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中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汇报材料

大中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汇报材料——浏阳市普迹中学大中完小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普迹镇大中完全小学,位于普花村的中心处,偎依在如诗如画的浏阳河畔,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始建于1951年,当时为社田小学,1978年更名为浏阳市普迹镇大中完全小学。

2010年下学期社塘小学并入。

从1978年至现在有19位校长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学校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经过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之后,对照《评估细则》,通过实事求是的自查,我们认为,我校已达相关的指标要求,敬请专家组评估验收。

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共有学生154人。

学校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35 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

校园绿化面积350平方米。

有教学用房12间,设施齐备:有音乐室1间(兼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1间;计算机教室1间,电脑21台,另有办公用电脑3台;仪器室1间;实验室1间(兼劳技教室);图书室1间,藏书4100册,生均册,价值5万余元;档案室1间,队室一间,学生阅览室1间;卫生室1间。

有60米直跑道和1个篮球场,有2个室外乒乓球台,体育场地450平方米,生均平方米。

教学设备还有待完善。

教学力量雄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专任教师7人,教师合格率100%,师生配比。

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此,学校狠抓了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还分期分批派教师去外地听课学习,教师个人还采用函授、自学、进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历水平。

二、硬件建设(一)循序渐进,校安为先年以前,大中完小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四合院式的农村小学。

大部分校舍是1974年建设的平房。

校舍已经破旧不堪,加之此处白蚁活动猖獗,使原本破旧不堪的校舍再添伤痕。

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学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努力下,新的教学楼终于在200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教学楼的竣工终于使学生有了一个窗明几净的读书环境。

(二)有的放矢,合理布局由于学校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校的布局达到尽善尽美。

但是,我们始终抱着一个信念,就是要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出条件允许的最佳布局。

(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规范建设,着眼长远。

为了达到教育均衡和“教育强市”目标,浏阳市教育局近4年来,在全市各个乡镇建设了一大批“合格学校”。

在财力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全力支持我们农村小学的提质改造建设。

现在,我们的许多功能室从无到有,我们新建了冲水式厕所和教师周转房;硬化了厕所周围的坪,扩大了操场。

三、软件建设(一)、强化内部管理。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综合评价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校进行了“五心五爱”教育,在各班开展“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老师中开展了“互竞互助”活动,并开逐步形成了“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风和“勤学乐思,奋发拼搏”的学风。

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全面发展。

学校本着“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教育宗旨,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

(三)、激发潜在动力。

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不同于机械。

他(她)的主观能动性靠别人去引导去挖掘。

对于教师,只要发挥他(她)的长处,并能够做到拔尖就是一个可信赖的助手。

在我们这种规模的农村学校,“人治”与“法治”必须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生活上是朋友,工作上是帮手。

(四)、加强法制意识。

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

与派出所结成了“警校共建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举办了法制教育讲座;通过主题队会、节庆日等教育途径,组织了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师生的法制观念增强了,近三年来无任何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校周边环境良好。

(五)、育人为先,德育为首。

思想政治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立体网络,为孩子们的成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1.优化德育队伍。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重点抓好了班主任队伍建设,抓住了“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等活动,为班主任创造学习机会,提高整体素质。

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创设良好育人氛围。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新形势,真正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3.创新德育活动形式。

我们以“五心”为主题开展德育活动,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少先队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地震无情人有情”系列活动,“我爱美丽的校园”系列活动,每周结合学生的实际,以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点,进行细节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此外,还开展了少先队光荣感教育活动;节约教育系列活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反毒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实践活动和学雷锋活动等。

(六)锤炼队伍,严谨笃实。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我校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

1.锻造一个好班子。

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校有4名行政人员,平均年龄38岁。

校长现年37岁,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参加过市校长提高班学习;教导主任26岁,中共党员;总务主任48岁,中学一级教师;德育主任33岁,小学一级教师。

领导班子能指导各科教学,具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

班子成员廉洁自律,合作意识强,能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

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落实到位。

2.锤炼一支好队伍。

教职工10人,专任教师7人,队伍呈现出年轻活泼、富有朝气、笃实卓越的特点。

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教师学历本科5人,大专1人,中师1人。

中级职称的教师4人,初级职称的教师2人,新招1人。

教师均具有继续教育证、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高级证。

党员教师3人。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培训,同时将继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师资培训的重点,通过学习培训,老师的观念改变了,课改意识增强了。

(七)夯实根基,提升质量1.加强常规管理,完善课程体系。

我们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全部课程。

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常规》,教导处定期进行常规检查;组织召开学生、家长、老师座谈会,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及时监控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升学率100%,辍学率为0。

2.重视教研活动,提高研究能力。

学校有语文、数学、综合三大教研组,健全了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主动把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老师们有计划地完成了优秀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教育随笔、课例评析的撰写工作,积极开展了互评互助活动,积极制作、利用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注重个性培养,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学有所长。

学校有常年开展活动的绘画、书法等多个训练队,特长学习蔚然成风。

学校每年“六一”前夕都要举行校园艺术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表演等活动。

学校已评选“校园明星学生”七届,效果明显。

4.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后勤工作。

学校有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财务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一支笔”签字制度。

学校无任何乱收费、乱开支现象,充分发挥了后勤在教学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学校由总务处主管综治工作,成立了安全保卫小组。

学校未发生过重大事故,犯罪率为0。

5.突出民主治校,强化全员管理。

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的发展而尽责,在大中完小,,都有当家作主的精神,大事集体决定,小事互相通气,学校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原则,尤其是在学校项目建设方面,无违规行为。

三、存在问题和学校今后发展的思考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创建活动,我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学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相比,我校的教育工作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教学设施设备还须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还须进一步提升,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和突出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高要求、严管理、讲实效、重进取,坚持依法办学,科学育人,创新发展,推动我校教育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学校的整体管理,特别是立足自身实际,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育的知名度。

(二)继续加大教科研力度,大力塑造教育品牌。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坚持以科研促教,以科研兴校,向科研要效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继续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完善学校硬件建设继续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做好预算,将有待完善的地方完善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