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专业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2015 年12 月、调研目的根据福建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闽人函〔2013〕368 号)要求,完成本校2015 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调查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化学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专业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15 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2015 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2015 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专业毕业生。
学生总人数60人,发出问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男生人数19人,占31.7%;女生人数41 人,占68.3%三、调研内容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3、毕业生对材料化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
直接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2015届化学专业部分毕业生(35% 以上)填写,回收问卷(份数需达到发放问卷总数的85%以上)。
2、用人单位调查,通过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具体表现。
3、电话访问法。
调查者通过电话,对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向部分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访问,并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
化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本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析化生学院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共60人,其生源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其中泉州20人,漳州10人,龙岩2人,福州8人,宁德2人,南平3人,三明3人,莆田6人,厦门6人。
一系列1图1 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二、毕业生就业率化生学院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总数60人,9月1日初次签约率为55% , 就业率为87%其中已签约人数33人,升学人数3人,签订劳动合同15人,专业签约数为51人,签约率为85%接收函人数为25人,接收函比例为42%专业就业数为52,专业已就业率87%截止到10月25日,化生学院化学专业就业人数57人,其中师范类57人,非师范类0人图2初次就业情况三、就业结构1、就业地区分布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内就业,在福建工作的有57人,有3人分别选择到北京、上海、广东工作。
其余均在本省就业,特别是闽南地区 人数最多,其次是厦门、福州。
具体如下 :泉州27人,厦门8人,福州5人, 漳州4人,上海1人,龙岩1人,南平1人,三明2人,广东1人,北京1人。
湖4 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表专业名称化学生物材料药学化工生物食品师范类非师范类本科专科全院合计 科学化学 技术龙岩泉州厦门福州漳州广东浙江莆田上海龙岩南平三明宁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广西云南平潭北京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图3就业地区分布泉州27 27 28 26 O%5O11O O P13 29 2835 55 131 186 191 4 13 40 53 54 4 18 27 45 47 29 8 17 15 ■系列10 9 9 9 0 7 7 8 01 0 30 0 30 0电 01 7 0 00 0 T 1 ------ :1 | 7 8 7—11 ■已签约人数 -国家地方项目 ■升学人数 ■劳动合同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统计时间:10.20就业地区而泉州生源20人,在泉州就业17人,福州1人,厦门就业1人,北京1图4泉州生源就业分布2、就业流向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60人,其首先选择的用人单位是教育单位,其次是民营和私营企业,而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有升学的则相对比较少,这与泉州私营企业比较发达、国营企业较少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其具体分布如图5所示:就业人数52人,其中私营企业17人,占32%教育单位26 人,50%民营企业1人,占2%考研3人,占6%国有企业2人,占4%事业单位3人,占6%图5就业单位分布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分布如下:专业技术岗位19人,占32% 其他占32人,占53%业务岗位7人,占12%管理岗位2人,3%■ JL 、芝tl 爾 ■ $、吉址技术囱 ■ D 、冃他图6工作岗位分布第二章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1.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院通过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毕业生开展多层次的 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辅导,引导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 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服务社区计划”、全省教师招考及各 类基层单位企业的招聘等,目前化学专业毕业生 90%以上面向基层就 业,效果好。
2. 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推动下,对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鼓励大 三学生选修该课程,推荐意向创业的学生参加YBC 培训班,组织毕业 生参加创业宣讲会等,有小部分毕业生兼职创业。
3. 完善双困生就业帮扶机制学校、院重视双困生就业,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辅导员对双困 生进行不定期的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建立相应的对策,通过帮助推 荐工作单位,发放困难补助金等形式,指导双困生树立自强的信心。
4.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由各辅导员定期 向学生发布或通知相关的就业信息, 各班班干组成就业工作小组,通 过班会、班级QC 群、微信、飞信、易班平台等形式及时的将相关的 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向每位毕业生传达,做到全覆盖。
5. 完善校园招聘活动制度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每个学期联合省、 市公务员局集中举办 1-2 场 全校大型人才招聘会, 学院每学期也结合各专业实际, 定期举办 1 场 院级人才招聘会, 不定期举办用人单位的专场招聘会, 如面向材化专 业的晋江百宏集丄、營瑾尚2;12%e团、诚长鞋材有限公司的专场招聘会等。
6.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院开展“每月一企”活动,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与企业开展共建活动,努力为毕业拓宽就业渠道,每年带毕业生到企业见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同时还与企业开展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学长带师弟、实习等形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情况1. 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学校统一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同时还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
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化学专业辅导员已任《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四年,并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2.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学院不定期聘请创业典型人物来院讲授经验,邀请专家来院讲座,组织宣讲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就业创业政策;配合学校就业中心开展创业培训班,帮助毕业生申请创业扶持基金,辅导员开展一对一辅导等。
3. 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评价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回访,2015 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达80%以上。
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趋势特点1、就业现状满意度情况化学专业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满意程度(图7):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满意程度:25人一般,占41%;28 人满意,占47%;5 人非常满意,占9%;2 人不满意,占3%;0 人非常不满意。
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图8):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4人,占6%满意29人,占49% 一般27人,占45%不满意0人;非常不满意0人。
以上数据可看出化学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现状满意的占50%左右,40-45%对自己的工件状况感觉一般。
对工作不满意的低于5%目前工作满意原因(图9):薪酬合理16人,占27%工作环境良好23人, 占38%提升空间大21人,占35%锻炼机会多40人,占67%与自身兴趣一致21人,占38%其他7人,占12%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除了薪酬合理(27%夕卜,更加注重工作环境(38%、锻炼机会(占67%及提升空间(35%也有的毕业生(12%更加看重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紧密结合■非***■満盍■ 一股■不活圭图7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满意程度■Ek満戏■ C. 一股■不淸意■ E.非韋不満意图8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A.薪酬舍理 ■Bv 工作环境良妊■C.理丹空何尢 •乳锻炼的机会參 ■良与自身兴羅一致 ■F, Xffe_图9目前工作满意原因2、专业对口率情况分析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非常对口有8人,占14%专业基本对口 24人,占39.5%;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21人占35%; 以上三种情况加之和53人专业对口率88%;专业完全不对口 7人,占12%对口者及基本对口者占53.4%,相关联单位占35%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 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占12%这主要是毕业生个人兴趣偏离专业方向引起。
■匕、专业不对LI ・恒有部分芫联-L ■专业完全不对 口图10专业对口率情况3、薪资水平及分析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毕业时第一份工作薪酬绝大部分不高于 3000元/月,个别人月薪高达4000-5000元。
具体如下(图11):第一份工作薪酬水平:2000 元以下 7 人,占 12% 2000-3000 元 38 人,占 63% ; 3000-4000 元 12 人,占 20%专业非带对口 专业基本对口7.囂无4000-5000元1人,占2% 5000元以上2人,占3%。
第一份工作的薪资与学生急于就业的心情是相关联的。
■ A.加00元以下■B* 2000—3000元■C. 3000 4000元■氏400C加00兀■ E. 500D元以上图11第一份工作薪酬毕业半年后,工作收入普遍都提高了,基本都达到2000元以上。
其中毕业半年后的薪酬水平:2000元以下5人,占8% 2000-3000元27人,占45% ;3000-4000 元20 人,占33% 4000-5000 元3 人,占5% 5000 元以上5 人,占8%■祗加00元以下■ B. 2000-3000元• C. 3000^000元■D* ^CXXVSOQO元■E、5000元臥上图12毕业半年后的薪酬4、离职率及分析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