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

Le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书二零零九年十月目录一、运行环境-------------------------------------------------------------------------------3二、功能简介-----------------------------------------------------3三、教学功能使用流程---------------------------------------------4四、教学功能使用说明---------------------------------------------41、登录与注册-------------------------------------------------------------42、教师用户---------------------------------------------------------------6 2.1 常规操作--------------------------------------------------------------6 2.2 资源系统--------------------------------------------------------------7 2.3 作业系统--------------------------------------------------------------9 2.4 考试系统-------------------------------------------------------------15 2.5 实验系统-------------------------------------------------------------15 2.6 题库管理-------------------------------------------------------------17 2.7 组卷系统-------------------------------------------------------------18 2.8 查询系统-------------------------------------------------------------212.9 信息管理-------------------------------------------------------------233、学生用户-----------------------------------------------------26 3.1 常规操作-------------------------------------------------------------26 3.2 练习-----------------------------------------------------------------26 3.3 作业-----------------------------------------------------------------28 3.4 实验-----------------------------------------------------------------29 3.5 考试-----------------------------------------------------------------30一、运行环境服务器端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XP(或者Windows 2000 Server),WEB服务器使用IIS Server 5.0 。

客户端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98/2000/XT,浏览器使用IE 6.0。

二、功能简介本系统是一个以我院校园网环境为基础,综合实现教学资源呈现、作业及练习、在线考试及考试分析、生生互动等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功能模块:(1)网络教学服务功能模块网络教学服务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包括设立课程和对系部、班级、教师、学生、开课等信息录入和维护。

二是综合信息的查询,包括对课程资源、学生成绩、题库、试卷等信息的查询。

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在线注册、更改密码、选择默认课程等。

(2)网络课程开发功能模块网络课程开发功能模块以课程为单位对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分类和管理,并以多媒体化的电子信息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构建成统一的教学资源库。

利用系统提供的课程内容模板和相关功能,教师不具备任何IT背景就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即时发布课程的教学资源,建立题库,并对自己的课程资源进行管理,从而开发所需要的网络课程,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内容丰富的资源支持,提高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网络教学支持功能模块网络教学支持功能模块实现在网络上对教和学的支持,以及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等,主要包括作业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和组卷系统四个子系统。

在线作业和实验子系统能收集并保存学生作业和考试情况,并进行客观题的自动阅卷、评分,便于课程形成性考核的跟踪及保存。

在线考试子系统实现了对每门课程考试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智能化。

该组成部分通过试题库的建立和管理及试卷管理功能,能生成高质量、能预控和等值可比的试卷,实现了教学管理上的高效、经济、灵活和保密;同时实现了考试过程监控功能,保证了课程考试的公正性;系统自动生成的作业或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能及时反馈于教师的教学中。

(4)网络协作学习功能模块网络协作学习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媒体课堂和交流园地两部分。

媒体课堂提供视频教程和说课录像给学生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从而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交流园地实现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交流园地展开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答疑、信息反馈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功能使用流程需要使用本教学平台的教师,请按以下步骤使用系统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1、向管理员申请课程加入,由管理员设置课程信息,再输入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在教师基本信息中包括了教师号和密码,之后教师可使用此教师号和密码作为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教学管理中心,开通教师用户的各项教学功能。

2、任课教师使用“资源管理”功能上传、管理和下载本课程的课程资源。

3、任课教师使用“题库管理”功能建立本课程的题库并进行管理,之后学生可通过“练习—自由练习”功能利用题库中的题目进行自由练习,教师可通过“组卷系统”功能利用题库中的题目生成平时作业题或期末考试试卷。

4、任课教师使用“信息管理—班级信息”功能录入自己授课班级的班级信息,并使用“信息管理—开课信息”功能录入开课信息,建立了班级信息和开课信息后,学生才能注册和登录系统,老师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如布置作业、实验、考试等。

5、学生注册输入本人的基本信息,注册成功后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到教学管理中心,开通学生用户的各项功能,如进行自由练习、浏览和下载扩展资源、在线作业和考试及查询成绩等。

6、任课教师使用作业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功能布置作业、实验、考试和进行作业、考试过程的监控以及批改作业和实验等,但作业、实验、考试中使用的试卷必须通过“组卷系统”功能事先生成。

7、学生使用作业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中的在线作业、在线实验、在线考试功能进行作业、实验和考试。

8、使用查询系统查询各种信息。

四、教学功能使用说明必须注册成为本网站的用户方可使用教学平台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

1、登录与注册1)匿名用户匿名用户可浏览在本教学平台上发布的课程资源,包括具体课程的课程描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信息。

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即可登录本教学平台。

点击“课程选择”超连接按钮,即可选择相应课程,点击导航条对应的菜单,可以分类浏览所选课程的相关信息。

2)登录: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即可登录本教学平台。

在登录页面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并选择身份(管理员/教师/学生)即可进入用户功能页面。

3)注册:1)首次使用本系统的学生需要经过注册成为现有班级的成员后方可登录。

关于注册的特别提示:(1)学生在注册前,其任课教师必须先执行“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功能输入班级信息,再执行“信息管理→开课信息管理”功能输入教师教授哪个班级的哪门课的开课信息;(2)学生在注册时,教师应提示和强调学生不要选错自己的系部名称和班级名称,否则将造成班级学生信息的混乱;(3)注册信息中的班级序号是指老师点名时用的顺序号,即点名册上的序号。

密码要求使用6~12位字符。

2)首次使用本系统的教师需要由管理员输入该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师号、姓名、性别、初始密码等)方可登录。

2、教师用户(1)常规操作1)选择默认课程由于本系统可用于多门课程,所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是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进行的。

在此处选择一门课程后,将作为各个页面课程选择下拉列表框的默认选项来显示,即后续操作均对该课程进行,用户不必对每项操作反复去选择课程,简化了操作。

2)开放习题用于控制向学生开放可以自由练习的习题,当教师不希望向学生公开某些章节的习题时,只要去掉复选框的勾即可。

界面如下:3)修改密码修改本人的密码。

(2)资源系统1)上传资源用于将所选课程的资源(包括课程描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供各类用户浏览和下载(只有扩展资源才提供下载)。

进入该页面后,依次选择和输入各级课程资料的名称并通过“浏览”按钮从磁盘上选择课程资料文件,再点击“上传”按钮即可将课程资源上传到服务器保存。

2)管理资源用于对保存在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删除。

进入该页面后即可在表格中显示所选课程已发布的学习资料用户进行更新和删除。

当资料太多时,可通过模糊查询筛选记录。

3)下载扩展资源用于对保存在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浏览和下载。

进入该页面后即可在表格中显示所选课程已发布的学习资料供用户浏览和下载。

当资料太多时,可通过模糊查询筛选记录。

(3)作业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1)布置作业由教师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系统→布置作业”功能,如下图所示:i)在该页面上依次输入或选择以下各项数据:作业号:必输,不可重复,系统通过此编号区分不同教师、不同班级的每一次作业。

教师设置好此编号应记住,以便告诉学生做哪一次作业。

作业号用8位数字表示(1--4位表示登录教师号,5--6位表示当前课程号,7—8表示登录教师本人对当前这门课所布置的作业序号),输入时,教师只需要输入本人的两位序号即可,前6位由系统自动加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