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超低音喇叭30问(1)

常见超低音喇叭30问(1)

常见超低音喇叭30问什么是超低音喇叭?A:超低音喇叭的英文是Subwoofer,按照字面解释,具有“副”低音或“在低音之下”的意思,也可说成是“辅助低音”或“更低”的低音喇叭。

在台湾,长久以来Subwoofer一直被称为“超”低音喇叭,这是“Sub”的另一种解释,其实也还合理。

家庭电影院盛行之后,音响界的超低音喇叭很快的就被喧染成“超重低音”。

老实说,光从字面看,还真不容易理解何来“超重”之义!对于音响迷而言,我们还是以超低音喇叭来称呼Subwoofer吧!Q:超低音喇叭的用途为何?A:作为家庭电影院的环绕喇叭系统一份子,超低音喇叭负责再生电影音效中的低频音效(Low Frequency Effect)。

作为二声道使用(又称3D式卫星喇叭系统),超低音喇叭用来补足二声道喇叭不足的低频量感,或无法达到的低频、极低频领域。

Q:超低音喇叭可以分为哪几种?A:如果以是否内建扩大机来区分,超低音喇叭可以分为内建扩大机的主动式超低音与没有内建扩大机的被动式超低音喇叭二种。

若是以箱体设计来区分,超低音喇叭与一般喇叭相同,大概可分为密闭式设计(Sealed System)、低音反射式设计(Ported System)、带通式设计(Bandpass System)、传输线式设计(Transmission Line System)等。

若是以发声方向来区分,又有朝正面发声、朝后面发声、朝地板发声、朝上面发声以及朝左右二面发声等数种。

若以单体动作方式来区分,有二个单体组成的推挽式、二个或三个单体组成的同相发声式、一个单体一个被动辐射器组成的同相发声式等。

最先进的超低音喇叭则是在内建扩大机之外,还内建一套低音等化线路,可以适度将室内中低频驻波做某种程度的衰减,让100Hz或80Hz 以下的低频段达到比较平直的频率响应曲线。

这种超低音喇叭最理想,售价也最昂贵。

Q:何谓密闭式超低音喇叭?A:箱体本身密闭,没有与外面接触的孔道或缝隙,低音单体可以安置在面向前方、后方、侧面或上方下方。

这种箱体在制造上最简单,也容易达到品质要求,它的好处是瞬时反应快速、可以承受较大的功率,箱体体积也可以做得比较小。

密闭式超低音是市面上普遍可见的超低音喇叭之一。

Q:何谓低音反射式超低音喇叭?A:箱体本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低音反射孔,让箱体内的低音单体背波可以经由低音反射孔传出箱体外,与低音单体的正波相混合,藉此增加低频的量感。

它的好处是失真比较低,承受功率比较大。

与密闭式箱体比较,低音反射式的最低截止频率可以更低(假若使用相同的低音单体)。

不过其瞬时反应就没有密闭式箱体那么好。

低音反射式超低音也是市面上普遍可见的超低音喇叭之一。

Q:何谓带通式超低音喇叭?A:带通式箱体设计通常包括二个独立箱室,一个隐藏在内,一个以低音反射孔与外面相通。

隐藏在里面的那个箱室是密闭的,低音单体就安装在这个箱体上,单体振膜面向外面这个箱室,从箱体外观上是看不到低音单体的。

当低音单体运动时,驱动外面箱体的空气通过低音反射孔,形成声波滤波器(Acoustic Filter),对某个频带产生四阶(每八度衰减24dB,也有设计成六阶者)滤波作用。

它的好处在于承受功率可能是所有不同箱体种类中最佳者,而瞬时反应大概只逊于密闭式箱体。

带通式超低音由于箱体制作成本高,市面上比较少见。

Q:何谓传输线式超低音喇叭?A:与传输线式喇叭一样,它的内部要有一个由大渐小的密闭管道,大的这头连接低音单体的背面,承接单体背波,小的那头就是出口。

管道的长度至少要有最低截止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管道内壁需要安置适当吸音材料。

