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使用常识◆手表有哪些分类市场上的手表大致分机械和石英电子两大类。
机械手表的附加功能含自动上条、日历显示、多针指示等。
石英电子表附加功能比较多,尤其是数字显示的电子表,外观的装饰功能更是缤纷多彩。
高附加值的则有蓝宝石表玻璃、陶瓷表壳、钨钢表壳、镶钻工艺等。
从佩戴风格和要求上,可分为正装表、休闲表、正装休闲表、运动表、专业计时表几类。
一般来说,不同场合宜佩戴不同风格的手表。
从佩戴者角度可以分男款、女款、中性款、童款几类。
◆机械表和石英表有什么区别机械表依靠发条上弦提供动力,通过齿轮传动来计时。
机械表分为手动上弦和自动上弦。
由于结构较为复杂,表型较为厚重。
因为走时原理的特点,要受地心引力、机械摩擦、温度变化、使用情况等原因的影响所以误差相对石英表要大。
石英表依靠电池提供动力,以石英晶体的极其稳定的高频振动作为时间的基准,所以石英表的走时较为精确,成本也相对较低,可谓物美价廉。
当然,石英表的出现虽然对传统的机械表的冲击很大,但仍然无法完全替代机械表,很多男士或者收藏者依然很喜欢机械表的传统感。
◆手表的表镜、表壳和表带的材质有几种类别表镜按材质基本可分为塑胶镜、石英玻璃镜、蓝宝石镜等三类。
胶镜相对不怕摔,但易磨损,蓝宝石表镜最耐磨。
表壳,表带的材料常见的有塑料,铜,不锈钢,钨钛合金,高科技陶瓷,金等。
蓝宝石玻璃,钨钛合金和高科技陶瓷是不易磨损的材料,它们的硬度分别可达莫氏9级,8级,7级(钻石为10级)。
这些材料虽能不易磨损,但却不能承受强力撞击,同时一些硬度相同或更高的物质,例如钻石,刚玉,氧化金属,石英水晶都有可能损坏这些材料。
磨石,砂纸,指甲挫,花岗石面,混凝土墙面及地面等均含有以上物质,会刮花这些材料的表面。
表壳,表带需经常清洁,手表要避免接触各种化学特品,一旦碰到,要及时清洗干净,以免引起镀层变色,脱落等。
◆常用石英或机械手表的调教方法示意图A位:石英手表的正常工作位置或机械手表上弦和正常工作位置;B位:无日历手表调校时间的位置或单历/双历手表快速调校日历和星期的位置,顺时针拨星期,逆时针快拨日期;C位:日历手表调校时间和慢拨星期、日历的位置◆自动计时码表调教办法自动计时码表大秒针为计时针,按选择按钮开始计时再按此按钮即停止计时,按微调按钮可归零。
拉表冠到C位置,用按钮微调,计时针归零。
◆螺旋式表冠手表的使用方法◆关于手表的防水生活防水的定义:偶尔洗菜,洗衣服,洗脸什么的碰到水了,拿起来及时吸干水,继续佩戴就没事。
此类腕表可承受轻度湿水,例如可戴着腕表洗脸,但不能在水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20米(2ATM,即两个大气压,下同)防水表可用于日常梳洗,30米防水表可在雨中使用。
50米防水手表可适用于浅水游泳,100米防水表可用于潜水。
(所有防水都不是绝对的,也需要人为使用得当与保养)但为更好地保护您的手表,延长使用寿命,即使是防水手表,我们也建议您尽量避免与水接触,更不能佩带手表洗澡和桑拿,否则会进水,严重的损坏机芯。
钨钢的最好不要泡水,不是密封问题,是钨钢容易发生点解腐蚀,泡几次会出现间隙里面有白色雾状锈斑,机械的不要溅水,潮气进入2-3个月就有锈了,虽然不进水,一样生锈,因此机械表不管别人再吹,无论正品、仿品一律不能溅水!表把要保持在正常位置,螺纹表把应旋紧,切勿在水中调校表把。
即使是专业防水表其防水胶圈也应在一年之后及时更换,否则其防水性能将得不到保证。
石英表在每次换电池时最好同时更换防水部件,以保证防水性能良好.因防水问题现在时手表批发代销网负责免费处理手表进水问题,来回快递费用自理。
淘宝上说可以游泳或者放杯子里浸泡的,那只是演示。
所谓防水标准只是说明不进水的压力程度,但机械表由于金属机芯材质电位不同,遇到水汽一定会发生各种腐蚀,包括边缘和晶间腐蚀,所以泡水的表迟早是废铁。
手表进水处理方法:方法一、手表如被水浸湿后,可用几层卫生纸或易吸潮的绒布将表严密包紧,放在40瓦的电灯泡附近约15厘米处,烘烤约30分钟,表内水汽即可水气。
切忌将手表的表蒙靠近火直接烘烤,以免使表蒙受热变形。
方法二、将表蒙朝内、底壳朝外,反戴在手腕上,两个小时后水气即可消除。
如果进水严重,最好立即送表店擦油,清除机芯的水分,以避免零部件生锈。
方法三、用颗粒状的硅胶与已经积水的手表一起放进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数小时后,取出手表,积水即全部消失。
此法简单经济,对表的精度和寿命均无任何损害。
已经多次吸水后的硅胶,可在120℃下干燥数小时,吸水能力可再生,还能反复多次使用。
◆关于钟表的走时误差,现行行标中规定机械手表走时的准确度主要靠摆轮游丝产生的频率稳定程度来保证。
由于表机使用过程中受内外很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摆轮游丝简谐振动,使手表走时产生误差,精心调整也只能使误差相对减小,而不能完全排除,所以,手表走时只要符合该表走时精度指标,即为合格表。
如果您需要精准走时的手表,请选择石英表或电子表。
日历机械手表I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4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7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60~+105秒。
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II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5~+6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50~+9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70~+135秒。
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5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III型(坤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8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60~+11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80~+165秒。
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4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20~+3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6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50~+90秒。
