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

2014年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

2014年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为全面提升市区和镇两级肉菜市场(下称“市场”)的硬件、软件设施水平,营造整洁、安全舒适的消费购物环境,根据《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县、镇两级肉菜市场升级改造方案的通知》(清府办函〔2014〕72号)和《关于印发清城区肉菜(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城区府办发〔2013〕22号)规定,结合当前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积极推进市场硬件、软件设施的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全区市场的基础设施、购物环境、交易条件和管理水平,并达到创建卫生城市标准。

二、改造范围市区和镇(街)两级的市场共17个(包括2013年开工但未竣工验收的市场,名单见附件1)。

三、工作目标上述17个市场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街镇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

升级改造工程必须于2014年11月底前完成。

四、组织领导(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领导小组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任组成人员(见附件2)。

各街镇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市场升级改造的组织实施。

(二)职责分工。

1.各街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市场升级改造负总责;制定辖区内的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审定市场项目建设方案;负责组织对市场改造的施工监督和项目竣工验收报批。

2.区经信局:承担区市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牵头拟定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和标准;指导各街镇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对工作进度进行检查、督促;编辑简报,通报全区市场改造工作情况。

3.市工商局直属分局: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市场改造工作方案和标准;负责做好市场改造期间市场经营户的正常经营,查处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依法对市场进行登记注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确认市场开办者、场内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配合农业部门做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参与审定市场改造方案、进度计划、工程指导监督以及工程竣工验收。

4.区财政局:负责筹措补助和奖励资金,做好资金监督、绩效管理。

5.区农业局:负责指导市场食品(农产品)检测室的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检测技术的培训;指导市场经营者对入场农产品进行日常检验检测,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时监控系统;依法对入场经营的食用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与工商部门配合共同做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工作。

6.区公安分局:负责做好市场改造升级治安管理,依法查处市场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阻碍执法、抗法等违法犯罪行为,并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安全保卫机构,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7.区住建局:参与市场改造的建设管理、工程施工监督、质量验收工作。

8.区公安消防大队:按照消防审批范围,负责对市场的应申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以及市场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9.区城综局:负责制定《肉菜市场周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市场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整治取缔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乱摆卖行为;在市场改造期间,配合市场开办者,在市场附近设置临时摊点,以方便居民生活和市场经营户的正常经营。

10.区卫计局:负责市场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指导和验收。

对市场的创卫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技术指导。

11.区发改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市场业主制定收费价格,加强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投资主体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明码标价和公布。

12.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五、政策措施(一)改造标准。

原则参照《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参考标准》(见附件3)执行,可结合实际情况实行“一场一策”政策,由市场投资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申报、验收。

申报、验收工作参照《2014年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验收办法(试行)》(附件4)要求,由各街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并组织实施。

完成改造的市场,由区市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

(三)资金支持。

市场升级改造所需资金以市场主办者投资建设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区级财政补贴和奖励标准按城区府办发〔2013〕22号文件规定执行。

市级财政对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市区内市场给予一次性20万元/个奖励,镇级市场给予一次性10万元/个奖励。

各街镇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市场外围公共配套设施,美化市场环境。

资金来源由各街镇负责统筹解决。

六、工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市场升级改造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列入了“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要在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各街镇、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时完成任务。

(牵头单位:各街镇)。

(二)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加强对市场升级改造方案的审查,市场升级改造必须保障改造的市场不得减少档位数量以及功能设置;指导市场业主参照标准要求开展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防止出现二次改造、返工改造等浪费现象,确保按时、按质、按标准完成。

(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区农业局、区住建局、区公安消防大队)。

(三)加强督查,掌握进度。

为及时掌握市场改造情况,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定期报告、检查、督办、通报制度。

各街镇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每月2日前将上个月工作进度情况报区肉菜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

(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各街镇市场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

(四)加强市场周边环境管理。

按照划行归类要求整治市场周边商铺摆买;整治市场周边流动摊贩,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市场改造期间,指导市场开办者在市场周边安排临时经营场所,加强管理和服务,不影响经营者经营和市民购物。

