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A)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
A.生物膜对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A.黄连B.黄芩C.金银花D.麻黄E.人参
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
5.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
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E)
A.解热B.抗炎C.降血脂D.利胆E.抗心律失常
7.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E)
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解热E.镇静
8.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
9.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10.苦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和苷类E.氨基酸和糖类11.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D)
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
12.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D)
A.有镇静作用B.有降压作用C.有兴奋吗啡受体作用D.有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E.以上均非
13.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平喘B.解热C.发汗D.抗炎E.镇静
14.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E)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5.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适应症(B)
A.突发性耳聋B.风湿性关节炎C.冠心病、心绞痛D.高血压E.感冒、头痛16.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C)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7.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B)
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甲基麻黄碱D.麻黄次碱E.去甲基麻黄碱18.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A)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9.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E.解热
20.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A.清热泻火药与燥湿药B.清热燥湿药与凉血药C.清热凉血药与解毒药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清热燥湿药与解毒药
21.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A.小檗碱B.苦参碱C.绿原酸D.原儿茶酸E.癸酰乙醛
22.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A.生物碱B.黄酮C.有机酸D.挥发油E.氨基酸
23.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A.小檗碱B.黄连碱C.药根碱D.木兰花碱E.甲基黄连碱
24.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25.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B)
A.黄芩B.黄连C.苦参D.金银花E.牡丹皮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ABCDE)
A.体质B.年龄C.性别D.情绪E.遗传
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ABCD)
A.消除药物毒性B.降低药物毒性C.加强某一药理作用
D.增强药物疗效E.延长作用半衰期
3.影响中药药理的药物因素包括(ABCDE)
A.品种B.采收季节C.储藏条件D.炮制E.制剂与煎煮方法
4.柴胡的临床用途有(ABD)
A.发热B.病毒性肝炎C.高血压D.流行性腮腺炎E.流行性脑炎
5. 麻黄的化学成分包括(ABCDE)
A.麻黄碱B.伪麻黄碱C.甲基麻黄碱D.挥发油E萜品烯醇
6. 解表药的抗炎机制包括(ABCDE)
A.抑制组胺或其它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B增强肾上腺素皮质的分泌功能
C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D清除自由基E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轴7.葛根的药理作用有(CDE)
A.镇静B.抗炎C.解热D.降血脂、降血糖E.抗心肌缺血8.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BC)
A.抗炎B.镇痛C.抗病原微生物D.保肝E.镇咳
9.下列各项,那些是清热药抗菌作用有效成分(ACDE)
A.小檗碱B.知母皂苷C.苦参碱D.色胺酮E. 癸酰乙醛
10.黄芩的现代应用包括(ABC)
A.小儿呼吸道感染B.急性菌痢C.病毒性肝炎D.糖尿病E.室性早搏11.麻黄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BC)
A.发汗B.平喘C.利尿D.保肝E.利胆
12.小檗碱的现代应用包括(ABCDE)
A.细菌性痢疾B.慢性胆囊炎C.心率失常D.糖尿病E.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BCD)
A.抗病原体B.解热C.抗炎D.抗肿瘤E.抗溃疡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在题干后括号内打“×”,每题2分)
1.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
2.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
3.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会有变化。
(√)
4.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
(×)
5.柴胡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
6.麻黄能促进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
7.柴胡的利胆成分是挥发油。
(×)
8.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无发汗作用。
(×)
9.葛根挥发油具有治疗偏头痛作用。
(×)
10.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清热药与抗生素抗菌作用强度相似。
(×)
11.黄连抗菌作用弱,只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
(×)
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不良反应: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与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副作用:中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药用目的无关作用。
4.毒性反应:中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机体所产生的严重功能紊乱和病理性损害,甚至危害生命。
5.后遗效应: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6.变态反应:少数过敏性体质病人,多次接触某种中药或其成分后所产生的特殊反应。
7.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8.首剂效应:某些药物在首剂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激烈。
9.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10.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11.药物不良事件:药物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或经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物有因果关系。
12.安慰剂:不含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
13.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4.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5.泻下药:能滑润肠道、促进排便,治疗里实证的药物。
16.祛风湿药: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7.芳香化湿药: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健脾作用的药物。
18.利税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用于治疗水湿内停病症的药物。
19.温里药: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症的药物。
20.理气药:能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21.消食药: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2.止血药: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23.活血化瘀药:能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用于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24.化痰止咳药:具有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用于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的药物。
25.安神药: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6.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的药物。
27.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8.补虚药:凡能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
物。
29.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30.适应原样作用:具有抗疲劳,耐缺氧,抗寒冷,抗高温等作用。
31.停药反应:由于药物长期使用参与机体的代谢和调节,人体对药物的产生不适应,一旦停药则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而出现原有症状或新的症状,应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来完全停药。
32.药物依赖性:一些药物连续使用后,用药者表现出强迫性地要定期连续使用该药的行为,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