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一)、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16条!(1)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2)每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
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出生—28天)、婴幼儿(0—3岁)——写日、月龄,必要时注明体重。
(5)西药、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处方。
中药饮片——应单独开具处方。
(6)化学药、中成药——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
(7)中药饮片处方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名之前写明。
(8)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9)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10)开具后的空白处应画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12)药品名称: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是不能用商品名!(13)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14)药品用法——可用规的中、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1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16)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二)、四查十对:、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三)、五专管理专用处方,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柜加锁,专人负责。
(四)、药物的储存温度□一般药品——室温(10℃~30℃)即可。
□“阴凉处”——不超过20℃的环境中。
□“凉暗处”——温度不超过20℃+ 遮光。
□“冷处”——2℃~10℃环境中。
□特殊药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药品。
□一般规律——2℃以上时,温度越低,对保管越有利。
(五)、处方缩写词(六)、处方用量、有效期☆处方的一般用量☆麻醉药品VS精神药品处方的用法和用量提示: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七)、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授予二、用药教育与咨询(一)、药品服用的适宜时间☆服药说明:空腹:一般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饭前:饭前15~60分钟服用;饭后:饭后15~30分钟服用;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睡前:睡前15~30分钟服用。
☆空腹:①卡托普利片——餐前1小时。
(注释: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②增强免疫力的药——匹多莫德。
③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
④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
⑤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早晨:①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注释: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而避免导致肾上腺功能下降)②抗高血压药——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厄贝沙坦。
(注释:有效控制杓型高血压)③利尿药——呋塞米、螺酯。
(注释:避免夜间排尿次数过多)④左甲状腺素钠片——早餐前半小时,空腹,将1日剂量1次用水送服。
⑤阿仑磷酸钠——早餐前至少30分钟。
(注释:用药后至少30分钟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⑥抗痛风药——苯溴马隆。
(早餐后服)☆餐前:①胃粘膜保护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硫糖铝。
(注释: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膜)②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
(注释:以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③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
(注释:餐前服用疗效好、血浆达峰浓度时间比餐中服用提早)④钙、磷调节药——阿伦磷酸钠(晨起)。
(注释:便于吸收,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⑤抗菌药物——头孢克洛、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利福平。
(注释:进食可延缓药物吸收)⑥中成药——消渴丸、复方阿胶浆、玉屏风颗粒、香露白露片、颈复康颗粒。
⑦治疗胃胀气——二甲硅油片。
(餐前和临睡前)⑧治疗消化不良——乳酶生片⑨胃药——香露白露片☆餐中:①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
(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不良反应)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与食物同服减少胃粘膜出血发生率)③抗结核药——乙胺丁醇。
(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脂肪的吸收率)④治疗痔疮药物——地奥司明。
⑤抗骨关节炎药——氨基葡萄糖。
(饭时或饭后)⑥心绞痛防治药——曲美他嗪。
☆餐后:①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宜餐前)、贝诺酯、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
(注释: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唯有塞来昔布除外,食物可延缓其吸收)②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
(注释: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③组胺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
(注释: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佳,因为餐后胃排空延迟,有更多的抗酸和缓冲作用时间)④中成药——黄氏响声丸、金骨莲胶囊、附桂骨痛片、雷公藤多甙片⑤抗菌药——甲硝唑、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呋喃唑酮片。
(注释:减轻胃肠道反应)☆睡前:①催眠药——地西泮、咪达唑仑、枣仁安神胶囊。
