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场布局1.1 井场范围以井口为中点,边长为不小于40m的正方形。
四周宜挖设宽1.5m、深1m的警戒沟,与非井场用地隔离。
1.2 井场四周架设安全警示带,警示带架设平直、清洁,距地面高度1.2m,开口不大于5m,每10m架设一个警示带杆。
1.3 井场地面平整无杂草、树木及建筑障碍物等。
1.4 井场入口一侧摆放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标志牌1个、井下作业安全生产禁令标志牌1个、巡回检查路线图标志牌1个、现场逃生平面示意图1个、HSE入场须知标志牌1个。
1.5 现场设置逃生通道指示牌4个,安放在逃生通道一侧,并在上风口安全区域设置紧急集合点标志牌1个。
1.6 施工现场应有以下安全警示标志牌:“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系安全带”、“必须穿工作服”、“当心触电”、“当心落物”、“当心高空坠落”、“当心机械伤人”、“当心中毒”、“禁止烟火”、“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标志牌制作应统一,安装在工具柜门内侧,保持完好、清洁。
1.7 现场配合施工车辆停放在距井口20m以外,优先选择上风口方向。
1.8 现场配备垃圾桶2个(可回收桶、不可回收桶各1个)。
所有垃圾必须分类后放进垃圾桶。
2 修井机摆放2.1 修井机应根据季节优先选择停放在上风口位置。
2.2 修井机基础坚固,停放平整,各轮胎应不承受负荷、不悬空,并用不少于4块三角掩木掩在轮胎前后。
2.3 修井机下部地面应整齐铺设防渗布,四周打好围堰,高度不小于100mm。
2.4 井架安装完毕,要在修井机千斤下垫枕木,锁紧支腿,丝杠必须用防渗布进行包扎防尘。
2.5 井架地锚位置及绷绳开档应符合立放井架的标准(不同型号修井机可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调整),地锚销孔露出地面且高度不超过100mm,用长、宽各400mm土方附围。
井架与地锚桩距离标准单位:m2.6 地锚桩长度应不小于1.8m,直径应不小于73mm;螺旋锚片直径应不小于250mm,长度应不小于600mm;地锚销宜用螺母紧固,并有防退措施。
2.7 井架绷绳直径不小于19mm,绷绳无松股、打结、锈蚀、夹扁等缺陷,且绷绳无接头,每捻断丝不大于6丝,绷绳上下余头不小于0.5m。
2.8 绷绳应受力均匀,固定牢固,正常作业时应设置6道绷绳(前面2道,后面4道);当井深超过3000m或特殊作业时应设置8~10道绷绳。
2.9 每道绷绳两端固定绳卡不少于4个;绳卡与钢丝绳应相匹配;绳卡应等间距卡牢,卡距为150mm~200mm;绳卡压板在主绳,并卡牢固。
2.10 绷绳绳卡清洁无油污,上部余绳与主绳用绳卡固定在一起,绷绳下端余绳盘成圆圈固定,余绳头钢丝无松散现象。
2.11 绷绳花篮螺丝定期除锈刷漆,绷绳与花篮螺丝连接处宜用鸡心环保护,丝杠调节到位后保持1∕3的调节余地,涂抹油品保养,并用纸张包扎防尘。
2.12 修井机及井架保持清洁,无杂物、无绳头。
起下管柱施工时,修井机尾部使用防渗布围扎,防止油水污染设备。
2.13 井架天车、游动滑车、井口三点一线,前后偏差小于60mm,左右偏差小于20mm。
3 值班房摆放3.1 根据当地季节风向,值班房按东西或南北方向摆放在井场上风口方向的一角。
距井口距离不小于20m,摆放到位后轮胎周围封土台。
3.2 值班房安装接地保护装置,各连接部位牢固。
室内地面铺设防滑绝缘垫。
3.3 值班房内的工作、生活设施(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冰柜、资料柜、工具箱、灯具等)内外保持清洁,固定牢靠,无变形,不允许私自改动位置,门、窗、梯子(扶手)、工具箱完好,房内禁止摆放工用具及配件。
