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小学美术——《画蘑菇》一、考题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画蘑菇》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活动一:谜语导入新课教师出谜:“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打一植物),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谜底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画蘑菇》。
活动二:新课讲授(一)赏析实物、引导想象感知不同种类蘑菇的形状特点教师展示一篮实物小蘑菇,引导学生通过看、闻、摸的形式了解蘑菇的外形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花伞形、条形等(二)赏析作品,拓展学习教师展示有遮挡关系的蘑菇组合图片和无遮挡关系的组合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两幅图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一幅前后有遮挡,另外一幅前后无遮挡,高低错落。
教师继续讲解整组蘑菇的表现方法,从蘑菇的形状开始,同时注意画面的整体构图,前后遮挡穿插关系等。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展示PPT并讲解,板书提示。
(表现蘑菇时需要根据蘑菇与蘑菇之间的大小、长短、粗细等特征)教师演示蘑菇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1.首先在构图的时候需要顾及到所有的蘑菇。
2.其次要比较准确的把各种蘑菇的造型表现出来。
3.再次要注意运用一些有趣的线条加强它们彼此之间的对比。
4.最后是画面整体的调整。
(二)课堂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一幅充满创意的蘑菇作品,同时要注意前后的遮挡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一)学生展示交流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前后遮挡的运用、形状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画蘑菇的思路,布置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谈一谈你对造型表现领域课程的认识?【专业知识】【参考答案】造型表现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四个学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排在首位。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造型与表现能力,所以在本课中老师需要讲解基本的造型常识,但是由于本课属于比较低的年级,所以在讲解中要注意知识的深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在刚才我的课程中基本都是结合学生的认识,用引导性的语言去授课,尽可能保证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又不至于学习压力很大。
同时,美术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的保护,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刚才的课程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同时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讲解清楚蘑菇的画法和步骤,并且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最后通过课堂展示鼓励大家多多交流。
从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2.你自己是美术专业的吗?如果现在我们给你准备了水粉工具你能现场示范一幅水粉蘑菇吗?【专业知识】【参考答案】非常感谢各位考官,大学我修的就是美术学专业。
正如我刚才课程中所展示的绘画步骤一样,现实中我也经常画画,如果需要我现场展示画一幅水粉蘑菇,我是可以画好的。
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义务教育的美术老师,具备基本的课堂示范能力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注重自己手绘功底的练习与提高。
(第二批)小学美术《伙伴》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伙伴》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并说一说与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开心的事。
引出课题——《伙伴》。
(二)观察分析1.想一想,在古代的时候,小伙伴会是什么样?会干什么呢?出示《扑枣图》并提问:这幅作品除了人物和枣树外,画家还画了什么景象?小伙伴们扑枣的姿势都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还画了扑枣子的工具、盘子、凳子等。
小伙伴有的攀扯,有的牵起衣角,有的捧着盘子拾取,一边玩一边吃,呈现出兴高采烈的情景。
2.讲解《艰苦岁月》的故事。
提问:这件雕塑表现了怎样的伙伴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物服饰、表情及手中的物品等来进行观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战士戴着残破的军帽;穿着褴褛的军衣;裸露着脚丫;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一个满脸稚气的十一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追问:作者通过这件雕塑作品想要表达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品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坚定了革命战争必胜的信心。
(三)巩固提高创作以伙伴为主题的作品。
教师选几幅分别以人物、动物、植物等题材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学生们欣赏。
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自评、他评、教师总结。
(四)小结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论是艰苦岁月还是幸福的今天,我们身边只要有了伙伴,就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作业:课后跟家长讨论自己对伙伴的理解。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教学实施】【参考答案】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设计问题,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提问语言要准确有启发性,态度要自然,并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
2.简述美术欣赏的程序?【专业知识】【参考答案】(1)叙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从整体到细节认真的品味作品,说出来与其他人共享。
(2)形式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如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处理、空间营造等,为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义提供线索。
(3)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推测作品的意义,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4)评价——在一定范围中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