(注释:失眠者可择时选用,服后安然入睡)②平喘药——沙丁胺醇。
(注释: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③调节血脂药——洛伐他丁、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
(注释: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④抗过敏药——氯苯那敏、赛庚啶。
(注释:服后易出现嗜睡、困乏,睡前服用安全并有助于睡眠)⑤钙剂——碳酸钙。
(以清晨和睡前服为佳,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如选用含钙量高的钙尔奇D,则宜睡前服,因为人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可使钙得到更好地吸收)⑥缓泻药——大黄通便胶囊、酚酞片。
(注释:服后约12h排便,于次日晨起泻下)⑦组胺H2受体阻断剂——西米替丁。
(注释:对基础胃酸分泌抑制较好,睡前服用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期或病理性分泌状态)⑧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特拉唑嗪。
(注释: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备注:根据患者血压的节律特征来确定服药时间,以有效降压并纠正异常的血压节律,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钙通道阻滞剂(xx地平):于早晨或晚上服药对24h平均血压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间平均血压,进而有助于□血管紧素Ⅱ受体阻断剂(xx沙坦):任何时间服用均可达到全天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但睡前服药可使昼夜血压比值增高,并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转化。
□清晨服用利尿剂,则有助于非杓型血压转化为杓型血压。
同时清晨服用利尿剂可减少起夜次数,避免夜间排尿过多,影响休息和睡□晚上服用长效β受体阻断剂可以在不影响整体血压控制的同时,更有效降低清晨血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该类药物的毒性夜间高于白天,因此可增加白天的剂量,降低夜间剂量,以达到增加疗效的同时降低毒性反应。
□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以利药物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达较高血浓度。
(二)、剂型的正确使用1、滴丸:主要供口服用气管炎等。
①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②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③④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
2、舌下片①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②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③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④含后30min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3、咀嚼片:维生素类、解热药和治疗胃部疾病的氢氧化铝、硫糖铝、三硅酸镁等制剂。
①在口腔的咀嚼时间宜充分;②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③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4、软膏剂、乳膏剂①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②③涂抹部位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④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可显著地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可提高疗效;⑤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⑥5、滴眼剂①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钩袋状;②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一次滴1-2滴。
滴药时应距眼睑2~3cm③滴后轻轻闭眼1~2min;④用手指轻轻按压眼眦;⑤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宜于药液的充分吸收)⑥若滴入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的药液,滴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2~3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泪囊和鼻腔,经黏膜吸收后引起中毒反应;⑦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以免用错药,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⑧如眼分泌物过多,应先清理分泌物;⑨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时,切勿再用;⑩白天宜用滴眼剂滴眼,反复多次,临睡前应用眼膏剂涂敷,这样附着眼壁时间长,利于保持夜间的局部药物浓度。
6、眼膏剂①清洁双手;②头部后仰,眼向上望,食指将下眼睑拉开;③压挤眼膏,将约1cm长的眼膏挤进下眼袋,轻轻按摩以增加疗效,眼膏管口不要接触眼或眼睑;④眨眼数次,使眼膏分布均匀,闭眼休息2min;⑤用脱脂棉擦去眼外多余药膏,盖好管帽。
⑥多次开管和使用超过1个月的眼膏不要再用。
7、滴耳剂:用于耳道感染或疾病。
如果耳聋或耳道不通,不宜应用。
耳膜穿孔者也不要使用滴耳剂。
①将滴耳剂用手捂热以使其接近体温;②头部微向一侧,患耳朝上,抓住耳廓轻轻拉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③滴入后稍事休息5min,更换另耳;④滴耳后用少许药棉塞住耳道;⑤注意观察滴耳后是否有刺痛或烧灼感;⑥连续用药3d患耳仍然疼痛,应停止用药,及时去医院就诊。
8、滴鼻剂①滴鼻前先呼气;②头部向后仰依靠椅背,或仰卧于床上,肩部放一枕头,使头部后仰;③对准鼻孔,瓶壁不要接触到鼻黏膜。
适当吸气,使药液尽量达到较深部位;④滴后保持仰位1min,后坐直;⑤如滴鼻液流入口腔,可将其吐出;⑥过度频繁或延长使用时间可引起鼻塞症状的反复。
连续用药3d⑦同时使用几种滴鼻剂时:首先滴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再滴入抗菌药物;⑧含毒剧药的滴鼻剂尤应注意不得过量。
9、栓剂:(1)直肠栓①栓剂基质的硬度易受气候的影响而改变;②剥去栓剂外膜,顶端蘸少许液状石蜡、凡士林、植物油或润滑油;③塞入时患者取侧卧位,腿向前屈曲,贴着腹部;④度距肛门口幼儿约2cm,成人约3cm,合拢双腿并保持侧卧姿势15min,以防栓剂被压出;⑤用药前先排便,用药后1-2h尽量不解大便。
栓剂在直肠的停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⑥在肛门外塞一点脱脂棉或纸巾,以防污染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