3.4 值班房内悬挂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和井控责任制度牌整洁完好,固定牢固。
3.5 值班房内衣物及个人生活用品摆放整齐或统一挂在衣架钩上,不得乱挂乱放。
3.6 值班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7 值班房行走底盘完好,牵引牢固,保险绳规范。
保险绳采用16mm钢丝绳,两端分别用2个匹配绳卡固定牢固,绳卡间距为100mm-120mm,压板在主绳,余绳头用铁丝牢固捆绑在主绳上,绳头无松散。
3.8 值班房牵引拖钩使用土方垫高不小于200mm。
3.9 值班房门上方左侧设置风向标,高度距值班房房顶不少于2m。
4 供用电设施布局4.1 发电机房距井口不小于20m,房内地板及墙面、顶棚要保持清洁,严禁存放燃油及杂物。
4.2 发电机组排气管出口安装阻火器,由专人进行维护保养,运转时要严格遵守《发电机组操作规程》。
4.3 发电机组固定螺栓齐全、牢固,油水管线阀件无渗漏,护罩齐全完好。
电瓶清洁,接线牢固。
仪表盘仪表齐全、显示准确。
备有“已放水”、“防冻液”、“正在维修”、“禁止启动”等警示标志牌。
4.4 禁止采取对外部供电系统反送电的措施。
4.5 隔离变压器固定牢固,设有防雨设施,仪表、输入输出线路完好无破损、防护有效。
有“小心触电”、“设备负责人”等警示标志牌,周围无油、水及杂物,保持清洁干燥。
4.6 值班房、发电机组、隔离变压器等地线线桩直径不小于25mm,地下长度不小于1.5m。
连接采用多股铜芯线,用线鼻固定卡紧,接触良好。
干燥地带须常在地桩周围浇水,保持对地绝缘电阻小于10欧姆。
值班房、发电机、隔离变压器等地线应分别接出,禁止接在同一地线桩上。
4.7 发电机组输出电源必须经隔离变压器后输出,过户线必须使用绝缘保护管保护,并设防雨弯。
室内灯光、线路符合规定标准,维修线路和设施须由专职电工进行整改。
4.8 用电线路均须采用橡胶套软电缆线,无老化、裂纹或裸线。
线路使用有良好绝缘措施的架线杆架设,高度不得低于2.5m,架线杆间距4m-5m,均匀分布。
4.9 因条件所限橡套电缆无法架空时,应采取穿硬质管线等相应保护措施。
埋入地下的硬质管线深度不小于0.6m并做警示。
4.10 有车辆通行的区域线路架高距地面4.5m以上;经过值班房、住井房上方的线路应高于房顶0.5m以上。
4.11 配电箱、变压器等用电设施的仪表、闸刀、漏电保护器、插座固定牢固,外壳齐全完好;各控制开关操作方便灵活,标示清楚。
配电箱加锁,由专人保管、专人操作。
4.12 现场必须使用防爆灯具。
夜间施工须保证现场照明亮度,照明灯具应不少于6盏。
移动灯具、灯线保持清洁,灯线走向顺直。
灯具待用时,灯线须整齐地盘在灯线架上。
4.13 空调、电暖气、微波炉、饮水机都要固定牢固,符合有关安装标准;线路规范,插座齐全、完好、有效;电器设备上下周围禁止存放杂物。
4.14 配电箱内单独设置电暖器控制开关和熔断器,电暖器防护罩牢固完整,且在0.5m半径内禁止放置易燃物。
5 抽油杆摆放5.1 抽油杆排放方向宜与井架底座方向垂直,四周安全间距不小于1.5m。
油杆桥下铺设10m×11m的防渗布并封好围堰(高度不低于100mm)。
5.2 抽油杆桥用不少于12个桥座分四道横桥均布,单层摆放;抽油杆排放整齐、平直,两端悬空小于1.5m,距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每组10根出头;严禁抽油杆上摆放杂物。
5.3 抽油杆分类摆放。
若有玻璃钢杆时,增加一道抽油杆桥支撑。
起出的光杆严禁携带悬绳器和井口流程。
6 油管(钻杆)摆放6.1 油管(钻杆)桥宜摆放在井架正前方向。
油管桥用不少于12个桥座分三道横桥均布,桥座基础稳固,桥面水平,距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摆放层数不超过5层,每组10根出头,摆放整齐。