管道的功能是利用低音单体的背波来让低频截止频率往下延伸,达到更低的频率响应。

它的好处是低频可以向下延伸得更低。

传输式超低音的箱体制造成本是所有超低音之冠,因此在市面上更加罕见。

Q:何谓被动式超低音喇叭?A:在早期,超低音喇叭内并未内建专门驱动喇叭单体的扩大机,箱体内只有负责分频的被动式分音网络,这种超低音称为被动式超低音。

所谓“被动式”的名词由来就是超低音喇叭本身没有动能,必须由外接的扩大机来驱动。

被动式超低音的音乐讯号从后级的喇叭输出端取得,而它本身还备有一组讯号输出端子,将经过分音的音乐讯号传递给二声道喇叭。

由于二声道喇叭与超低音喇叭都由同一部后级来驱动,因此后级的变量增加,驱动力也会被分散。

目前,这种超低音喇叭已经相当罕见。

Q:何谓主动式超低音喇叭?A:进入家庭电影院时代之后,由于环绕多声道喇叭系统的制定,超低音喇叭必须内建驱动单体的扩大机,所以主动式超低音喇叭马上充斥市面。

由于内建扩大机,因此可以从AV环绕扩大机的超低音输出端获得低电平音乐讯号(以RCA端子或XLR端子接驳)。

此外,一般主动式超低音喇叭也会另设高电平输入输出端子,也就是利用喇叭线来接驳。

在家庭电影院的使用场合内,超低音喇叭不可能以喇叭线来接驳,因为无论是AV环绕扩大机或AV处理前级,超低音讯号输出都是经由低电平RCA端子或XLR端子输出,并未从喇叭线端子输出。

而在二声道喇叭加超低音喇叭的使用场合中,使用者可以透过前级的第二组输出端将音乐讯号传入超低音,或是以后级的喇叭线输出端来连接超低音喇叭。

Q:超低音喇叭内建的扩大机采用什么放大线路?A:绝大多数的主动式超低音,其内建的扩大机都采用D类放大线路,现在比较时髦的称呼也有称其为数字扩大机者。

为何使用D类放大线路呢?因为这种放大线路效率非常高,不发热,输出功率轻易可达数百瓦甚至上千瓦,而且成本低廉。

再者,超低音喇叭的频宽大约为20Hz~150Hz之间,D类扩大机失真较高,不利于中频段与高频段的缺点在此并无大碍。

当然,也有少数较高级超低音喇叭坚持使用AB类扩大机。

假若真的以AB类放大工作,超低音喇叭背面的散热片面积势必会相当大,因为数百瓦的输出功率所需散热片面积就跟一部数百瓦扩大机一样大。

Q:超低音喇叭必备哪些输出入端子?A:以主动式超低音喇叭来说,必备的输出入端子包括低电平输出端、输入端(有的还备有Link Out,用以连接第二个超低音喇叭)、高电平喇叭线输入端与输出端。

再来必须有分频点调整、音量调整、相位调整或相位切换等。

少数超低音喇叭还设有高通输出端与低通输出端。

所谓高通就是滤除分频点以下频段,让分频点以上频段通过。

而所谓低通就是滤除分频点以上频段,让分频点以下频段通过。

Q:音量调整或分频点调整容易理解,什么是相位调整或相位切换呢?A:所谓相位调整就是从0~270度的连续或分段调整,而相位切换就仅是0度或18O度二种相位切换而已。

为什么需要相位调整呢?简单的说,当超低音喇叭所发出的低频与其它喇叭所发出的低频相混合时,如果二者的相位一致或接近,则总低频量感是二者相加总和。

反之,如果二者的相位相反或接近相反时,总低频量感就会是相减的。

理论上当超低音喇叭与前声道、中声道或二声道左右喇叭放在同一条横线上时,其低频相位应该跟前声道中声道或左右声道相同或接近。

问题是,许多人碍于各种原因,无法将超低音喇叭放置在左右喇叭之间的同一横线上,而是放在某个角落或侧面,此时超低音喇叭所发出的声音相位与其它喇叭就会不同,因此最好备有相位调整装置。

