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丹桂飘香B.煮豆燃萁C.激浊扬清D.草船借箭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丹桂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煮豆燃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激浊扬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草船借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振荡液体C.量取液体D.滴加液体解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振荡试管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分)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可用作抗击新冠病毒的消毒液。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C.溶液中其体积分数大于质量分数D.每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解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C.根据酒精的密度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A.由化学式可知,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B.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1)×6+(﹣2)=0,x=﹣2,选项说法错误;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溶液中其体积分数大于质量分数,选项说法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分)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C.Ca(OH)2溶解度:①>②D.Ca(OH)2质量分数:①=③解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入X后,溶液变浑浊,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固体X可能是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不可能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①中溶解的氢氧化钙多,则Ca(OH)2溶解度:①>②,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Ca(OH)2质量分数:①=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图所示是老师上课时播放的一幅插图。
某同学在课后整理听课笔记时,对图中蕴含知识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C.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为2:1D.甲、乙、丙都是有机物解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H4和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2H4O2,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2H4O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H4,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为2:1,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组成与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6.(3分)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先后发生反应Ⅰ、Ⅱ,对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Ⅰ减小、Ⅱ增大B.Ⅰ减小、Ⅱ减小C.Ⅰ增大、Ⅱ增大D.Ⅰ增大、Ⅱ减小解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解: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反应Ⅰ:Zn+2AgNO3═Zn(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反应Ⅱ: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
故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是Ⅰ减小、Ⅱ增大。
故选:A。
点拨: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3分)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选项预期目的做法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A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B制取纯净液态氧气将液态空气升温使N2逸出加水溶解、过滤C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D检验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显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A.A B.B C.C D.D解析: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B、氮气逸出后,液氧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物质,是混合物;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参考答案:解: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氮气逸出后,液氧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3分)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①实验②A观察固体颜色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观察固体颜色加入Ba(NO3)2溶液中C加入足量水中加入AgNO3溶液中D加入足量水中加入Ba(OH)2溶液中A.A B.B C.C D.D解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或颜色鉴别出磷矿粉,然后再根据氯化铵和硫酸钾的构成不同,利用离子的检验方法来进行分析鉴别。
参考答案:解: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所以可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鉴别开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B.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而硫酸钾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可用Ba(NO3)2溶液鉴别开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C.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方案不合理;D.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方案合理。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化肥的种类及性质,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等,要熟练掌握。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4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2分)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y=16。
该元素与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解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由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三层上有6个电子,则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y=2+8+6=16;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显﹣2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故答案为:16;Na2S。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措施和认识错误的是c(填选项序号)。
a.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b.为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因为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2)芯片是5G时代的关键元器件。
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原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解析:(1)a.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防止铁锈蚀的原理与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进行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1)a.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