(牵头单位:区城综局)。

(五)建立价格协商机制,强化商品价格信息公示。

市场业主应结合实际,建立价格协商机制,加强摊位费的管理。

升级改造后的市场原则上一年内不得提高摊位租金,如确需提高摊位租金的,市场业主必须与入场经营档主进行协商,商定提租幅度。

物价部门要指导市场业主制定收费价格。

(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各市场业主)。

(六)严格执行水电费收费。

降低市场水电收费的价格,实行肉菜市场与普通工业用水用电同价,以降低农产品流通经营费用,实现物价调控的目标。

(牵头单位:区发改局、自来水公司、区供电局)。

(七)完善机制,巩固成果。

各街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规定,按照各自职责对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对完成升级改造的市场要巩固成果、严禁破坏改造设施;对未列入改造的市场,要重点整治场内卫生、场内商品摆设,做到卫生整洁、划行归类。

(责任单位:各街镇、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区农业局、区卫计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

各市场业主要按照“谁开办、谁负责”原则,加强场内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综合整治,构建经营有序、环境良好、食品安全、服务到位的和谐市场环境。

(责任单位:各肉菜市场业主)。

七、其他事项本方案有效期到2014年12月31日。

附件:1.2014年肉菜市场升级改造计划任务分配表2.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名单3.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参考标准4.2014年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验收办法附件1:2014年肉菜市场升级改造计划任务分配表序号地区市区和街镇两级市场1 凤城街道(5个)松岗市场、名都市场、下廓丽景市场、亿泰肉菜市场、西门塘市场2 东城街道(2个)莲塘市场、附城市场3 横荷街道(2个) 百加市场、荷兴市场4 洲心街道(2个) 南埗市场(振福市场)三鸟市场(一期)5 源潭镇(2个) 东源市场、高桥新市场6 石角镇(2个) 灵洲综合市场、新基市场7 龙塘镇(1个) 银盏中心村肉菜市场8 飞来峡镇(1个) 飞来峡镇移民综合市场附件2: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为加强全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经区政府同意,决定成立清城区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罗泽光(区委)副组长:张建奇(区委区府办)刘卫民(区经信局)谢宇辉(区财政局)程世民(市工商局直属分局)成员:阮建忠(区经信局)林志伟(区财政局)黄志强(区住建局)胡锦洪(区农业局)冯碧彪(区卫计局)黄恩楚(区城综局)龚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向洁良(区公安分局)彭勇(区公安消防大队)冯路养(市国土资源局清城分局)黄良辉(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叶世忠(凤城街)陈建华(东城街)张星柏(洲心街)朱志强(横荷街)孙永文(源潭镇)王光华(龙塘镇)郭建忠(石角镇)陈静(飞来峡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局,由刘卫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区经信局与市工商局直属分局牵头统筹肉菜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

办公室联系电话:3939172,传真:3939675。

附件3: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参考标准一、布局要求。

场内经营布局必须按商品种类分区,鲜、活、生、熟、干、湿商品严格分开并设置自由交易区,自由交易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50㎡;经营鲜活禽畜、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者经营区域隔开,相互距离不少于5米;烧腊及其它熟食档不得与经营鲜活禽畜、水产的区域相邻或相对。

二、采光和空气质量要求。

应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同时应配备足够的灯光设施。

要具备较多的出入口和通风口,可采取自然通风方式使场内无臭味,保持场内空气质量。

有条件的市场,应配置送抽风设备的通风系统。

三、地面建设要求。

人行通道地面应以防滑砖或具有防滑功能的材料铺设,并向排水沟(两边)倾斜,坡度比为1-3%,道宽>1.8米。

四、排水、排污要求。

场内污水排放通畅,购物通道下水道必须设计为暗道(水产、禽类区域可适当为明渠),采用沉井式暗渠(安管)排水系统;柜台外地面排水槽宽度为8厘米,弧底深度5-8厘米。

排水系统设置必要的过滤处理设施,然后才能排入市政渠道。

水产、冰鲜、禽类经营区(档)内排放污水要设置初级隔渣过滤设施,然后才能排入过滤处理设施。

五、场内墙身建设要求。

场内墙身(含立柱四周)应贴抛光砖或瓷砖,高度不低于1.8米。

六、摊档台建设要求。

市场内设置的所有摊档台平面要整齐划一,可用不锈钢、釉面砖或抛光砖铺设。

摊档台立面贴抛光砖或瓷砖,档台靠通道外侧边沿设不锈钢挡水凸边,高度不低于10厘米,鱼、冰鲜、家禽档边缘加不低于20厘米的挡水玻璃;鱼类档台面可另加网型不锈钢板,肉档台面可加聚丙烯塑料板或原木板,但不能高于台面的外缘凸边和飘出台面。

经营鱼、冰鲜、白条鸡、蔬菜等湿货的台面,要设置排水隔渣孔,用塑料管连通下水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