严禁在油管桥上拉送、站人或行走。
6.2 油管桥下铺设11m×13m的防渗布并封好围堰(高度不低于100mm),各层横桥用钢制专用卡子固定牢靠,油管出头端距设备不小于1.5m,拉送油管通道宽度不小于1.5m。
6.3 ∮89mm油管必须单独摆放,不得摆放在其他油管上。
6.4 待用或报废油管要搭桥摆放整齐,不得影响安全通道的畅通,下面铺设防渗布。
6.5 抽油泵放置在专用工具架上,泵筒长度大于5m时,其支撑点不应少于3个,且须均布。
6.6 油管悬挂器、井下工具按照标准单独摆放,不得落地。
6.7 管杆刺洗过程中要采取防污染措施,防止油水外溢。
7 井口摆放7.1 井口四周1.5m半径内铺设防渗布,根据需要挖好排污沟,四周封边围堰。
选用合适的站台板,站台板平面不得小于1m×2m,下面铺设防渗布。
站台板须使用防滑菱形网,完好、牢固、防滑,高度超过1m时应设置台阶。
7.2 井口要安装满足设计要求的防喷器,紧固螺栓上扣力度要均衡。
正常施工时防喷器扳手挂在防喷器上,并挂开关标识牌。
7.3 起下钻施工过程中井口必须使用防挂板,防止油管、钻杆碰挂井口。
7.4 待用的采油树、旧井口、防喷器应擦洗干净。
手轮要向上平稳摆放,下铺防渗布。
抽油机井台及底座上不得堆放除井控工具以外的任何工具用具及杂物。
井口流程、配件应擦洗干净摆放在工具区。
防盗箱要整齐放置在井场边缘。
8 工具柜摆放8.1 井场工用具及配件采用“三柜一架”进行摆放。
“三柜一架”指:井控消防工具柜:主要摆放井控配件、消防器材等;综合工具柜: 主要摆放油管、抽油杆短节,油管吊卡、吊环、120°高压弯头、小滑车等小件工用具;管杆支架柜:主要摆放管杆桥座、钢丝绳、垃圾箱等;工具架:设置于综合工具箱内,用于放置旋塞、旋塞扳手、补心及压力表。
8.2 “三柜一架”下铺设防渗布。
防渗布四周压实,工具架上的工具排列有序、保持清洁。
“三柜”与值班房应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一致。
工具架距井口距离不小于5m。
8.3 按照工具类别将待用工具清洁出本色后分别整齐放置在指定的综合工具柜、井控消防工具柜、管杆支架柜内。
8.4 “三柜”内工具用具摆放要求:放置于柜内的工用具及配件要摆放整齐、清洁、完好,定期检查保养;井控消防工具柜内的节箍及变扣配件要求逐件单独摆放;210型和350型井口螺丝要两端均可顺利上卸扣。
9 井控装备布局9.1 井控管汇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放喷管线。
井控管汇的压力级别及组合形式应符合井控管理规定要求。
9.2 压井管线:自套管闸门接出,安装在季节风的上风口方向,接出井口20m 以外。
9.3 放喷管线:安装在季节风的下风口,接出井口25m以外,通径不小于62mm,转弯处用铸造钢制弯头,弯头不小于120°。
9.4 压井管线、放喷管线必须使用钢制硬管线,每隔10m-15m用地锚固定牢靠;出口距最近地锚1.5m-2m,必要时配备短节;外壁保持清洁;压井管线、放喷管线刷红漆。
9.5 压井、放喷管线接放平直且成一条线,固定地锚销孔高度距地面100mm,固定牢靠;9.6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距井口不小于25m,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1m以上的距离,周围留有不少于2m的人行通道;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蓄能器完好,压力值达到规定值,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9.7 防喷器远程控制室内地板、墙面及顶棚要保持清洁,严禁存放燃油及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