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专业第二课堂

英语专业第二课堂

一刘洋之前的材料二付艳玲的资料三第二课堂总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

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

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

“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

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

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

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英语第二课堂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广大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

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对应性的操练,以达到学会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相吻合。

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语言学习和交流空间,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一、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1.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更体现在转变教学理念上,从根本意义上讲,它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突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有限,听说读写能力难以得到均衡的发展;二是教学内容有限,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输人量不足,难以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教育性特点;三是班级过大,不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不能发挥其个性和特长。

而所有这些局限都可以在第二课堂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1、注意发挥英语社团的作用,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英语社团是师生共同策划,有计划、有组织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小组。

第二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向学生提供比传统课堂教学更丰富的学习手段和内容。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而教师则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开展课外英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平台,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因此,要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英语社团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由于课堂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班容量过大,教学时间短的限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广泛进行深度语言交际活动。

因此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活动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进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生活化”的宗旨,设计一些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第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听、说、读、写、译的各种活动,使之成为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配合和补充,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根据所学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坚持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在日常或涉外交际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

英语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各不相同,而且大学生个体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实际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二课堂的英语教学应善于捕捉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可以系为单位,按专业设立不同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年级进行。

三、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性、可行性组织形式1. 组织“英语角”,提升全校英语学习氛围。

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邀请外教和英语教师参加,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可以提前公布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

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 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

还可以举办娱乐性的英语活动, 如小游戏,猜词竞赛,电影配音等,以轻松、欢快、自然为原则,不要求学生刻意准备。

大学英语角是大学校园内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创造了良好语言环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交流愿望,打破英语交流的尴尬局面。

英语角能提升全校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应指定专人负责英语角,还要邀请外教参加,在校园内固定地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成为英语学习和交流常设项目。

其次,英语角可以采取自由交谈的方式。

为了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也可以提前公布一些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

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或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如西方风俗习惯,风景名胜,校园生活等。

也可以进行主题访谈。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主题分配不同的访谈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设计不同的问题,与外教进行交流。

访谈结束后,各小组可以就访谈结果进行总结,相互交流。

2. 成立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

举办英语晚会,演唱英文歌曲,表演英文短剧,进行诗朗诵, 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

特别是在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和万圣节里, 可组织学生举行别开生面的舞会和化装晚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并感受浓浓的西方文化。

协会的创办为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 播放英语节目。

英语电台作为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在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受时空限制,学生往往需要利用较完整的一段时间到指定地点学习,而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就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英语电台可弥补此方面的不足。

4. 成立英语戏剧社,开展表演英语课本剧或戏剧活动。

作为第二课堂特色之一的英语戏剧社专门组织在英语戏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英语戏剧的排练和表演,教师让学生自己改编英语课本剧或戏剧,研究对白,纠正发音,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并将其中的一些剧本排演。

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团体协作能力。

5. 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一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英语文化节, 开展英语歌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 时间可以定为一个月。

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 各院系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汇报演出。

6开办空中英语课堂,拓展英语教学时空英语调频台是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之一。

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播放英语节目,为学生提供非母语环境下的英语语言氛围。

它可以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如早晨、午休、晚间广播,可以滚动播出,重复播放。

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弥补了英语学习时间的不足。

学生时刻处于这种英语语言的氛围中,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环境中多听、多说、多模仿,逐渐形成英语语感。

通过主持人大赛,从学生中公开选拔校园英语调频台主持人,分级、分段播报各类英语节目。

也可请专家、英语教师进行专题英语讲座、转播经典英语广播节目、访谈外籍教师、介绍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等,以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节目播出后,应对学生的收听情况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反馈,以便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

7 .创立学院英文网站,整合英语教学资源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快、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信息共享等种种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一是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布置网上作业,安排教师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探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二是在校园网上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软件、教师教案、在线测试等教学工具供学生自主学习、操练使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原版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听力资料等有价值的视听学习资料。

除上述提到的一些形式,我们更要积极推进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英语,营造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综上所述,相比英语第一课堂,英语第二课堂教育是一块尚未得到深入开发的沃土,它所涉及的科目及理论远非“第一课堂”所能涵盖。

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这块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阵地,尝试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改变学生评价模式,调整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将会是一种有益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