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学的发展》阅读答案

《中国大学的发展》阅读答案

《中国大学的发展》阅读答案
《中国大学的发展》阅读答案
中国大学的发展
今天,英国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刊登文章,评论中国大学和高等教育如何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把中
国大学的发展比做高速铁路。

尽管国人对中国大学有许多尖刻的批评,尽管外国
许多学者看不惯中国大学缺乏西方倡导的“学术自由”,中国大学最近10年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却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高等教育,百废待兴。

当时,只有不到30万名幸运儿,进入不到一千所规模非常小的大学。

例如,我就读的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
那年只招收180多名学生。

这个学院后来改为华南热带
农业大学,几年前改为海南大学,现在每年招收5000多名学生,成为海南岛唯一的211大学。

过去30年,中国大学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同时,原有的大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到2012年,全国每年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入学人数超过900万人。

2013年,毕业
生人数717万人,是30年前的近30倍,是英国大学毕业生的16倍。

许多人说读大学很贵,但是我所了解的是学生的学
费多年不变。

公立大学的学费每年大约是5000到6000
人民币,是英国9000英镑的7还不到。

在中国,培养一位大学生的成本,包括自交学费、生活费和国家补贴,
是英国的八分之一。

而中国的人均GDP,是英国的六分
之一。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读书的学生成本,是英国本土的
二分之一,是国内重点大学成本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中国大学质量可能比英国大学差不少,
但是如果考虑到成本因素,中国大学是非常高效率的,
这主要是得利于中国大学老师的低薪和苦干。

当然,读大学以后就业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
并不是中国特色,外国大学生就业也很不容易,包括英国。

如何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能包括专业
设置,课程内容,经济增长环境,也包括家长和大学生
就业观念的改变。

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培育完善的市
场机制,包括削弱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别,削弱政府
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就业的待遇差别,平衡区域和大中小
城市的发展等等,都有利于扩展大学生就业的选择空间。

中国大学的崛起,用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的原校长,现为上海中英学院院长,高原教授的话来说,“那些假
设必须用美国模式才能办好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是错误
的。

而当他们发现错误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原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宋永华教授说,“中国的九所精英大学,有点像英国的
罗素大学集团,他们的目的都是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宋永华还说,“不仅是九所,中国其它大学也是
雄心勃勃的。


中国大学的成长,得利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
及每年高达1万亿人民币的科研投入。

如果把科研经费
用好,中国科技的进步,就可以快速冲刺此界的先进水平。

从中国搞高铁建设以来,已经建成近1万公里的高
速铁路,总长度超过了欧洲大陆所有高速铁路的总里程。

上海最新的铁路站,犹如大型的飞机场,是目前全
亚洲最大的铁路站。

外国人初见,被惊的深深的吸了一
口气。

外面的建筑,让人感觉就像西方从没有见过的巨
大教堂,从这里发往北京、南京等城市的列车,奔跑的
速度高达每小时320公里。

中国大学的第一团队是清华、北大,加上哈工大、
中科大、复旦、南大、浙大、上交和西交。

这九所大学
叫做2 7,或者是C9。

第二团队就是除了C9以外的其它30所985大学,包括南开、中山、重大、川大、武大等
大学。

第三梯队,就是除了985以外的其它211大学。

中国大学即将去行政化,希望今后的管理向着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中国不是没有好的人才,而是没有好的体制。

有现在强大的科研投入,有用之不
尽的广阔人才库,加上日益完善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中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那是迟早的事情,而
不是能不能的事情。

中国人需要自信,因为自信,加上
苦干和巧干,才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虽然中国大学质量可能比英国大学差不少,但是如果考虑到成本因素,中国大学是非常高效率的。

B.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但是,这并不是中国特色,英国大学生就业同样不容易。

C.英国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刊登文章,把中国大学的发展比做高速铁路,这是对中国大学发展过
快的批评。

D.30多年前海南大学是一所规模非常小的大学,
现在每年招收5000多名学生,成为海南岛唯一的211大学。

2.下面不属于“英国《高教报》评中国大学为高铁”的原因的一项(3分)()
A.中国大学最近10年的国际地位不所提高。

B.过去30年,中国大学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同
时,原有的大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C.中国的九所精英大学.有点像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他们的目的都是想成为世界—流的大学。

不仅是九所,中国其它大学也是雄心勃勃的。

D.中国大学的成长,得利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每年高达1万亿人民币的科研投入。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项(3分)()
A.中国大学学生成本低,在中国,培养一位大学生的成本,是英国的八分之一。

而中国的人均GDP,是英国的六分之一。

B.中国大学正在朝着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C.政府削弱企业间的差别,削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就业的待遇差别,平衡区域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等等,都有利于扩展大学生就业的选择空间。

D.高原教授认为那些假设必须用美国模式才能办好高等教育的人是错误的。

而当他们发现错误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参考答案:整理
1.C(这是一种看法,从文章结尾对中国高铁的发展的描述,没有批评的意思。


2.D(这是中国大学快速成长的原因)
3.A(B是“希望今后的管理向着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C是“削弱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别”D是“那些假设必须用美国模式才能办好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