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3、QRS复合波: 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传播过程 的电位变化。典型的QRS复合波包括三个相连 的波动。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Q波后一个 狭高向上的波为R波,与R波相连接的又一个向 下的波为S波。
第四章血液循环
4、ST段: 由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平线,反 映心室各部均在兴奋而各部处于去极化状态,故无 电位差。 5、T波: 是继QRS波群后的一个波幅较低而波宽 较长的电波,反映心室兴奋后再极化过程。再极化 过程同心肌代谢有关,因而较去极化过程缓慢,占 时较长。T波与S-T段同样具有重要od Circalation
第四章血液循环
➢ 血液 心脏 血管
第四章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
推动血液流动,以实现血液的功能.
心脏:动力器官(血泵)
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
血液流动的管道 交换物质的场所
第四章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 物质运输(营养/代谢物质),保证新陈代谢进行; 运送内分泌腺的激素,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 维持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帮助白细胞实现防卫机能。
3、自律性
❖ 自律性:心肌中的自律细胞在没有外源性刺 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 特性,称为自律性。 窦性心律:心脏的搏动是由窦房结发动的, 窦房结细胞也因此称为起搏细胞,由窦房结 控制的心搏频率称为窦性心律。
第四章血液循环
4、收缩性
同步收缩活动是心肌的又一重要生理特性。心房肌和心
室肌又各自作为功能合胞体,几乎是同时地产生整个心房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脏的一般结构
❖四个腔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 和左心室。
❖房室瓣:右三尖瓣;左二尖瓣。 ❖半月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 ❖ 瓣膜的功能:保证血流在心脏内朝
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室收缩→射血 心室舒张→心室充盈
断返回心房,是心房内压升高于心室内压,此时房室瓣膜
(二尖瓣)处于开启状态,血液流入心室,是心室充盈,
此时心室内压远低于主动脉压,故半月瓣呈关闭状态,左
心室与主动脉是不想通的。
在心室舒张期末,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内压升高将残留
的血液射入心室。左心室充盈进一步加大,心房收缩期历
时0.1秒。随着心房收缩结束,心房进入舒张期,房室瓣
膜关闭。
或心室的同步性收缩,使心房或心室的内压快速增高,推
动其中的血液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
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2+明显的依赖性. (因:肌质网终末池不发达,贮
Ca2+少) (2)同步收缩=功能合胞体 (因:经闰盘兴奋传递快)
★注意:两心室是一个功能合胞体;两心房是另一个功能合胞 体. (3)不会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第(因四章:血有液循效环不应期长)
1.15s
75 0.8s 0.30s
0.50s
150 0.4s 0.25s 0.15s
200 0.3s 0.22s 0.08s
★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其中舒张期的
缩短更为明显,不利于心肌休息。
第四章血液循环
(二)心脏泵血过程
心动周期的时相(以心室的心动周期为例) 1、心房收缩期(0.1S) 2、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0.05)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分为:工作细胞 (心房肌和心室肌)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
和浦金野氏纤维) 1、心肌细胞兴奋性 兴奋性 :是指细胞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
电 位的能力。 自律细胞是心房肌和心室肌刺激的来源,是其细胞自动除
极的结果。
窦性心律:一般情况下,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兴奋是由兴奋
二 、心动周期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收缩
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 若平均心率为75次/分,则每个心动周
期为0.8秒。
心房 心室
第四章血液全循环心舒张期
*心动周期时程与心率的关系:
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
60 心率
(秒)
40 1.5s 0.35s
(2)快速射血期(0.1) (3)减慢射血期(0.15) 3、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0.06-0.08) (2)快速充盈期(0.11) (3)减慢充盈期(0.22)
第四章血液循环
1 心房收缩期
在心房收缩之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这时心房和
心室内的压力都较低,接近于大气压,然后外周静脉血不
节律起搏点是窦房结。自动节律性兴奋,依次通过起搏 传导系统。先后传到心房肌和心室肌,依次产生节律性 收缩活动。
兴奋在窦房结内传导速度较慢,约0.05米/秒; 房内束的传导速度较快,为1.0~1.2米/秒;
闰盘:心肌细胞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是相互连接在 一起的,相邻量心肌细胞的连接处称闰盘。
第四章血液循环
性最高的窦房结细胞的自动节律兴奋引起的。故称窦性
心律。
第四章血液循环
❖ 期外收缩:由期前兴奋触发的收缩称为期外 收缩。
❖ 代偿间隙: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 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隙。
❖ 心电图(自学了解) ❖ 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 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电图意义及应用
心电图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反映 心肌受损程度发展过程;心房心室功能结构。
心电图并非检查心脏功能状态必不可少的指
标。因为有时心电图不一定证明心功能正常。
所以心电图的检查必须结合多种指标和临床资
料,综合分析,才能对心脏功能结构做出正确
判断。
第四章血液循环
2、传导性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心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
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
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
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
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
过程的客观指标。
第四章血液循环
1、P波: 兴奋发源于窦房结,最先传至心房,心电图中最 先出现的。P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11秒,电压(高度)不 超过0.25毫伏。 2、P-R段: 从P波终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曲线,与基 线同一水平。在体表难于记录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