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I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25~+5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8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60~+120秒。
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0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II型(坤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7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50~+10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70~+150秒。
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28小时。
石英表不分型号,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0.5~+0.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1.0~+1.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1.5~+1.5秒。
从上述标准中,可以看出,石英表由于是电子控制,所以走时精确度较高,而机械表由于机械摆动原理走时,故它的走时精确度相对要差些。
另外,机械表越大,走时精确度越高,反之,越小则精确度越低。
机械自动表在佩戴者活动较小时走时可能偏慢,此属正常现象。
首次使用时请旋转柄头20-30次,使发条初始上弦。
全自动机械表须靠佩戴者手臂的白动而自动上链,所以每天必须佩戴八小时以上,才能确保计时准确,如佩带时间不足,请以人工方式上链约二十圈。
如果机械表误差过大,可寄回做校正调整。
◆全自动手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主要来自佩戴者的手腕活动,手表的飞陀在主人活动时进行摆动,从而给手表上弦,所以当佩戴者平时活动量不大或长期不戴时,弦力就会不足或放空,造成手表走时不准或停走。
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运动少者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
这种情况下,建议佩戴者定期给手表手动上弦为好。
这种表由于依靠佩戴活动的能量,静止后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要长时间静置前请上满即可,一般20圈就可以了。
◆全自动手表为什么会停走?首先介绍何谓全自动机械手表,靠自动陀向任意方向转动都能上紧发条的自动上条机构的作用运行(在透明底表盖表可见)。
可想而知只有把手表佩戴在手上,随着手臂运动,自动陀也随之转动产生能量。
一般全自动手表每天应佩戴在手上8小时以上才能补足发条能量,但也不是绝对◆为什么我刚收到的手表一戴表带就断了手表的表壳和表带一般是靠一根顶针来连接的。
这根针两头有弹簧,穿过表带,两头顶在表壳的两个凹槽中,有时候装配师傅没有装到位,顶针没有完全进入凹槽,造成手表表带与表壳的虚连接,戴上手的时候,因为受力大了,所以顶针就会掉下来,这种情况可以请当地的修表师傅帮助重新装入即可。
当然,现在时表业工作人员进货的时候会检查这个细节,但是百密一疏的情况还是有的,望广大客户予以理解。
◆注意事项石英表电量足时,秒针每秒跳动一次。
当秒针每隔数秒才跳一次,或无秒针手表时、分针完全停顿时,应更换电池。
调教好时间或日历后,务必把柄头推回到原位,以便使手表正常走时。
调教日历手表的时间或日期时,请用每天24小时的概念将表针调整到正确的时间,否则日历将在白天12时前后变更。
晚9时至次日凌晨5时是禁止快速调教日期或逆时针调教时间的禁区,否则会损坏机芯。
手湿时或腕表湿时切勿操作把头,以免腕表入水,损害防水功能。
一年内电池电量耗尽,可能是由于库存时间较长或其他原因引起,并非手表本身质量问题,提供免费更换电池的服务,如果是邮寄,则运费由客户承担。
镶钻手表接触水后会影响钻石的光泽度或容易脱落,请尽量避免接触。
◆为什么没有秒针必须对准刻度的规定?关于手表指针对位的问题,钟表行业标准是有规定的,这个叫?做时、分针协调误差。
在有关行业标准QB/T1249-2004里面,有一条,规定如下:“将分针与表盘“12”时符重合,观察时针与3、6、9、12时符的角位移,其值应小于3度”。
但只是说了时、分针,偏偏没有对秒针的规定。
在早年计划经济时期,像手表这样的轻工产品,各手表厂内都有商业的代表,叫“驻厂员“。
商业和工业看问题角度有所不同,一般讲商业当然希望产品质量标准越高越好,而工业则希望能在“适当”范围之内。
我曾听说当时,关于时、分针协调误差这一项标准就曾引发了工业和商业双方的激烈争论,因为商业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将时针与表盘“12”时符重合,而分针允许有正负6分钟,偏离“12”时符的误差这个规定,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演绎出现在的这种说法:“将分针与表盘“12”时符重合,观察时针与3、6、9、12时符的角位移,其值应小于3度”。
实际上里外里还是一样,这属于典型的朝三暮四,其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换算问题。
时、分针协调误差还是容易控制的,制造公差是小问题,主要在于按针的装配上。
现在有些消费者,对手表质量要求的非常严格,甚至还提出了秒针的对位问题,也就是秒、分针也要有协调误差;要求秒针走一圈,分针也要精确的走一格刻度,同时,还有秒针在运行时,都要对准刻度或字符。
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各主要手表生产国的手表标准里面都没有这项规定,之所以这样,我考虑有如下几个因素:(1)秒针和分针之间不同于分针和时针,后者属于“死啮合”,分轮、跨轮和时轮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错位或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