一般超低音喇叭上的相位调整分二种,比较简单的就是0度与180度二档切换,这种超低音喇叭最好摆放在墙角或前声道或左右喇叭之间,即使无法这么摆,也要尽量靠近前声道或左右喇叭。

另一种比较精确的调整就是0~270度无段式或分段式调整,这种相位调整的选择性较高,超低音喇叭所能摆放的位置也比较灵活。

到底要如何确定所调整的相位是正确的呢?很简单,您只要用耳朵听,选择低频量感最丰富那档就对了。

当然,您最好备有粉红色噪音或多种频率测试片,播出测试片上的20Hz~150Hz各段频率,或者选择单一频率(例如60Hz)聆听,这样一定可以听出低频量感最丰富那档。

Q:当我们选择超低音喇叭的摆放位置时,要注意哪些事项?A:摆放超低音喇叭与摆放左右声道喇叭一样,都要注意摆放位置,因为超低音喇叭也会受到邻近墙面或地板的反射影响,而在某些频率产生增强(正相)作用,也会在某些频率产生抵消(反相)作用。

此外,聆听空间中本来就不可避免的中低频或低频驻波也会影响超低音喇叭的表现。

所以,当您在选择超低音喇叭的摆放位置时,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我是否需要借着墙角的低频增强作用来增加超低音喇叭的量感。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聆听空间原本存在的驻波(左右声道喇叭所引起的)是否会跟超低音喇叭的声波形成增强(正相)或抵消(反相)作用。

说得更清楚些,那就是当我们在摆放超低音喇叭时,不仅要考虑到超低音喇叭与左右声道喇叭相互之间声波的正相反相问题,还要考虑到超低音喇叭本身与相邻地板、墙面相互之间所引起的正相反相问题。

有关超低音喇叭与左右声道喇叭之间所引起的正相、反相问题如前所述,可以藉由超低音喇叭附设的相位调整装置来解决。

至于超低音喇叭本身与墙面所引起的正相、反相问题要怎么处理呢?当然也仅能藉由超低音喇叭的摆位来处理。

看到这里,我想读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原来看似简单的超低音喇叭摆放位置还牵涉到这么复杂的考量。

Q:到底超低音喇叭要怎么摆放,才能解决它与邻近墙面之间所形成的声波正相、反相问题呢?A:要解决声波正相、反相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邻近墙面所反射的声波与低音单体所再生的声波都保持相同的相位,也就是互为正相。

说得更精确些,如果要让低音单体、地板、侧墙、后墙这四股声波都维持正相,最保险的方式就是让反射声波与低音单体声波维持在90度相位以内。

如果把90度相位换算成波长,那就是四分之一波长以内。

不过,由于声波从单体发出之后会先达到墙面再反射回来,其行进路线已经是二倍,所以我们再把四分之一波长除以二,也就是实际计算时,取八分之一波长就可以了。

或许这样说很多人不了解,让我举实例说明:假若超低音喇叭所选择的分频点是100Hz,那么我们就取最高的100Hz波长来计算(其它更低频率都已涵盖在中)。

100Hz的波长是340米(声波每秒速度大约值)除以100Hz,等于3.4m,3.4m的八分之一波长就是42.5cm。

所以我们就应该要把超低音喇叭放置在距离侧墙、后墙、地板都不超过42.5cm距离以内,这样一来,从超低音喇叭后墙、侧墙与地板上所反射回来的声波都能够与低音单体所发出的主声波维持正相关系。

当所有的反射波与主波都成正相关系时,就是低频量感最丰富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把超低音喇叭摆在墙角里可以获得最丰富低频量感的原因。

看到这里,或许您会联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超低音喇叭放在墙角可以获得最丰富的低频量感,那么把左右声道喇叭放在墙角里不是一样可以得到最丰富的低频量感吗?没错!一样可以获得最丰富的低频量感,不过不要忘了,左右声道喇叭不仅只有低音单体而已,它还有中音单体与高音单体,这些单体的频率范围比低音单体高得多,如果您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就会发现每个单体所需要的距离都不同,如此以来很容易产生复杂的声波相互增强或相互抵销现象,这样反而有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