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态度和认识。
(第三批)小学美术《漫画欣赏》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漫画欣赏》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老师拿出一些名人漫画形象图片并设问:同学们能猜出这些人物是谁吗?能说出这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吗?学生交流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揭示人物形象名称(答对的同学可以把图片奖励给学生),并提示艺术形式是漫画。
环节二:直观欣赏展示图片,初步感知播放课前准备好的漫画作品,让学生初步观察并思考。
提问:漫画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教师小结: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种类,是通过不同手法描述图画来叙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常会给我们留下“有趣”“好笑”的印象。
那么作者是如何让漫画变得“有意思呢”?环节三:具体分析(一)观察讨论,总结交流1.教师展示名人漫画头像和《钟馗老矣》漫画作品,同时播放名人真实头像,让学生对比观察。
讨论:以上几幅漫画有什么特点?与真实人物相比漫画人物在哪些地方“做了手脚”呢?教师小结:以上漫画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将人物的五官进行“放大”或“缩小”。
2.播放《美育》、《上行下效》、《无题》几幅漫画作品。
讨论:这几张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从这几张作品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师小结:《美育》告诉我们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上行下效》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无题》警示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以上漫画都是采用了寓意的手法。
3.学生观看书本和自己搜集的漫画作品,分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纷繁多样的漫画怎么来给他们分分家呢?(二)总结分类,加深印象。
1.教师展示《上行下效》和《上下左右》,学生讨论:这两幅作品传达什么内容,有什么目的?教师小结:按照不同用途可将漫画分为讽刺漫画、教育漫画。
《上行下效》是教育类漫画,《上下左右》是讽刺类漫画。
2.播放《鲁智深》、《三毛流浪记》、《阿衰》漫画作品。
学生同桌进行讨论,这三部作品类型有什么特征。
小结:漫画按照形式可分为:单独漫画、多幅漫画和连环画。
3.老师在黑板上设置分类区域,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漫画资料,将自己分类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小结: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寓意或象征等不同表现手法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目的一种艺术形式。
环节四:创作实践(一)交流讨论、激发创作欲望通过上述对漫画与动漫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画笔创作一幅或一组漫画。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画什么题材?用什么形式表现?选择什么样的类型?教师小结:1.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素材,经过艺术构思和夸张,添加幽默色彩,用漫画来表现。
2.要想让漫画趣味更浓一些可以大胆地使用夸张变形手法,让形象富有趣味感性。
(二)学生创作创作:学生自由构思,自选技法。
巡视:对创作出现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
1.学生主动展示作业。
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谈谈想法。
3.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点评,课后将学生作品制作成画册。
环节五:课堂延伸1.学生讨论并说出我国和国外著名动漫形象。
2.不同漫画形象跟一个国家的关系。
师读画并小结: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等卡通形象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
唐老鸭、米老鼠、蜡笔小新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
大家课下可以多搜集一些漫画形象,可以收藏起来。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是如何让学生认识漫画分类的?【参考答案】首先,我展示漫画《上行下效》和《上下左右》,让学生讨论这两幅作品传达什么内容,有什么目的?然后我再进行小结,按照不同用途可将漫画分为讽刺漫画、教育漫画。
《上行下效》是教育类漫画,《上下左右》是讽刺类漫画。
其次,我再播放《鲁智深》、《三毛流浪记》、《阿衰》三幅漫画作品,让学生同桌进行讨论这三部作品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征。
然后我再进行小结,总结出漫画按照形式可分为:单独漫画、多幅漫画和连环画。
最后我设置了一个小游戏,在黑板上设置分类区域,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漫画资料,将自己分类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漫画类型的认识。
2.说说你的课堂导入?【参考答案】导入的目的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安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境中,导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逐渐进入兴奋状态。
一次好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开始,因此就需要教师精心思考,做到有所创新。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关注点放到这节课当中来,本节课我采用了看图片猜明星的形式进行导入。
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播放一些网上很流行的名人头像漫画,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被激发起来,然后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来猜明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也不至于脱离本节课,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就这节课而言,也许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创意十足的导入方法可供选用,但我认为此次采用的导入方法比较直观地给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且与课题密切相关。
但导入时间的长短问题也许是我本次的导入的不足之处,当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及时调整。
(第四批)小学美术《巧用瓶盖》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巧用瓶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教师展示用瓶盖制作的各式各样卡通形象,提出问题:你都认识它们么?主要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师生交流,引出课题——《巧用瓶盖》。