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鉴赏论文)
《骆驼祥子》这本小说主要讲述的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从农村到城市谋生。
沉默寡言的他心中却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过上幸福的生活。
于是他凭着勤奋和坚韧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了。
但是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有买了一辆洋车。
不过现实就是残酷的,他千辛万苦储来的积蓄再次被洗劫一空。
就这样反复了三次,最后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
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
显而易见,祥子的一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
祥子本来是一个醇厚朴实,正直有理想的青年人。
初出从农村来到城市,他充满了干劲。
相对于城市中的其他没有理想,没有激情的人,仅仅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祥子的这种有上进心的积极心态,显然就是十分的值得鼓励的。
祥子的梦想不是遥不可及,仅仅就是想要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洋车。
这样的梦想在当时是十分的合情合理,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祥子为了这个目标,苦苦奋斗了三年,不抽烟,不喝酒,少吃一点饭,少穿一件衣服。
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钱,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不管他如何的追求,如何的拼搏,结果却终究没有能改变他悲惨的结局。
骆驼祥子是可悲的,错就错在他出生在一个不公平,不合理的黑暗社会。
他坚韧,顽强,自信,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
他的这些每一个性格特点都是如此的可嘉。
但是现实就是残酷
悲哀,无可奈何的。
社会的嫉妒黑暗淹没吞噬了人性,他的这些优秀品质恰恰成为了他人生前进的羁绊,使得他再残酷社会中不知不觉就处于了弱势。
这直接或间接的就令他人生成为了一个无奈地悲剧。
我认为这本小说中,祥子仅仅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代表的是社会中那一群白白被剥削被压迫的穷苦百姓。
当时社会的这一群人他们心中都有着祥子心中类似想要拥有一部洋车的简简单单的梦想。
他们尝试过奋斗,尝试过努力。
但是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社会制度,却令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成为泡沫。
他们本是充满的热情的那颗心,便渐渐的被冷却,直至心灰意冷,慢慢的死去。
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中,行尸走肉,不似人形。
老舍不愧是现代著名的作者。
我想这些蕴含哲理深意的小说同时也是建立在老舍深厚的写作功底上的。
文中对小说人物的刻画十分的精准,作者多方面的从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等描写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虽然着墨不多,却可以把人物自己独有的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凸显出来。
同时作者也十分的精准的把握住了细节方面的描写,作者将他具体的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是场面的描写中。
增强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中心细想的表达,并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的表达能力也是十分的巧妙。
譬如在小说中的虎妞,她是一个泼辣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人性格。
作者在刻画这个形象的时候,竟然令得虎妞在小说中同时兼有双重性格。
一方面,她拥有着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得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使得她缺
乏教养,粗俗刁钻。
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父亲出于私心而延误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
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
从这也可以说虎妞是刘四爷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在小说中,我们所看到的虎妞,她在婚姻上欺骗了祥子,用计谋令得祥子娶了他。
本来虎妞做出这样的欺骗祥子的事情应该是被大家所唾弃,所厌恶的。
但是在老舍的笔下,我们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反而我们会同情虎妞,隐隐间会觉得虎妞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可爱,而不是其他一些令人感觉罪恶的事情。
特别是在最后虎妞难产而死的时候,我们更是心中默默的为虎妞默哀。
我想,虎妞给大家这样的感觉,是因为虎妞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是逼不得已的。
社会的腐朽令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举动。
她其实也是腐朽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牺牲品罢了。
她的本性其实也是善良的,她根本就没有伤害他人的心,她仅仅只是想要实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梦想,就像祥子想要实现自己要拥有一辆洋车一样的简单梦想一般单纯。
我认为一部好的小说,并不一定要有这华丽的辞藻,或是绚丽无比的情节。
我认为小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露深刻的道理。
就如同《骆驼祥子》这本小说一般。
他的语言显然就是简单朴实的,但是他的每一个词语句子却描写着非常的到位,精准。
简简单单的句子便是形象生动的表达出了其原本的含义。
我觉得这才是驾驭语言达到一种境界的表现。
像一些仅仅只会用繁杂绚丽的词语堆砌的文章,那仅仅只是一座海市蜃楼,好看却不实用。
同时小说中蕴含的
深意就是其不可或缺的精髓,如果小说中仅仅只是毫无含义的平白记叙,即使它的语言再如何的优美,它也仿佛只是一个身穿华丽衣裳的躯体,行尸走肉,毫无价值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