 和 而 不 同 作 为一种设计观, 反映了现代设计发展的动力、途径 和规律, 在今天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它是在全 球化时代促进不同设计的交流对话和架构优良 设计的纽带与桥梁。
[ 4 ] [ 日] 丸山敏雄. 纯粹伦理原论[M]. 王英, 刘李胜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 139- 140.
透过“一生褶”这一颇具哲理性的设计, 可以 看出日本文化善于吸收、融合 外 来 文 化 的 传 统 , 领 悟 独 具 日 本 民 族 特 色 的 “禅 宗 ”境 界 、体 会 日 本
[参 考 文 献]
[ 1 ] 吴潜涛. 日本伦理思想与日本现代化[ M]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186.
[ 2 ] 李 当 岐 . 西 洋 服 装 史 [ M] .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1995: 225.
[ 3 ] 张海容. 时空交汇— ——传统与发展[ M] . 北 京 : 中 国纺织出版社, 2001: 64.
生产大量完全相同的产品, 消费者只能用规格化 的消费概念去适应被标准化了的商品, 被动地去 满足产业大量生产所需要的条件。而整个现代化 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发展, 似乎也都是以这种规 格化和标准化的概念来作为模式的。总之, 整个 供需关系被倒过来了。这种生硬地将多样化的消 费群体用标准化的概念去加以均质化的生产制 度, 引发了现代思想、科学技术、社会构造、环境条 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三、结语
的 时 代 ”。 只 有 将 现 代 设 计 同 本 民 族 优 秀 传 统 文 化充分结合, 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现代 设计之精华, 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 合, 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惟其如此, 现代设计才 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1 世 纪 是 一 个 去 除 普 遍 化 而 重 差 异 化 、轻 视组织化而重个性化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再单纯 追求设计产品的销售或设计受众的一般性满足, 而是更重视整合个人或局部的看法, 使得现代设 计 真 正 为 所 有 人 所 拥 有 。 黑 川 雅 之 在《世 界 设 计 提案》中说 , “我们有明确的方向, 将不 再 只 是 基 于怀旧之情而去保存那些异国风情的区域性文 化, 而是要重视并且开拓个人与区域性文化之间、 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积极意义, 只有如此才能真 正有助于区域性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并使未来确 实成为包括全球化与区域化两大趋势共同发展
进程单向指导思想将民族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才能走出一条全
球化与区域化共生之路。
[关键词]现代设计; 民族文化; 和而不同
[中图分类号] 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3729( 2007) 06- 0028- 02
图 1 中国椅( 之一) 传统文化是创新设计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 母。我们在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 也要汲 取现代的设计 观 念 、表 现 手 法 和 审美情趣, 将传 统以现代的意识和方法加以演绎, 赋予其新的意 义与新的视觉感染力, 做到古为今用、中西同构、
( 下转第 35 页)
艺术空间 29
[ 作 者 简 介] 杨武生( 1974—) , 男, 江苏省淮安市人, 江 南大学讲师,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设计艺术学。
艺术空间 35
现代设计大致形成于 20 世纪初期, 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 最后影响到世 界各国。社会的发展催生了现代设计, 使既有的 设计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设计对应 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 它面向中产阶级逐渐占 主导地位的社会公众群体, 受制于现代生活水平、 现 代 社 会 准 则 、现 代 经 济 和 市 场 、现 代 科 技 水 准 、 现 代 公 众 的 物 质 和 精 神 需 求 、现 代 大 机 器 生 产 条 件和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故而, 它通过现代设计 手段、制作手段、宣传推广手段, 蕴含、展 示 同 时 也 引 导 着 现 代 文 化 观 念 、现 代 消 费 方 式 和 现 代 生 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