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同济大学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6同济大学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6同济大学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在具体谈语言文学的复习经验前,先就几个问题简单发表一下看法。

首先是学校的选择问题,定学校的客观标准无外乎两条,其一,学校的综合实力;其二,学校的专业实力。

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自身情况再做出抉择。

语言文学专业实力强的有好几所“师范”院校都值得一试,如果对“师范”类院校不感冒的话,综合实力强的院校也有很多。

考研过程枯燥而漫长,这期间要抵抗的诱惑和承受的烦恼很多:同学找到工作;英语阅读理解一团浆糊;你在学习,别人在快乐地玩耍……总之一路走下来,勿忘初心,谨记你为何考研,迷茫了,想想它,前方会有光!
专业课
复习的时候还是应该确定一个大致的时间表。

以2015年考为例(倒推来看),基本上进入2015年的1月,一星期之后就是考试时间,这个星期可以用做查缺补漏、放松身心的安排。

从9月至12月可以用作同济考研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这之前的时间作为第一轮复习时间。

当然这个时间表只是一般性而言,各人情况有异,复习节奏不一样,具体操作起来肯定不一样。

但是第一轮复习的后期和整个第二轮复习期间肯定是专业课的质变阶段。

不管是文学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语言文学,一年的复习时间是足够让你通过专业课考试的。

所以,哪怕是小白,都要有信心。

第一轮的复习是漫长的,如果学校提供的参考书多,难免给人心生畏惧且时间不够用之感。

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好好把握复习节奏,趁英语还在打基础,政治还不用复习的时候,多挪出一点时间给专业课。

同时还得提高看书的效率,保质保量。

专业课的复习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绝对不能无视同济历年真题,真题是风向标,通过研究真题,才能更好地把握复习的大方向。

就一般情况而言,语言文学的真题基本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和大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这三类题型。

填空题
各个学校填空题的侧重点不同,只需找到近5—10年的真题(推荐尚学同济考研网),大致地看一遍,基本上就心里有数了。

是侧重于主要作家、主要作品的小知识点的考查,还是一些较偏的知识点,理清之后,平时的复习中注意识记就是了,填空题一般都不是大的问题,就不赘述。

名词解释
关于这道题,真不像部分同学所想的那样——需要写很多,考试的时候只需简单、概括性叙述,答到要点即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每复习完一个文学史章节,首先总结出该章节涉及到的重要的名词解释(肯定是要包括真题中出现的),然后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找些名词解释的资料(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在这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错误、查缺补漏等等。

2.当第一轮复习完,所有章节的名词解释也都罗列完了。

等到考试前的两个月才开始背,这样复习量就减轻了,分散记忆、个个击破。

这样分配下来每天也就5—8个名词解释
的任务。

而且没必要特意地花时间去记,分成小纸片,每天去图书馆,晚上回寝室,晚饭后散步,睡觉前等等零碎时间拿来反复记忆,效果特别好——
大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大题。

或者说,辛辛苦苦看那么多专业课的参考书和资料就是为了对付它。

现在考研的题目越出越活,许多同学在初期甚至会产生“拿着参考书都找不到答案”忧虑之感。

这其中的原因,题目较活是一方面,初期自身修炼不足也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参考书所给的”和“考试所需要的”这两者之间有矛盾。

回到具体的复习操作上来谈——对于很多基础不好或者是无基础的同学而言,第一轮复习就是一个不断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此时,切记要做笔记,不要只简单的在书上勾勾画画。

这个阶段的笔记主要是为了理清“语言文学史讲了些什么”,通过笔记对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到参考书讲了些什么,也有利于在平时巩固复习前一天的内容时,更加高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