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规范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概念、指标:建成区总面积绿化种植面积绿地率=建成区总面积植被垂直投影面积绿化覆盖率=树林总面积树木垂直投影面积郁闭度=公园设计相关规范1.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管线从乔木、灌木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1.5米,从现状大树下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3米。
2. 内容与规模限定:1)综合性公园包含多项文化娱乐设施,面积不得小于10公顷;2)儿童公园有科普游戏设施面积不得小于2公顷;3)动物园内检疫站、隔离场、饲料厂、兽医院等设施面积大于20公顷;4)专类动物园全园面积宜在5~20公顷之间;5)植物园面积应大于40公顷;6)专题植物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
7)其他专类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
8)居住区公园面积随居住人口数量而定,宜在5~10公顷之间。
居住小区游园面积宜大于公顷。
9)面积大于10公顷的公园,应按游人容量的2%设置厕所蹲位,小于10公顷按游人容量的%设置,男女蹲位比例为1:,厕所服务半径不超过250米,10)公共坐凳座椅,其数量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但平均每公顷陆地面积上座位最低不少于20个,最高不得超过150个。
3. 容量计算: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以60平方米为宜,居住区公园以30平方米为宜,最低人均占有面积不得低于15平方米,风景名胜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平方米。
4. 公园游人容量计算公式: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公园总面积公园游人容量=公式表示:MA A C =5. 布局:园路路网密度宜在200~380米∕公顷之间,动物园的路网密度宜在160~300米∕公顷之间。
6. 古树名木保护:成林地带外缘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米所围合的范围;单株树时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米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
7. 人力剪草机修建的草坪坡度不应大于25%。
8. 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米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米,达不到此要设防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米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米。
9.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
山地公园纵坡宜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
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时,纵坡宜小于36%。
10. 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米,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米。
11. 孤立树、树丛和树群至少有一处欣赏点,视距为树高的2倍。
12. 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
13.乔木宜选择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
活动范围内树干下净空应大于米。
14.大中型汽车停车场,树下净空大于4米。
15.中小型停车场树下净空大于米。
16.自行车停车场树下净空大于米。
17.场内种植池宽度大于米。
并设保护措施。
18.成人活动场所,宜选用大型乔木,枝下净空大于2米。
19.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大于活动场地的50%。
20.机动车通行的园路,车辆通行范围内不得有低于4米的枝条。
21.路面范围内,乔木、灌木枝条下净空大于米。
22.乔木种植点局路缘大于米。
23.游人通行量较多的建筑室外台阶宽度不宜小于米,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厘米,高度不宜高于16厘米,台阶踏步级数不得小于2,侧方高差大于1米的台阶,设防护栏。
24.凡游人正常活动范围边缘临空高差大于1米的均应设防护栏,其高度大于米,小于米。
25.岸底至水底坡度小于100%着应采用植被覆盖;坡度大于100%者应有固土和防冲刷技术。
26.乔木距建筑物外缘水平距离。
距离灯柱、电杆2米、挡土墙1米(新)3米(现状),楼房5米,平房2米(新植)5米(现状),围墙1米(新植)2米(现状),排水明沟1米。
27.灌木或绿篱距离建筑物、构筑物水平距离:地上电杆、灯杆1米,挡土墙米,楼房米,平房米,围墙米,排水明沟米。
28.栽植土层厚度:浅根乔木大于90厘米,深根乔木大于150厘米,大灌木大于60厘米,小灌木大于45厘米,草坪大于30厘米。
道路绿化主要规范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之间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2.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米;主干道上不得小于米,行道树绿带不得小于米。
3.主、次干道中间的隔车绿带和交通绿岛不能布置开放式绿地;4.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其他绿地相结合;5.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6.道路两侧环境差异较大时,已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7.寒冷地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宜选用落叶树种。
8.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树种。
9.分车绿带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缘外侧距离不得小于米;10.中间分车绿带距地面高度在~米范围之内;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
11.两侧分车绿带大于米时,应以乔木种植为主。
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搭接。
12.分车绿带小于米时,应以种植灌木为主,13.人行道和道路出入断口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用通透式布置。
14.行道树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米,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为米。
15.种植行道树树苗的胸径;速生树不小于5厘米,慢生树不小于8厘米。
16.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米时,可设计成开放绿地。
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
17.公共活动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应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18.车站、码头、机场等集散广场绿化,集中成片绿地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10%。
19.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乔木庇荫,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
其树下净高满足停车要求:小型车为米,中型车为米,载货车为米。
20.道路绿化与其他设施的水平距离;低于2米的围墙至乔木中心1米,挡土墙1米,路灯杆2米,电力、电信杆米,消防龙头米。
●公园内部用地比例:1.综合公园(1)(5-1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8%-18%,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2)10-2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5%,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5%。
(3)20-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5%,管理建筑小于1%,游憩、服务、公建小于4%,绿化用地大于75%。
(4)大于或等于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0%,管理建筑小于1%,游憩、服务、公建小于3%,绿化用地大于80%。
2.儿童公园:(1)<2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5%-25%,管理建筑小于1%,游憩、服务、公建小于4%,绿化用地大于65%。
(2)2——5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0%-20%,管理建筑小于1%,游憩、服务、公建小于4%,绿化用地大于65%。
(3)5—— 1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8%-18%,管理建筑小于2%,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65%。
(4)10——2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5%,管理建筑小于2%,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3.动物园:(1)20—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5%,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2)大于等于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0%,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5%。
4.植物园:(1)20—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5%-10%,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85%。
(2)大于或等于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3%-8%,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85%。
5.风景名胜公园:(1)大于等于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3%-8%,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85%。
6.居住区公园:(1)2——5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0%-20%,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5%。
(2)5——1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8%-18%,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2 %,绿化用地大于75%。
7.居住区小游园:(1)小于2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0%-20%,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5%。
8.带状公园:(1)小于2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5%-30%,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5%。
(2)2—5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5%-30%,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65%。
(3)5—1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5%-25%,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4)10—2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0%-25%,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5)20—5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0%-25%,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9.街旁游园:(1)小于2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5%-30%,管理建筑小于0%,游憩、服务、公建小于1%,绿化用地大于65%。
(2)2—5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5%-30%,管理建筑小于0%,游憩、服务、公建小于1%,绿化用地大于65%。
(3)5——10公顷,园路及铺装占10%-25%,管理建筑小于%,游憩、服务、公建小于%,绿化用地大于70%。
●各类地表排水:(%)●园路宽度:●公园出入口宽度下限:●风景林郁闭度:●各类单行绿篱空间尺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